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玉
摘 要:首先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简要阐述了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从教师的道德与法治意识、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和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关键詞: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化社会以道德和法治作为发展根基,为此,对于公众而言,熟知道德与法治十分重要,因此教师需要提高对道德与法治的重视度,其是教师实现“人本教育”,做到“为人师表”的核心。初中开设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培养其良好的社会认知。基于此,学校需要思考怎样将道德与法治教育渗透到课堂中。
一、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和未来,但在这个不断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学生很容易接触到各种信息。为了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健康成长,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引导下,初中生未来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1]。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不足
首先,经过大量资料考证,当前初中所用教科书中道德与法治内容不够丰富。其次,部分教师自身缺少足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最后,部分初中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缺少重视,导致教学创新不足,加之道德与法治是以理论为核心,教学模式单一,无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
(一)丰富教学内容
据调查,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缺乏系统的组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相关知识的引用,教材编写者也应注意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可借助互联网辅助知识传播[2]。在选择学习内容时,教师应注意日常生活中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收集,梳理青少年容易遇到道德与法治问题的案件,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有效地防止学生出现类似的问题,并提醒学生遵守道德与法治。
(二)采用新型教学模式
初中学生年纪比较小,又处在信息化社会中,身边的不良现象有很多,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应该通过教学使学生拒绝身边的诱惑,健康成长。比如,在“身边的诱惑”一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情景剧。学生可以对身边存在的诱惑现象进行表演,通过学生的表演,教师可以了解到在学生的认知中身边有哪些诱惑,还有哪些是学生没有意识到的,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进一步教育。通过新型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接受程度更高,理解速度更快[3]。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很多新模式应运而生,比如微课、翻转课堂、多媒体等,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型教学模式,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三)提升教师自身道德与法治意识,为学生树立榜样典范
教师只有具备充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并具有强烈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才能保证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质量。为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在长期的学习中对自我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加以更新,积累更多道德与法治学习经验,以真实的案例为引导,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接受度。当教师自我意识得到更深层次的提升且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掌握更加充足时,才能有效地明确自我定位,加强对道德与法治意义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够主动创新,知识传递才能更加生动,教学活动才可以得到优化,教学效果才能够得到提升。对学生而言,教师并非只是知识的传递者,其言行举止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教师在教学中所具备的最大价值是通过自身榜样典范的树立,懂得“为人师表”的含义,成为学生的学习标杆[4]。为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坚持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坚定对道德与法治意识的传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环境,这样学生在之后的成长中才会知法、懂法、守法。
四、结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初中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重视该部分的教育并及时改进。教育活动具有长期性,故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时代特征完善教学,才能够为道德与法治这一重要课程的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为该课程教学创造更好的条件。总而言之,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有效提高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对初中生的发展而言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圆圆.初中思想品德课法治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2019,56(78):156-157.
[2]梁怀凤.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策略[J].文存阅刊,2018,1000(6X):121.
[3]黄文干.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的相关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100(27):176-177.
[4]皮湧.浅谈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意识教育[J].教育观察(上旬),2019,108(6):70-71.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