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2020-05-25 00:41张秀平柳秋实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医学类成人医学

张秀平 柳秋实 杨 华 李 慧

(1济宁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济宁 272013;2济宁医学院护理学院,济宁 272067)

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是医护人员获得知识,提升学历,培养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1]。近年来,随着成人高等教育医学类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问题凸显,如人才培养模式普教化,办学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未能考虑成人教育开放性、多样性、职业性特点,基本上是全日制高等教育的翻版[2-3],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目前,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现状如何,是否适合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需要等诸多方面尚不十分明确。本文对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存在问题,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定性和定量混合设计。定性资料为方便取样,选取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医学联盟4所院校的继续教育教学管理人员(4名)和成人高等教育的一线授课教师(20名)进行半结构式电话访谈。定量资料为整群取样,对该联盟中一所学校的成人高等教育护理学和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在校学习的38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386份,有效问卷356份,有效回收率为92.2%。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64名和护理学专业学生192名。

1.2 方法

1.2.1访谈 通过查阅教育科学研究理论和成人学习理论设计半结构式访谈提纲,由3名教育学专家和2名教育管理专家完成访谈。主要访谈问题:成人高等教育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目前存在的问题等。访谈形式:对本校教师和管理人员采取面对面访谈方式,其他3所院校采取电话访谈。访谈资料:结合录音核对文字准确性,并在24h内完成录音转换文字整理。

1.2.2问卷调查 问卷分为两部分:1)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生育情况、职称、所在医院级别、工作年限等;2)学习动机、学习需求以及对目前课程设置、学习模式、考核模式的意见及建议。于面授期间由授课教师发放给学生,由学生现场填写,现场回收。由于被调查学生全是有阅读能力而且能独立做决定的成年人,返还问卷视为知情同意。

1.3 统计学方法

访谈文字资料采用内容主题分析方法,逐字逐句阅读,标记有意义的陈述进行编码,提炼主题。定量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访谈结果

访谈结果显示,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1)目标定位不明确,类似于普通高等教育。如“咱们成人教育并没有专职教师……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对成人教育的特点考虑不够”。2)课程设置普教化。如 “基本类似于本科,专业课实用性差一些”。3)教学模式陈旧单一,集中面授与学生时间存在冲突。如 “课下学生们也说很想学习,就是时间不太好安排,有的是下夜班来上课,有的带着孩子来上课”“学校在定时定点上不适合他们……还需要学校变一变教学方式……”。

2.2 学生调查结果

2.2.1一般情况 成人高等教育医学类学生,女性居多,为262名,占73.6%;年龄21~40岁;已婚有子女258名,占72.5%;初级职称225名,占63.2%;工作年限集中在10年以下;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以二级医院及以下偏多,122名,占74.4%,护理专业学生以二级医院及以上偏多,142名,占74.0%。

2.2.2不同专业(临床医学和护理)学生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反馈 1) 学习动机和需要提高的能力。两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均以提高学历和更新知识为主,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62,P﹥0.05)。临床医学学生急需提升科研能力(69例,42.1%)和沟通能力(60例,36.6%),43.2%的护理学(83人)把沟通能力排在第一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84,P<0.05)。见表1。

表1 两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和急需提升的能力比较(n/%)

2)课程设置。102名(62.2%)临床医学学生和128名(66.6%)护理学生将增加医学人文类课程排在了第一位,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6,P﹥0.05);142(86.6%)名临床医学学生和168(87.5%)名护理学生都认为课程门数偏多,尤其是基础医学和专业理论必修课太多,应当适当增加医学人文类选修课和技能实训课,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1,P﹥0.05)。见表2、表3。

表2 两专业学生需要增加的课程调查结果比较(n/%)

表3 两专业学生对课程数量反馈结果比较(n/%)

3)学习时间和模式。超过60%的学生建议面授学习和在线学习相结合是最佳教学模式,超过30%的学生希望在线学习,而希望面授教学的比例较低,两个专业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9,P﹥0.05)。对于考核方式的选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8,P﹥0.05)。见表4。

表4 两专业学生希望的学习模式和考核方式反馈结果比较(n/%)

3 讨论

3.1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培养模式需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本文结果显示,目前成人医学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对成人教育的特点考虑不够,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356名医学类学生学习动机主要为了提高学历和更新知识。在提升能力上,192名护理专业学生把提升沟通能力放在第一位,而临床专业学生把提高科研能力放在了第一位,不同专业学生需要提升的能力不同,表明培养模式的制定不仅要考虑成人学生的学习特殊性,还要考虑不同专业的独特性。这与近几年其他地区的研究结果类似,如周洪波等[4]提出的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没有摆脱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邓晓红[5]也提出现有成人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缺少成人特色,建议构建基于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成人教育培养新模式,提升医学在职人员的职业能力。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6],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的通知,教职成〔2016〕7号文件中已经明确规定,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适应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计成人医学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

3.2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培养模式需要优化整合课程

本文结果显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普教化,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学专业学生都认为现有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门数较多,尤其是必修课偏多,建议增加医学人文类选修课和实训能力提升课程。这与曾晓燕[7]的观点类似。由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体系已完善成熟,成人教育突破固定模式比较困难,目前的成人教育课程缺少成人特点,专业课程过多,人文课程不足。因此,在课程设置时,一方面,考虑学生急于取得学历证书的需要,处理好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减少不必要必修课和内容重复的医学基础课,使学生在规定的学制内取得学历证书。另一方面,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整合,将医学类各专业课程整合为4个课程模块,即职业情感与沟通能力提升课程模块、专业能力提升课程模块、科研与管理能力提升课程模块、临床实践能力提升课程模块。然后根据不同专业学生亟须提升岗位能力的不同设置课程。如临床医学专业需要增加科研能力、沟通能力以及临床技能,设置医学统计学、医学科研概论、医学文献检索、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礼仪与沟通等课程;护理学专业需要增加护理人文、护患沟通以及提升护理技能等,设置礼仪与沟通、护理心理、护理伦理以及护理技能综合实训等课程,以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护患沟通能力和临床护理操作能力,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3.3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教学和考核模式应融入“互联网+”

本文结果显示,成人教育教学模式陈旧单一,集中面授与学员工作生活时间冲突。护理专业和临床专业学生都相对不喜欢集中面试和集中考试,更喜欢集中与移动在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多为在职人员,女性较多,大部分都有子女,相对家庭负担较重,学习时间较少,学习精力有限[8]。由于学生多在临床一线工作,学员工学矛盾突出,影响工作质量,也会给家庭和学习造成很大困扰[9]。传统而又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引起成人在职学员工学矛盾突出,导致面授教学出勤率不高[10]。因此,根据成人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模式,推进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极为必要。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大力推进数字化资源建设,实现学生在线学习与面授学习相结合,在线考试与期末集中考试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是保证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

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应充分调查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需求等,对下一步优化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医学类成人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成人不自在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开设高等数学必要性的认识
Un rite de passage
医学、生命科学类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