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名春
近期,笔者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这部分内容,教材的例题是这样的:例6: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实际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教材上呈现了两种解题思路。
第一种解题思路承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学生都是理解的,也能正确解题;第二种解法,很多学生听不懂,解题时经常搞不清到底是用“实际÷原计划”还是用“原计划÷实际”,第一步算出来不知道算的是什么。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是,很多老师将第二种解题思路淡化处理,只是介绍,不要求学生掌握,甚至有些老师将第二种解法直接忽略,让第二种解法成为课堂教学的隐形“荒地”。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清除课堂教学的这片“荒地”呢?笔者从学生的三个疑惑点出发,精心设计,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疑惑一:第二种解题思路生长点在哪里?
出示:例6中的两个已知条件,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___________ ?
师:你能提出用百分数计算的问题吗?
生:(1)原计划造林是实际的百分之几?(2)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3)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4)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师:这4个问题,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学生自主解决(1)(2)两个问题。
设计意图:(2)为接下来(4)第二种思路做好铺垫。
……
师:刚才我们根据百分之几的含义: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用“多的÷原计划”解决了问题。(20-16)÷16=25%。
师:(2)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20÷16=125%联系两个百分率,想想看这道题还可以怎么解答。
设计思路:因为125%与25%,直觉告诉学生可以用125%-1=25%,到底为什么,学生不明白。引发接下来的继续探究。
疑惑二:为什么要先用“实际÷原计划”,这一步求的是什么?
师: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谁是单位“1”?
生:原计划。
师:原计划的分率是1,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分率”可以先求( )的分率?
生:实际分率。
师:怎么求实际分率?
生:实际分率:20÷16=125%
師:接下来怎么求多的分率?
生:125%-100%=25%
设计思路:通过找单位“1”,知道了原计划的分率,让学生明白:要求多的分率,只要求出实际的分率。
疑惑三:两种解题思路有什么关系?
师: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求出了“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
学生讨论然后交流。
生1:解题思路1:多的÷原计划=多的分率。
生2:解题思路2:实际分率-原计划分率=多的分率
生3:两种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生4:要求多的分率,可以用“多的数量÷原计划”,也可以用“实际分率-原计划分率”。两种思路是相通的。
设计思路:教材呈现两种思路不是让老师将两种方法必须教给学生,也不是只呈现易于理解的第一种解题思路,对第二种解题思路简单处理,甚至回避不讲。而是要顺学而引,沟通两种解题思路的联系。
教学反思:
1.研读教材,把准教材本质
要上好课,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把准知识的本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教材为什么要呈现两种解题思路?既然第二种思路学生难理解,教材为什么不直接删去?笔者认为,那是编者从知识结构化的角度,精心选编的,没有第二种解题思路,学生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所以,教师应明确教材两种解题思路的迫切性,精心设计,保证教材的设计意图在课堂能真正落地。
2.立足学生,找准生长点
为什么教师教了学生不懂?笔者认为,那是教师未把准学生的新知生长点,本节课的第二种解题思路生长点在哪里?如何让儿童萌发“实际分率-原计划分率”的需要?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精心思考,细心揣摩,找准知识适合的生长点。比如本案例中,笔者从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125%)和第一种解题思路“实际比原计划多的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25%)让学生建立猜想,可以用125%-100%=25%,接下来,引领学生分析算理,探究第二种解题思路,为第二种解题思路的教学找准知识生长点。
3.顺学而引,促课堂的真学习
当下,我们在关注教材,关注知识,更应关注课堂的学习是不是真的发生了,学生有没有经历探究的过程。本案例中,两种思路,教师不能强硬灌输,应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萌生两种解题思路,教师顺学而引,引领学生进行两种解题思路的辨析,沟通联系,从而真正把握知识的本质,提升素养。
第二种解题思路,教师既不能简单处理,滞留课堂“荒地”,也不能强行灌输,教师应钻研教材,领悟知识本质,站在儿童视角,精心设计,让儿童经历第二种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让数学课堂学习真正发生,促进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真正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