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阳
摘 要: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重让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分析现象,并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思考力。本文注重从生活化教学、探究式授课、游戏化教学以及合作化授课四个角度进行简要阐释。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解题上面,忽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导致学生体会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便成为空谈了。针对以上教学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应作为数学教学的开门人,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的现象分析力
数学是对生活经验的高度概括和升华,对生活中的相关事件具有指导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从生活的角度,开展数学授课,并在此过程中,运用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到生活中掌握数学的原理,真正促进学生对现象的分析能力,获得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直线、射线以及线段”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讲三种特殊线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如下的生活化元素:毛线、打开的手电筒、地平线。教师对学生说:“谁可以根据掌握的知识,判断生活中常见的三种事物最为接近上述的哪种线段?”小洛积极地举手说:“毛线两端不能延伸可以代表线段;手电筒一段的光线可以延伸另一端则不能。这是射线;地平线的两端均可无限延伸。这是直线!”与此同时,教师询问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与三种特殊的线最为接近?”萧赞说:“签字笔相当于是线段!”小安说:“激光灯可以看作射线!”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引入在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并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元素与数学知识的连接点,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诠释生活中的现象,真正提升學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探究式授课,增强学生思维发散能力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有很多奇思妙想。教师可以将这种奇思妙想运用到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并让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认知,真正地拓展思维的发散性,促进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平行线与相交线”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考虑到平行线这部分内容时,思考如下的问题:人们是否可以横跨过两条平行线?要求为:人要站在平行线中央,向与平行线垂直的方向迈去。与此同时,教师将此问题,发布到课堂上,让学生进思考。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要打破思维的惯性,真正地立足现实,进行探究!”为了提升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教师有意识地走入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并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启发性地引导。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学生的答案出乎我的意料。有些学生认为可以将两条平行线放到水杯上,即将圆柱形水杯的上下圆当做是一组弯曲的水平线。我们可以跨过这样的水平线。有的学生则认为可以将一组平行的水平线进行弯曲,将其放到一个球上,我们同样可以跨过这样的小球!教师通过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真正使他们摆脱传统课本教学的束缚,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三、游戏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游戏教学法的优势在于真正让学生享受游戏的趣味。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将游戏与初中数学知识进行融合,真正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营造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授“直角坐标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游戏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真正让学生透过游戏,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点,讲授知识。教师运用多媒体,讲授直角坐标系位置的识读,并在此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的互动机制,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第二点,创设游戏。教师借鉴传统“递板擦”的游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因为板擦位置的不确定性,所以每个人需要记住自己在班级的所在象限。值得补充的一点是,教师以教师的正中心位置为原点,南北走向为X轴,东西走向为Y轴,两位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单位1。第三点,展示成果。教师简要介绍学生的一段游戏情境。小洛看到板擦传到自己的手中,迅速地说道:“我在第一象限,坐标为(2,3)!”教师运用游戏教学法,既制造了紧张的氛围,又激发学生的斗志,真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更为有效的运用数学知识,增强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四、合作化授课,提升学生的问题探究力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探究问题的解决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策略进行进一步的综合,从而真正探究出问题的最优解,促进学生问题探究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因式分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合作交流,因式分解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思维的舞台,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数学探究能力的提升。在本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划分小组。在小组划分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各个小组数学学习实力的均衡性,又要注意保证同一小组中,有不同数学学习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学生,为合作教学的协同进行和有效交流奠定条件。第二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探究:(1)X2-8X+15=0 (2)(X-3)(X-5)=0 试着比较和分析(1)(2)之间转化的规律,注重从常数项系数之积,常数项之和的一次项系数入手。第三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询问学生。小洛积极地举手说:“我们小组结合教师的提示,以及本小组的讨论,得出如下的结论:‘-3与‘-5的乘积为15,正好为(1)的常数项系数;‘-3和‘-5之和为-8,这好为一次项系数!”
总而言之,在开展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有所得;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有所悟,真正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继山.谈如何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7(10)
[2] 郝立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校园(阅读).2018(01)
[3] 瞿宽亮.遵循教学原则 开展有效教学——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