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缓解期孤独感与病耻感现状及相关性

2020-05-25 08:04孟慧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病耻感病耻精神病

孟慧霞

精神分裂症其病因复杂,多发生于青壮年,常伴随有特殊的情感、思维、认知、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不协调的反应,复发率、致残率较高[1]。随着精神科医疗技术及康复护理的发展,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相关精神症状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但即使到达缓解期而社会认知、心理适应、社交功能等的恢复仍不够理想,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孤独感是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常见的不良心理状态,在临床护理及随访中发现,部分患者对人际交往的渴望与真实社交水平具有明显差距,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孤独感[3]。病耻感是指因疾病经历而出现的耻辱体验,相关报道显示,精神分裂症治疗及康复期间普遍存在病耻感,严重者甚至影响远期预后[4]。目前国内很少有关于孤独感与病耻感是否存在相关性的报道,为此本研究选取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其缓解期孤独感与病耻感的现状及联系,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精神分裂症符合ICD-10《国际疾病分类的诊断标准》[5]诊断标准;经药物治疗后精神症状完全消失;认知、表达能力基本正常能配合相关调查;年龄18~60岁,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排除标准:合并酒精依赖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其中男51例,女59例;年龄28~59岁,平均(42.12±4.98)岁;文化程度:初中19例,高中和中专54例,大专和本科28例,研究生及以上9例;婚姻状况:已婚90例,未婚13例,离异或丧偶7例。

1.2 方法 于出院后1~2个月进行量表调查,护士经相关统计学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参与调查,入院复诊时患者在护士指导下进行问卷填写,确保回收问卷的有效完整。(1)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6]。共4个维度14个条目,分为情绪孤立(4个条目)、情绪孤独(4个条目)、社交孤立(3个条目)、社交孤独(3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4级评分,无或几乎无为1分、一般2分、较高3分、严重4分,ESLI总分60分,分值越高孤独感越强烈。(2)精神疾病病耻感调查表(ISMI)[7]。评价主观病耻感体验,共29项,包括社交回避、歧视经历、刻板印象认可、对抗病耻感及疏远5个维度,采用4级评分法,各维度换算成4分制计分,≤2分表示无病耻感,2~2.5分表示轻度病耻感,2.6~3分表示中度病耻感,>3分表示重度病耻感,分值越高提示病耻感越严重。

2 结 果

2.1 精神分裂症孤独感调查(表1)

表1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孤独感调查(分,

2.2 精神分裂症病耻感调查(表2)

表2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病耻感调查(分,

2.3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孤独感与病耻感的相关性 精神分裂症ESLI总分与SMI总分呈正相关。

表3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孤独感与病耻感的相关性

3 讨 论

随着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运用,精神分裂症经过规范化治疗,临床症状大多能得到有效控制。但如何做到改善社会功能、预防复发、获得全面的社会康复,仍是一项重要课题[8]。随访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没有朋友、受到歧视、充满孤独,不仅给正常社交带来困扰,不利于远期预后,且易引起精神症状复发[9]。绝大部分受到周围人群不同程度的歧视,患者出院后普遍存在病耻感[10]。国内外有关精神病孤独感与病耻感的研究显示,部分患者对人际交往的渴望与真实社交水平具有明显差距,其孤独感受到大众对精神病的看法与刻板印象的影响,导致社会功能恢复效果不佳,延缓了回归社会进程[11]。

本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ESLI总分(30.23±4.81)分,提示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存在明显的孤独感。本研究对象多为青壮年,疾病起始于青少年期,社交技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出院后具有强烈的社交恐惧与焦虑,难以快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加之既往病情反复、住院等进一步加深与社会的隔离,因此其强烈的孤独感多来源于自身对社交的焦虑,因此ESLI量表中情绪孤立评分最高,达到(8.82±1.81)分[12]。ESLI量表中社交孤独评分最低,其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的进步,大部分人对精神病有了正确的认识,尤其是身边的家人及朋友,对于精神分裂症缓解期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社交主动性,因此社交孤独相对较轻[13]。精神分裂症ISMI总分(10.54±2.01)分,表明其缓解期存在着明显的病耻感,其病耻感的产生来源于多方面,其中社交回避评分最高,为(2.82±0.33)分,说明患者因担心受到歧视以及病情复发等导致社交信心下降,进而表现为明显的社交回避。同时少部分人因受到歧视性语言、动作的经历以及公众对精神病的刻板印象也是病耻感的主要组成部分[14]。病耻感中疏远评分较低,与越来越多人逐渐重视与精神疾病相处有关[15]。

本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ESLI总分与SMI总分呈正相关,说明两者的出现与发展具有一定的联系。由于精神病患者心理压力的影响,不仅担心无法面对家人、朋友,也害怕社会的歧视,造成自卑以及情绪低落,封闭自己,进而产生孤独感。因此,在积极改善精神症状的同时,需要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健康,对于存在明显孤独感的,可先通过病友联谊的形式提高其社交主动性,通过认知-行为干预纠正其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并提高的社交信心。病耻感的纠正不仅需要增加家庭与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提升自信心,更需要通过在社区、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宣教,向普通群众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以减少对精神疾病的歧视与疏远[16]。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中度孤独感,主要表现在情绪孤立方面;病耻感较强,主要表现在社交回避与歧视经历方面,孤独感与病耻感具有正相关,精神分裂症到达缓解期后应关注其心理健康,帮助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以降低孤独感与病耻感。

猜你喜欢
病耻感病耻精神病
老年病患者应摆脱病耻感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素养与病耻感的相关性分析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糖尿病病耻感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精神病
老年病患者应摆脱病耻感
都有精神病
心境障碍患者病耻感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