【摘要】音乐是审美的艺术。戏曲音乐一直以特有的美感存在于音乐教学中。但是对于戏曲音乐,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总会感觉到异常艰难。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于戏曲艺术了解得太少,觉得其年代感太强,以至于他们对戏曲音乐的接受度不高,对戏曲音乐缺乏兴趣。因此要从戏曲本身出发,通过音乐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戏曲文化的独特韵味。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创新,使戏曲文化能够更好地走进音乐课堂,从而进行有效的传承及发扬。
【关键词】戏曲文化;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J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 2020) 01-0127-02
【本文著录格式】施洢茹.探究美学观下的戏曲音乐进课堂[J].北方音乐,2020,Ol( Ol):127-128
纵观每一个学段的音乐教材,都不难发现,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涉及到了戏曲领域。比如在高中必修教材中就有单独的一个章节讲述我国的瑰宝——京剧,以及在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中也收入了一部由现代京剧唱段《乱云飞》改编的同名民族管弦乐作品。在高中的模块教学中,也有专门的戏曲模块。因此,戏曲音乐的教学,一直是一线音乐老师研究的对象之一。这也是教师们十分困扰的一个问题。不仅是因为学生们对于戏曲音乐的学习兴趣不高,很多老师在上到这个章节的时候也会产生心理恐惧或排斥。因此,戏曲音乐能够有效地进入音乐课堂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笔者曾经在学校做过一次关于戏曲的调查。调查对象为普通高中全体学生,其中随机抽取100名进行抽样调查。结合调查结果与反应的情况,不难发现中国戏曲文化的一个现状,面临的人群逐渐老龄化,新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有些许的排斥情绪。传统戏曲十分经典,但它与新一代在接轨上存在隔阂,这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所要探索的是,如何通过音乐课堂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了解、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使之能够传承下去。
一、以兴趣爱好为引导,发现戏曲之“美”
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曾说过: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于戏曲的兴趣。中国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加上地方戏曲共有三百六十多种。人们比较熟悉的就有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昆曲等,它们共同形成了中国戏曲的百花苑。戏曲艺术是美的。这种美的呈现,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有着神秘吸引力。让学生体会戏曲之美,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在讲述戏曲之美时,我想以《昆曲归来》为例讲述如何让学生体会戏曲之“美”。
(一)旷古久远的历史美
上述的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认为戏曲具有年代感。但是,恰恰是这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得戏曲艺术具有了旷古久远的历史美。例如昆曲,它距今已有六百年多年的历史,被称为“百戏之母”,是所有中国戏曲艺术中最古老的存在。昆曲之美,何尝不是一种岁月的沉淀。在《昆曲归来》中,教师用其轻柔的嗓音,极具韵味的腔调,带学生们走进那个年代的中国,配合着昆曲典雅的音乐,在课堂的开始就创设出了那样一个适合聆听昆曲的情景,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因此,要让学生们体会到历史美,情境的创设是尤为重要的。昆曲中的故事,仿佛也留有那个年代独有的余香……
(二)妙语连珠的文词美
说到戏曲之美,很多人马上联想到的便是戏曲的文词美。在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中,戏曲为诗的思想屡见不鲜。由诗而词,由词而曲,一脉相承。著名戏剧家,张庚先生也曾提出过“剧诗说”。由此可见,戏曲当中的文词美是不可忽略的,更是学生体会戏曲之美的必要环节。
以《游园惊梦》为例,这是《牡丹亭》中最著名的一个唱段。这一段描写,即是景语,亦是情语,是杜丽娘面对这姹紫嫣红,而生发出的自怜之情。通过学生可以念词,可以体验昆曲的文词之美。
昆曲的咬字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如字头要“喷”,字腹圆润,字尾押韵。
念白: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在这句念白中,最能够凸显意境的便是这个“许”字,是整句话的精髓所在。在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便是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有自己独到的体会,而老师仅仅起到引导的作用。在这句念白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体验,特别练习“许”字,注意其音调变化,同时还有其他几个字的咬字。因为戏曲的咬字是十分讲究的,学生对这种尝试十分感兴趣。在不断体会的过程中,他们也会逐渐感受到昆曲文词中那种百转千回的思绪与妙不可言的文词美。对于昆曲的兴趣也就随之增加。
(三)张弛有度的程式美
