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究

2020-05-23 08:31张贵友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育人

丁 丽,张贵友,方 晓

(1.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安徽 亳州 236800; 2.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合肥 230036)

高职高专百万扩招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切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中”)的关键动作,是职业教育育人方式改革的机遇与挑战。随着高职百万扩招政策的推广和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对象发生改变,导致学生学情发生变化。高职百万扩招丰富了生源构成,促进职业教育大幅度改革。国发〔2019〕4号文中指出,社会考生主要包括在职职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村两委干部、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扩招的深入和高等教育的普及,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在学历结构、年龄层次、社会背景上呈现多样性特点。在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立德树人思想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生源学生特点,构建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路径、内容、方法。

一、高职百万扩招的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快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稳步发展阶段的转变期,然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应和需求之间并不均衡。一方面,经济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培养两端矛盾突出,深层次原因在于“工匠型”技能人才大量缺乏;另一方面,生源紧缺和学校培养质量对接不了社会需求[1]。根本原因在于当前以学历为导向的教育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都把职业教育列为低一等的教育,很多学生和家长也因此追求更高的学历。因此,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首次提出“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的政策。高职高专百万扩招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动作,这项举措将会对社会、经济及教育等方方面面产生深远影响。一是能够减轻就业压力,提高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结构改变,很多社会人员就业压力大找不到工作,使整个社会的压力陡增。高职百万扩招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方法之一,它给社会人员提供了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途径,从而可以使他们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可以提升人才素质和技能。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和技能有了更高的标准。因此,提升技能和增加知识的重要途径就是社会人员再教育。三是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职百万扩招丰富了生源构成,促进了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融合,加快了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进度,促进了招生模式和招生对象的改革。

二、“课程思政”的背景

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虽然均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指引作用,但专业课的育人作用常常被忽略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实现协同育人。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增加对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的研究,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模式[3]。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所有学科都有育人作用,各类专业课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构建全程育人格局。因此,专业课也是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的载体,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是专业教师教学技术提升的内在要求和使命,进而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

三、“课程思政”的内涵

(一) “课程思政”的含义

“课程思政”的实质是一种教学范式,是课程教学内在逻辑的最高层次,主要目的是在知识、技能、应用三层次的基础上,传授课程所蕴含精神层面的内容,如课程文化价值、思想价值、思维价值。在课程思政教学范式中将其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携手并进,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三全”育人体系,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效应,为立德树人深植于课程和课堂搭建载体,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4]。

(二) “课程思政”的内容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理念。首先,它不是将思政课的内容直接照搬到专业课程当中,而是把为人处世的基本原理、社会核心价值观、当前社会实现的目标融入专业课程讲授之中[5]。其次,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合思政教育,而不是用思政内容去改变专业课程属性,并未改变专业课的本质和作用。第三,课程思政的元素在其他专业课程中一直都存在,需要专业课教师有意识地去挖掘,然后再有机地融合进去,做到润物无声。

四、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课程思政实施的要点

高职百万扩招政策落实后,高职学校的生源对象变得复杂多样,生源结构明显改变,学习者的学情发生改变,当前教学管理与实施体系出现不适用现象。不同的学生群体,年龄、生活背景、知识结构及学习需求存在巨大差异,其思想素质也不尽相同,课程思政的实施将面临一些问题。

(一) 结合不同课程、专业、学生类别进行课程思政设计与总体规划

每一门专业课程均有情感、积极态度和价值观念的要求,即专业课程思政的立足点。每一类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及内在构建都不相同。依托专业课程将课程思政以隐性教育的方式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对教学设计重新定义和规划。

(二) 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力

开展思政教学,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能力都有一定的差距,甚至有一定的抵触心理。部分教师认为在专业课上进行思政教育会干扰正常的课堂教学或在一定程度上削减课堂教学效果。因而,进一步提高专业课任课教师对于课程思政教学的认知,打消其对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曲解,是有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关键。

