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摘 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开展中,首先要对价值体系构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是需要基础的课程教学、学校的辅导员以及社团活动党政活动等综合进行的系统化工作。在明确的价值体系的指导之下,这项工作才能发挥最有效的作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6-00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6.00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重要工作,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价值观念,促进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这种形式要在教育的效果方面极大地提升。在价值体系的构建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的参考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思想价值观的情况进一步地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细节和内容。因此,价值体系的构建非常重要,关系到今后工作开展的重点方向。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要重点考虑一下这些方面的问题。在明确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让价值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完善更具有指导意义。
一、要在立德树人的思想指导之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工作
在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工作中,我们需要以立德树人的科学理念作为指导思想。要准确把握其内涵。让价值体系的构建能够在科学思想的系统指导之下,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内容,要在国家相关教育思想的指导之下,开展此项工作。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服务的人才,能够在学识方面以及道德方面具備较高素质的人,因此,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需要教师认真领会国家的大政方针,能够在科学的思想指导之下,完善这项工作。
所谓“立德”是指树立德业,“树人”是指培养人才,而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时代特点,立德从道德的角度强调要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要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努力向道德模范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树人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基础,勇于改革创新,矢志艰苦奋斗,保持平和心态。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是与学生有密切接触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在完善价值体系的工作中,教师要正确认识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能够严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勇敢承担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能够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含义和外延。结合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有效地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人的特点,也要考虑到国家教育方针的导向。因此,要明确思想导向的所在,能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用科学完善的思想价值体系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科学系统规范,给青年大学生更加贴心全面科学化的思想教育和熏陶。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构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思政课教师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是面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渗透的发起者,因此,在教育教学开展的工作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当前思政课价值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明确价值体系构建的方向和基本构成要素,从而让价值体系的构建更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那么这项工作开展中都存在哪些问题呢?笔者进行了一些调查和梳理。
(一)部分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缺乏在价值体系构建中,思路混乱,逻辑不清
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需要保持清晰的思路,要通过专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的体会深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思想政治课程既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又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内容丰富、理论性强,各门课程之间相互交融、互相联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达到融会贯通。但部分教师理论功底不扎实,甚至对其中的部分知识一知半解,教育教学工作中,缺乏系统性,因此也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完整性以及系统协调性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归根结底这种情况的存在需要思政课教师从理论的高度,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系,有了明确的思想价值体系的指导,教师在构建学科内容,以及创新教学方式方面能够做到更好地为教学的目标而服务,有效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
(二)由于忽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所以也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通过调查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还发现有很多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在理论教学方面过于重视。自己的理论水平很高,同时也忽视对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应用于实际中的能力的培养。重理论轻实践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很多教师的课堂看似条理性很强,但是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评估上来看,却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通过价值体系的构建,通过教师综合教育教学水平的培养和提升,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因此,总体而言,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和教育教学工作中,价值体系的构建和培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完成和完善的重要任务。要在工作实践中分析存在的不足,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在价值体系构建中考虑到综合性的影响因素,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构建的途径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价值体系的科学构建,在构建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清晰的思路,找到科学的途径和办法,将一切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开展的有利因素充分地挖掘和释放出来。
(一)价值体系构建要首先重视师德的建设
教师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发起者,是能够对学生言行举止产生深远影响的人。在师生的特殊人际交往模式中,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建设应当成为价值体系构建中应该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育人者必先自律,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引路人。尤其是作为高校的思政教师,更要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十六字方针一定要牢记于心;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让自己的整体素质获得提高,能够做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首先考虑教师的因素。给教师更多前进的压力和动力,能够扎实而有效地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让自强拼搏积极向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要成为积极的践行者。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构建中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
没有专业而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的经验,教师在价值体系构建中,就会抓不住重点,而且也会在逻辑方面出现混乱的情况。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开阔的视野是提升思政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注意自己的知识短板,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进取,深化知识层次,紧密结合国际形势,保持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行动,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的功底。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国际国内的形式有密切的关注,认真地研究相关的政策方向,努力做到对时政导向的准确把握。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培训,每年都要给教师们提供进修,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要形成可持续化的专业能力提升机制,给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和资源。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再明确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之下进行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扎扎实实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价值体系的构建中,要了解学生目前的思想价值倾向,了解学生在多元复杂的价值观大环境下,是否遇到了哪些困惑,他们在价值观的选择以及行为决定方面呈现出了什么样的特点?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学生思想价值观情况的调查研究,深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思想,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例如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实践教学等,这些创新性的教学形式大多以建构主义的思想理论作为基础,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性方面都有突出的效果。因此,价值体系的构建是围绕着学生思想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开展,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拥有健康的思想价值观的体系,只有紧密地围绕学生这一中心点来开展教学改革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以上的目标。
(四)通过设计教学实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工作
课堂内的理论学习,再加上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学生对于思想政治问题就有了更加深入的探索体会,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从价值体系的构建方面,应当向理论和实践方向倾斜,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突出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实践的形式平台的设计,创新等方面积极投入。能够有效地结合学生在实践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来完善教学的计划和模式。将价值体系的构建更多地从实践教学的有效展开方面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之间充分互动的同时,建构更具科学性的思想价值体系。
综上所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以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导价值体系的构建工作,同时也要立足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扎实地推进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结合新的道德教育挑戰和困难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让价值体系的构建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进一步地增强。
参考文献:
[1]李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复合价值体系构建探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9).
[2]张正宁.高校思政课教学应渗透“三生教育”体会[J].科技风,2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