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丽
摘 要: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领域开始更加重视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保证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而且要加强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为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基础,加强教学改革,进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优化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综合素质;初中数学
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有效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为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标准。目前,在教学中大力提倡“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即教育的意义不仅是知识层面的,更是个人心理与道德的成长。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知识的教授,更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进行探究。
一、数学学科的教学特点
一直以来,数学都是一门重点学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不能死读书,而是要建立较为灵活、缜密的思维模式[1],展开自主思考,独立地面对与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增强个人能力。数学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优势以及重大意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研究,采取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思维,并且进行自主思考,在思考与锻炼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与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1.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在核心素养中,较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即为其社会性,在此方面,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中会涉及很多问题,学生要积极地思考,自主地探究,选择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且要加强与同学交流与协作,进而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力量,小组成员共同解决凭借个人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适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小组合作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这对学生的成长、工作与学习有着极大的裨益。
2.组织开展多媒体教学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不仅体现在生活与工作中,同时也体现在教学中。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口述与课本呈现的方式为学生传授知识,这样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更加清晰、生动地解析与呈现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进而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等形式为学生深度讲解与呈现教学难点与抽象的知识点,有效地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该能力也是学生学好数学课程的重要基础。数学学习不仅需要良好的记忆力,同时还需要学生具备对现有信息进行整合与再构的思维能力,通过思维推导使已知条件转变为想要的结果,解决实际问题[3]。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优化课堂节奏,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提问时,教师需要注意提问的技巧,不能只是关注知识的提问,更要设置具有层次性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顺着思路思考,使学生建立思维链,增强其思维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的发展使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对学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在初中數学教学中,教师开始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希望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的产生使素质教育与德育教学目标变得更加清晰、明确,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增长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性与道德修养。教师要积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与多媒体教学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断地优化教学效果,而且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显锋.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40):144-145.
[2]阚艳滨.浅谈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8(18):47.
[3]王仁.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242.
编辑 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