(三) 设计教学过程,改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

在学科建设中,高校思政科目边沿化、孤岛化现象比较明显,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脱节,专业课程注重专业知识的教授、轻视德育发展情况较为严重;在教学能力方面,部分教师在课程改革手段与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方面欠缺,或是一味的强制灌输,忽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起反感;在教学方法上,不同专业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较单一,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忽视学生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导致教育效果事倍功半。

(四) 有效评价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的有效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很少或者没有涉及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评价。

五、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构建课程思政体系,首先要重塑“课程思政”的地位和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内容。在知识和能力培养中做好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的塑造工作,把课程中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运用课程思政的教学载体转换为当今社会核心价值观[6]。全面实现专业授课中理论知识的讲授与价值正确引导的有机统一,达到以文化教育人的隐形“课程思政”目标。

(一)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要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单独编制培养目标,根据需要设置专业课程,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根据课程思政所要求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把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相融合,促成学生核心素质的养成和提升。细分专业课程所蕴含思政的隐藏点,做到育人具体化。为此,首先,要扎实做好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设计,明确思政教育的具体要点、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具体化各课程的教学指南,运用课程思政教学范式将课程内容与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融通,既要注重知识传播、技能训练,更要突出主流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其次,要加强教材和制度建设,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构建反映国家意志、融入当前社会主流思想的教学载体。最后,要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办法,构建更规范有效的教学管理及问责机制,强化课程标准审核和教学纪律约束。

(二) 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

教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设计者和执行者,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是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教师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价值观的塑造者,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因素。只有对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认同,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传递给学生。首先,应当增强专业课程教师的德育意识,着力提高其对于专业课程思政的认知,激起其专业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自主性。借助多种路径,帮助专业课教师明晰专业课程思政不仅对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技能、情感及价值体系有教育和引导作用,而且对学生的思想、价值体系塑造有重要作用。精确挖掘和整合思政资源,在专业课程中融入那些可以指引学生建立正确认知观的知识,促使师生融合、教学内容与现实问题融合,实现传道与授业的有机统一。其次,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领域的素质和教学能力[7]。经过常态化、系统化的培训,使专业课教师掌握思政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范,帮助其以适当的方法开展思政教育,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的无缝对接。

(三) 结合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法

新颖的教学方法是实施课程思政的质量保证,有效的教学方法,能使无趣的内容变得有趣。不同类别的学生其内在建构存在着差异,教师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兴趣,增强与他们的沟通,加强他们课堂参与的主动性;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课程思政的内容通过显型或隐性的方式传播到学生的内心中。充分了解不同类型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将传统课堂讲授与相关的实例、音频、视频相结合,探索专业课程与社会实际及学生心理动向相结合的吻合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精神层次教学。具体的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过程

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教学,把授课内容与企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结合起来,并用企业标准要求学生。情境化设置工作任务,提高教学中情境化力度,贴近现实环境。模拟跟实际相接近的工作场景和内容,将思政教育内化其中,使学生养成爱岗敬业、热爱劳动的职业素养。针对社会来源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部分科目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方式实施教学,。学生通过手机、电脑随时可以浏览教学资源。在每一章节教学内容中可以融入的思政教育,老师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或者在网络社区发帖,让学生积极参与发言交流,最后老师对问题进行总结。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及相互讨论,并由老师引导话题结论方向,纠正一些错误的思想。

(四)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是通过教学评价来体现,课程思政是育人实施手段和方法,因此在构建教学评价体系将课程思政内容纳入其中,作为教学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评价的技术和方法上,应将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实施和学生思想素质考核进行定性分析,有利于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专业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期末综合成绩评定时要加大过程性考核比重,既要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看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平时表现[8]。对于职业素养的评估可以分章节进行,各个章节依据课程思政的不同角度,分别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通过多维度评价等方式进行。

六、结语

“课程思政”已经在高校中成为热词,它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开始初步被专业课教师所接受。它的有效实施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还不完善,还在探索中。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应该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在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学生生源具有多样性,课程及课程思政的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注重系统性和策略性,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将课程思政融入于专业课程教学的进程中,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课程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育人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