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从少数民族科技史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05-25 09:06
关键词:李迪科技史珠算

张 波

(1.平顶山学院 政法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2.内蒙古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从少数民族科技史的视角研究李迪先生的学者主要有万辅彬、咏梅等.文章从李迪先生举办会议、出版专著、主编丛书、发表论文等活动中阐述他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科的建设所做的开创性贡献.在他挽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影响下,一些后继的科技史工作者也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遗”的工作中.因此,由李迪先生开拓的少数民族科技史领域,被后继学者延伸至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既说明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进入新境界,也衬托出李迪先生的前瞻性智慧.

1 投身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

1.1 研究起因

李迪先生投身于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源于席泽宗院士的建议.20世纪80年代,李迪先生在席院士的建议下,“把研究方向扩展到其他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上”.[1]94二是源于研究需要.由于将研究方向确定为中国科学技术史,身处内蒙古自治区的李迪先生首先认定蒙古族科学技术史为其研究的固定课题,并从明安图(1692-1765)开始研究数学史.于是“就一直沿着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之路走下去了”.[2]3三是源于国家的重视.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科技文化遗产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始了有目的地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3]6综上,结合友人建议、个人和国家的需要,李迪先生慎重地选择了少数民族科技史作为个人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1.2 研究意义

李迪先生认为,从浅层次理解“中国是一多民族国家,中国科技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2]3从深层次理解“每个民族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要认识和获得物质与利用物质的方法,把某些物质制造成有用的工具,这就有了技术和科学.少数民族也不例外.”[2]3同时,李迪先生认为研究少数民族科技史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研究工作的空白.具体而言,他认为开展这项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不仅能补充、丰富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的内容,还有助于研究中外科技交流史.

1.3 研究活动及成果

文章统计了李迪先生主持召开的学术会议情况(表1).从1988年召开的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到1996年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前两任理事长李迪先生亲自参加会议,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在理论上提出纲领性见解,就少数民族科技史而言,不仅探讨了研究范畴,也指明其方向和问题.另外,他还在实践上身体力行地开展学术活动:一是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会议轮流在少数民族地区首府或重要城市召开,扩大会议的影响;二是积极撰写、发表高质量论文;三是健全和完善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理事会等机构.

表1 李迪先生主持召开的学术会议情况Tab.1 The academic conference held by Mr.Li di

此外,李迪先生科研成果丰硕.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出版专著、主编丛书.出版的专著有《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和能工巧匠》《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蒙古族科学技术简史》等;主编的丛书有《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1-7辑)、《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丛书》(1-7卷)等.二是发表论文、出版论文.“自20个世纪50年代起,先生即开始对蒙古族科技史进行研究,发表了大量论文.90年代,先生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元代科技管理研究’,对元代的科技史进行了一次较为详细而又深入的研究,先后发表论文20多篇.”[1]95如《对元都实考察河源几个问题的新认识》《元代与马八儿国、俱蓝国关系初探》等;论文集有《蒙古族科技史论文集》(蒙古文)、《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等.

2 李迪的主要功绩

2.1 率先建立北方民族传统工艺研究所

2003年,在李迪先生的倡导下,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技管理系为“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挽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成立了北方民族传统工艺研究所,并逐步开展北方民族传统技术与工艺的调查研究.”[4]22任命关晓武为首任所长,研究所开展了系列学术活动,如“展开了对内蒙古传统手工艺的调查与研究,……研究蒙古族传统弓箭技术,一名研究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22

2.2 关于少数民族科技史的理论思考

2.2.1 概念界定的一致性

(1)内涵.

李迪先生虽然没有明确界定“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概念的内涵,却运用“认识”或“知识”加以说明.如“各民族还继续保存和应用本民族长期形成的特殊技术和知识.”[5]6同时,后继学者对李迪先生的阐释进行有益补充.如田松认为:“与其把少数民族科技史理解为少数民族的科学和技术的历史,不如把它理解为从科技的角度切入对少数民族的知识体系的研究.”[6]137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颁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进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7]25综上,李迪先生界定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内涵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或“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有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内容.可见,二者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

(2)外延.

