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群
年逾花甲的邓老伯患“老慢支”多年,经常咳嗽、咳痰和喘息,不仅身体痛苦,还有很大的精神压力。比如,每次在公共场合咳嗽不停或以纸巾吐痰时,他总觉得周围的人会嫌弃自己,并有自卑感。因此,他出门的次数越来越少,总是说“出去会讨人嫌,还不如在家待着”。家人看到后很担心,多次劝说后带他去医院心理科就诊。医生诊查后认为邓老伯的表现是一种抑郁症状,叫做“病耻感”。
所谓“病耻感”,顾名思义就是因有病而感到羞耻,是社会大众对某种疾病的负面评价和反应,以及患者本人由此内生的自我罪恶感、恐惧、丧失自尊等负性感受。病耻感源于希腊语,原意为“烙印”,是指一种患者因患病而产生的、可感知的被排斥、拒绝、责备、歧视或贬低的内心耻辱体验。医学上所称的“病耻感”,原本是指精神疾病患者所表现的一种负性情绪体验,又称“污名感受”,是一种心理应激反应。但实际上,病耻感不仅存在于精神疾病领域,很多疾病都会导致患者出现病耻感,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和癌症等。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更容易产生病耻感。病耻感可能发生于疾病从发现到治疗的全过程,令患者心理备受煎熬。
病耻感的可怕之处在于,无论这些偏见与歧视来自于他人还是患者自己,都会阻碍患者直面自己的心理问题,使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病耻感会让患者的依从性(谨遵医嘱积极治疗)降低。患者可能会从内心深处否认疾病,隐瞒病情;不接受治疗,偷偷藏药不服用,从而影响正规治疗,危害生命健康;认为自己和“正常人”不一样,有自卑感,不愿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
一部分人认为生病是因为自己做过不好的事儿,会产生“生病是不光彩的事”“有病觉得很难堪”的想法,导致自己不仅要承受疾病对身体的折磨,而且还要应对心理上的拷问和压力。实际上,生老病死本来就是自然界的永恒规律,这和人品、作为毫不相干。
有的人长期生病,医药费支出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较大。他们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家人,从而产生了病耻感。有些患者会得到亲朋好友经济上的帮助,因此容易产生不好意思、自责、羞耻的心理。此外,有些人或是出于好心,或是出于同情,会以可怜、同情、惋惜的心态与患者进行交流,从而对其造成精神压力,导致其产生病耻感。
老年患者如果有病耻感,应在家人陪同下去正规医院心理科进行正规治疗。如病耻感不是特别严重,则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改变错误认识进行“自救”。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得病的。”得病不是错误,不是丢人的事,是正常的现象。每个人一生中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会得病。虽然部分疾病可以预防,但并不能够完全避免。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疾病的发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对待疾病科学的态度是:不恐病,不轻视,早治疗。
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去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积极治疗,不要听信小道消息。这样既可使疾病早日得到康复,又可避免花冤枉钱。当然,有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尚无彻底的治愈办法,但即便是终生服药、带病生存,患者同样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过上高质量的生活。此外,这些常见病普遍存在于老年人当中,许多老年慢性病患者都在顽强地与疾病战斗,并非您一人如此,因此大可不必有病耻感。
有些老年病患者不愿意去正规医院就医,一怕遇见熟人问这问那的尴尬局面,二怕医生的询问及复杂的检查,于是热衷于尝试保健品、偏方土方等,擅自盲目治疗。这种做法往往会花费大量钱财,导致病情越来越重,同时也会进一步加重病耻感。还有些老年患者对于铺天盖地的养生信息抱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顿顿吃野菜,有病不求医,结果是拖垮了身体,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提醒老年人患病后应该端正思想,接纳疾病,积极治疗。
病耻感患者的自卑心理非常强烈,总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周围人投来的都是歧视的目光,其实是自己歧视自己。广泛结交病友是摆脱病耻感的好方法。与患有相同或相似疾病的人在一起,有共同的语言,可以敞开心扉毫无顾忌地谈论病情状况、治疗经验、内心感受等,能够彼此感同身受,相互理解、安慰和鼓励,可以逐渐降低自卑心理,摆脱病耻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