戏曲当中的程式来源于老一辈演员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研究,将其进行艺术加工后形成了如今的戏曲程式。因此,在戏曲的舞台上,不管是人物的构造,舞台的布置,或是情节的起伏,都是更为立体而美好的。正所谓“无声不歌,无动不舞”,戏曲的程式之美可见一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让学生由局部到整体地体会戏曲程式之美。在《游园惊梦》中,杜丽娘的唱腔婉转缠绵,一唱三叹,舞姿更是配合着剧情发展,情节起伏而进行。在戏曲的学习中,都离不开局部到整体的程式美体验,让学生能在感受之余结合演员的神情动作,真正体会到“一歌一舞,皆有规矩。一翻一扑,不离程式”。
二、“动”静相宜,体验戏曲之“灵”
戏曲总是耐人回味。不管是哪種戏曲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存在,源于现实却超脱于现实,这便是戏曲之灵。在戏曲的表演过程中,演员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起一落皆具“韵”。也许一个眼神,传递出无数情感;一句唱词,道尽心中无限思绪。在音乐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要关注音乐本体,并且注重音乐实践。戏曲本身便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打等融合在一起的一项综合性的艺术。因此,在戏曲学习过程中,除了感受静态的“美”,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去体会动态的“灵”。
(一)“声情”并茂,感知戏曲唱腔之灵
所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戏曲唱腔与旋律总是密不可分,哪怕是独白都有其音调存在。在戏曲学习过程中,对于戏曲唱腔的体验是必不可少的。以京剧为例,唱腔主要由“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 “西皮”經常用于喜剧角色或表达人物内心愉悦的心情。而“二黄”则用来表现悲伤.凄楚的人物情绪。由此可看出,在戏曲表演过程中,唱腔也是紧紧环绕着人物的形象、内心活动以及情绪特征而区分的。正是有了这些细腻的表现,京剧唱腔才更具灵气。在《京剧大师梅兰芳》中,让学生们学唱著名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体会其旋律唱腔特点。在学唱过程中,唱腔的体现同时也离不开京剧的念词。虽以普通话为主,但是还有一些与普通话咬字读音不同的字,称为上口字,让唱腔更具韵味。
【南梆子】: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字体不同处,为特殊念词)
学生对第一句的学习,所画旋律示意图:
在第一句的学唱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戏曲演唱的一个特点,即旋律的百转千回。很多时候为了抒发人物的情感,一字之吟,也许已道尽万千。可以让学生画旋律线,从而更为直观地体会其旋律特点。明白戏曲中的一叹一息皆具情义,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戏曲的韵律。
(二)轻歌曼“舞”,感知戏曲“语言”之灵
有人说中国的戏曲,宛若待字闺中的大家闺秀,素雅高贵,一举一动都传递着其应有的修养与灵气。戏曲艺术不仅仅要会听,也要会看,从而达到由听戏到看戏的转变。因此,在戏曲的舞台上,除了演员的唱腔表达之外,还有肢体语言的传输。戏曲演员对于人体各个部位的动作都十分讲究,从眼神到步伐,都各有要求,这使得他们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皆为艺术。在认识京剧大师梅兰芳时,对于他的艺术,不仅要学会聆听,更要懂得欣赏他的肢体表演。学习体验是最好的途径,让他们能在戏曲艺术中感受肢体动作的重要性。曾经听过一堂《京剧大师梅兰芳》,教师在课堂中,截取了梅兰芳先生一小段的手势动作让学生们进行学习模仿。虽然学生们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精髓之处,但是整个环节下来,教师还是明显能感受到学生的认真,让他们在体验过后再去欣赏作品,更能体会到戏曲艺术中,艺术家们透过肢体语言传达出来的讯息。
三、古“今”中外,感受戏曲之“新”
如何让学生接受戏曲文化,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创新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对于戏曲音乐,很多音乐家都在尝试着革新,一些流行音乐作品中也常常出现戏曲的元素,这何尝不是一种创新。创新的形式多样,但主题思想都是要将传统文化进行更好地传承以及发扬。例如京剧,从传统京剧到现代京剧,再到以京剧唱段为素材进行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等等,都是京剧文化的延伸。例如高中教材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中,有一首由现代京剧唱段改编而来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乱云飞》。这部作品不仅是新中国器乐史上的革新之作,更是戏曲文化发展的革新之作。不仅保留了原有的京剧基调,沿用了原有板的腔体形式,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
谱例:《乱云飞》二黄导板(略)
在《乱云飞》二黄导板部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将京剧唱段版本和民族管弦乐版本进行对比。高中学生的发现能力很强,他们在第一次聆听民族管弦乐版本之时,便能感觉出这是一部京剧作品。两者之间的对比更加肯定了他们的猜测,旋律的相似,使得这两部作品的整体基调大致相同。而这样两段有着一定倾诉性的音乐又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由人声的演唱来进行倾诉,而另一个则是乐器替代了人声。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紧紧围绕着这部作品的几个创新点进行开展,以体验学习为主要教学手段,在贴近戏曲的同时又增加学生们的兴趣。
有人说,中国的戏曲就如同一壶好茶,越品越有味道。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离不开对传统的沿用与创新。更需要一定的传播与教育。教师就承担着这样一份神圣的使命,通过课堂教学让更多的人学会品味这壶好茶。
参考文献
[1]江松明.谈谈戏曲音乐配器[J].中国戏剧,2004(12)
[2]刘枫.浅析戏曲音乐与表演的结合[J].艺苑,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