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波 施式亮 刘何清 李润求 鲁义
摘 要:基于社会对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需求的转变,湖南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进行了本科生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教师可分析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能力等方面的核心问题,确定包括统筹两个标准、融合三个聚力、耦合四个协同的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措施。
關键词:安全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6-00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6.002
随着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发展,国家对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更新。传统的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信息发展对高校本科人才的重大需求[1-2]。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国际化促进了安全生产人才流动与竞争的国际性,行业企业对毕业生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的需求与新设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矛盾突出[3-4]。因此,安全工程专业应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出新理念、运用新方法、建构新模式、实现新目标。深化安全工程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
一、我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要求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必须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和紧缺人才的需求,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民众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国际化趋势促进了企业需求愿望,特别是对本科毕业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工程专业应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与复合型安全生产人才的需求。
(二)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迫切要求
安全学科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综合交叉科学,专业覆盖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等广泛领域。我校安全工程是基于传统煤矿安全的专业,在国家产业结构改革将直接影响煤矿发展及其安全生产人才需求和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对安全生产人才巨大需求的形势下,以服务需求为引领,是深化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紧迫要求。重构符合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国际化的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需要遵循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聚力教师队伍发展、聚力教学条件保障、聚力教学资源建设、聚焦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大量新设安全工程学校迫切需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解决专业普适性和行业服务特殊性相矛盾的问题,提升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
二、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重塑的核心理念问题
传统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紧密结合,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但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安全工程人才的重大需求。强化服务需求引领,拓展专业知识结构,拓宽就业创业面向,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指明了方向。
(二)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的标准统筹问题
以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行业性较普遍,安全工程人才知识结构与服务社会需求多样性矛盾突出。坚持成效导向,培养方案遵循统筹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标准和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是社会多元化安全工程人才需求的内在要求。教师应通过广泛调研与会议研讨,比较分析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结合新时期安全工程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主动布局未来安全生产人才培养,拓展学生就业面向,统筹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标准和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前瞻性设置矿山安全技术与管理和工业安全技术与管理等方向,明晰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及教育教学实施方案。
(三)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的内在要素问题
安全工程专业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属性,覆盖安全生产领域各个行业,是依托矿山通风与安全发展起来的传统安全工程专业。聚力教师队伍发展、聚力教学条件保障、聚力教学资源建设,是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的关键,是多样化和复合型安全工程人才供给的基础。
(四)学生能力提升过程的育人机制问题
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企业需求愿望,特别是对毕业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培养过程,政教协同、科教协同、产教协同、学教协同育人,是安全工程学生能力提升的强大合力。
三、本科生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措施
(一)服务社会需求,统筹两个标准,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教师应立足国家重大需求,服务社会安全发展,健全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评价结果应用机制,通过校友、行业协会与企业等深度调查分析,全面把握安全工程人才多样化需求,统筹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标准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前瞻性设置矿山安全技术与管理、工业安全技术与管理等方向,明晰思想道德文化、心理身体素质、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与能力等要求,重构并持续改进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教师还应调查分析国家安全生产领域改革、产业结构改革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国际化对安全生产人才的社会需求及其发展趋势,分析总结兄弟院校安全工程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及推进安全工程专业认证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全面理解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和专业认证标准要求,通过走访、座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工业企业、行业协会、校友、教师、学生、社会对当前安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和能力要求的意见和建议。
(二)深化内涵发展,融合三个聚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我们要突出学生中心,坚持成效导向,深化学科专业内涵发展,聚力教师队伍发展、聚力教学条件保障、聚力教学资源建设并融合推进,以教师科研发展、教学发展和教学内生动力激发为目标,构建教师发展体系,推进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选拔教师到国外大学留学深造,引进优秀博士,鼓励教师获得安全工程执业注册资格证书,鼓励教师到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行业协会学术兼职。我校坚持购置与自主设计相结合原则,根据主干专业课程配套建设安全监测监控等实验室5个,自主设计危化品道路运输灾害风险识别与预警、矿用通风机耦合管网运行特性等综合性实验系统7个,新建工业安全、公共安全、职业健康等实践教学基地12个,为多样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
各大院校应修订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实现课程内容与执业资格对接、教学过程与工程实际对接、科研平台与实践创新对接,完善政教协同、科教协同、产教协同、学教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实施安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解决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安全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三)聚焦学生能力,耦合四个协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们要聚焦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鼓励教师开展实践系列教学研究与改革,实施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翻转课堂、虚拟仿真等教学方法,逐步扩大人才培养实践环节所占学时学分比例。我校充分依托政府指导,发挥学科专业内涵优势,成为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并精炼专业核心课程,将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案例转化为课程和教材内容,实现科研优势向人才培养优势转化;实施教授和博士给本科生讲座,引导学生及时掌握学科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探索构建人才培养的深度联合机制,与平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江麓机电集团、长沙武广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等10余个企业,建立产教联合培养基地,年均邀请企业领导给学生做讲座20余次,实践教學环节均有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安全管理人员全程参与。我们要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实施辅导员联系教学系制度,实行导师贯穿大学四年,指导学生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国际化意识。安全工程专业于2016年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5]。
三、结语
我们要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分析进一步提升本科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途径,及时总结项目实施经验,改进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实施方案,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是顺应社会变化、高等教育发展、人才需求标准提高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裴晶晶,程五一.安全工程专业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J].教育界,2018(7):131.
[2]游波,施式亮,刘何清,et al.湖南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10.
[3]王维维,张迎新,康宇,韩永辉,宋佳.基于行业形势下安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8(3):43.
[4]佟瑞鹏.高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3):1.
[5]游波,徐佳昕,李润求.专业认证对安全工程学科发展的作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