李迪先生认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概念的外延可用“研究范畴”来界定.他认为:“‘研究范畴’是指‘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所包括的内容,首先是指中国这个地域范围之内,既包括今天的中国,也包括历史上的中国.……其次是指生活在中国境内除汉族以外的其他所有民族,既包括历史的,也包括现在的.”[8]1他认为“民族传统文化一般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精神性的;另一大类是物质性的,即用物质构成的物体.”[9]5当后继学者界定这一概念时,又进一步丰富其外延.如广西民族大学万辅彬教授认为:“在中国的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当中,不仅要研究属于少数民族自身的Science意义上的科学,也要研究来自少数民族自身经验并通过经验的累积而逐步发展的技术.”[10]24姜振寰认为“在对少数民族科技史的研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其无形的科技遗产的发掘、研究、记录与考证.……传统的技术工艺、技巧、技法,均具有非物质性,而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11]3

《办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外延重新做出界定:“首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两大类,然后又将其范围概括为六个方面:……(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7]28-29综上,李迪先生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概念的外延界定为民族传统文化;姜振寰直接界定为传统的技术工艺、技巧、技法均具有非物质性.而《办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外延界定为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可见,两概念的外延也具有一致性.

2.2.2 性质阐释的一致性

1999年7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共同发起主办的第一届世界科学大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隆重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800名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大会制定了《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宣言》,其中第1条“所有的文化都能贡献具有普遍价值的科学知识”;[12]41第26条“作为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重要手段的传统知识和民间知识,……必须保存、保护、研究和发扬这种文化遗产和实际经验知识.”[12]44依照《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宣言》的第1条和第26条的规定,作为一种知识的中国少数民族科技,虽然不同于书本上所体现的“普遍性知识”,但可以阐释为一种“地方性知识”,必须加以保存和保护.正如万辅彬教授认为,“在西方式的知识体系之外,还存在着各种各样从未走上课本和词典的本土文化知识,这种具有文化特质的地域性的知识,人们一般称之为‘地方性知识’.”[10]25而田松认为,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被赋予了“‘总结祖国科学遗产,总结群众和生产革新者的先进经验,丰富世界科学宝库’的任务.”[6]136可见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阐释具有一致性.

2.2.3 理念和方法的一致性

李迪先生认为:“目前少数民族的某些传统科技成果和工艺产品流失和消逝得很快,有的已经绝迹,有的快要绝迹,应当设法进行抢救.”[13]652为此,他认为应该采取两种方法进行抢救.一是建立民俗博物馆或民族博物馆.他说:“对那些已经很稀少的实物进行收集,……如有可能,应建立民俗博物馆或民族博物馆.”[13]652二是建立民俗保护区.他认为:“由各民族地区选择少数民族较集中,特别是传统物质文化浓厚的聚落,要保持原样,不人为地改变状态.”[14]6为此,建立非遗数字博物馆势在必行.非遗数字博物馆的概念主要起源于以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展示实体的博物馆领域,它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展示内容,以分散分布在地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资源为依托,”[15]14同时扩展而“形成‘泛博物馆’概念的非遗传统街区、非遗工坊等.”[15]15由此可见,少数民族科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同样危机,二者的理念、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具有一致性.

2.3 李迪的思想指导

在李迪先生积极挽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指导下,一些后继的科技史工作者迅速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申遗工作中,且较早地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珠算”的申遗成功就是一例.这一成功打通了从中国科技史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为开辟少数民族科技史新研究领域做好铺垫.李迪、李培业诸先生的前期工作,对珠算的成功申遗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2.3.1 李迪、李培业诸先生的前期工作

(1)李迪先生非常重视珠算.

他认为珠算有以下特点.其一是历史悠久.“中国历史上长期使用算筹,后来改用算盘,因此擅长计算方法,绝大部分方法都是以是否适合算筹和珠算为转移”.[16]35其二是生命力强.“中国长期使用算筹进行计算,后来被珠算盘所代替.……看来珠算还有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力”.[16]15其三是运用广泛.“事实上,明朝时期中国数学最主要的特点是比以往更接近于生产实际,更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这种特点的代表就是珠算的广泛流行.”[17]13李迪先生认为,自从明代珠算代替算筹后,珠算仍肩负着多数计算历史使命.时至今日,由于其实用性仍有存在价值,他认为“这就要求中国数学史研究者会打算盘,不仅要会按照现在的方式方法打,而且应当掌握几百年前的珠算技术.”[16]37

(2)共建校博物馆.

校博物馆中的“计算用具馆是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奠基人、科学史家李迪教授的提议和指导下,在由时任学科点负责人罗见今教授的安排和多位教师、研究生的努力下,历经三年,于2004年建成.计算用具馆的建设受到了数学史家李培业教授、日本大矢甫先生的热心支持与帮助.”[18]117“建设计算用具馆和古代天文仪器馆,这在全国高校中是唯一的,受到教育部和自治区政府的重视.”[4]18

(3)抓住珠算申遗机遇.

1998年,李迪先生科研团队的重要成员罗见今教授在西北大学任博导时,李培业先生与其商量共同培养珠算接班人刘芹英事宜.罗见今同意并指导刘芹英从事明代珠算发展研究.2003年该学生博士毕业后任职于财政部科研处中国珠心算协会.当时“为保住我国的优秀文化瑰宝的发明权,及早申请珠算成为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务之急.”[19]507“申遗”需要整合力量,罗见今教授成功加入中国珠心算协会并担任常务理事.

2.3.2 珠算“申遗”成功

(1)珠算“申遗”基础.

一是思想基础.罗见今认为:“吴文俊院士非常关心珠算事业的发展,2006年3月4日,他在给我的信中指出:‘珠算有它的优越之处,……因此是打不倒的.’……我们将吴先生的指示传达给各位研究者,成为联合申遗的思想基础.”[20]5二是概念基础.“珠算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非常符合国际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21]14可见,继承了筹算众多优点的珠算,由于其算盘、口诀、算法和演变等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为弘扬中华文化,研究、保护珠算显得尤为必要.

(2)珠算“申遗”的简单经过.

2005年初,财政界、珠算界等众学者开始积极为珠算申遗.经过众学者的不懈努力,2008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文件,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珠算赫然在目.“2009年初,在财政部、文化部的领导下,经批准,中珠协再次启动中国珠算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22]24在财政界、珠算界等众学者不断努力下,历经两次申遗,终于在2013年12月4 日的巴库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珠算”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承人刘芹英当场表了态.”[23]5

3 李迪的前瞻性智慧

3.1 具有战略思维

3.1.1 开创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

李迪先生很早就开始关注这方面的工作,“在五六十年代李迪先生就开始了一些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方面的研究工作,1978年出版《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12他在研究工作中提出纲领性的见解.如李晓岑教授认为李迪先生从理论性层面来探讨的少数民族科技史论文“仍是该领域少有的经典性文献.”[22]101席泽宗院士高度评价李迪先生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工作:“就研究对象来说具有开创性,就工作意义来说具有世界性.”[1]1

3.1.2 提倡保护少数民族科技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做好铺垫

李迪先生在研究少数民族科技文化遗产时,提倡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大力抢救,同时引导大家关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认识到,作为遗产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宝贵的资源,应加以保护,也潜意识地认识到少数民族科技知识可能是与西方科学知识不同的一种地方性知识.而这一知识是原居民在生产、生活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同时,李迪先生保护少数民族科技遗产的前瞻性理念,是符合《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宣言》精神,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想相吻合.可见,李迪先生的战略思想对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3.2 出色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李迪先生作为科技史家,是科技史界的权威学者,他不仅是卓越的领导者,而且还是身体力行的组织者.

3.2.1 组织能力

“从1987年开始,他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和组织工作,……使该课题从一个原来作为民俗研究的不引人注意的问题,变成国际、国内科学史、人类学、民族文化等大领域共同关注的显学.”[24]12李迪先生曾说“我本人在一些方面多少起一点组织作用,……其重要标志是从1992年起每年召开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到2004年已开过7 次,这之前还召开3 次全国会议.”[3]3

3.2.2 领导能力

“李迪先生担任首届理事长,……由李迪先生牵头,召集了一系列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25]12正如张江华所言“内蒙古在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创始人之一李迪教授有远见卓识的倡导和培养下,同样形成了一支雄厚的研究力量.”[25]51

4 结语

李迪先生在进行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时,清醒地认识到保护和抢救少数民族科技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后继的科技史工作者们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并指明前进方向.正如郭世荣教授所说:“近年来,随着非遗研究受到广泛重视,科技史研究特别是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的社会性就更加必要了.”[26]4在李迪先生的思想指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除珠算成功申遗外,后继的科技史工作者也取得可观成就.一是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为充分发挥内蒙古师范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优势……2016年3月26日,隆重举行了‘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会’成立大会.”[27]178二是“2014年正蓝旗申报的‘奶制品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8]135三是黔南州积极筹备水书申遗.李迪先生曾认为“水族的‘水书’,不论是古文字文献,还是属于现代民族文字文献,都是值得研究的.”[24]1目前,作为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范畴的水书也成为申遗对象.总之,李迪先生的智慧成为连接少数民族科技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条纽带,从而开拓了科技史研究的新领域.

猜你喜欢
李迪科技史珠算
邢台市焚风时空特征分析
中华传统文化
——珠算系列介绍 新中国珠算
中华传统文化
——珠算系列介绍 清代珠算
中华传统文化
——珠算系列介绍珠算与《数术记遗》
中华传统文化
——珠算系列介绍
侬开一开
例谈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一)
科技史引入小学科学教学的可行性探微
中国瓷器凝结的科技思想
亮直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