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2020-05-22 12:52韩雪峰
山东青年 2020年3期
关键词:规范化建设学生党支部实践探索

韩雪峰

摘 要: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要直面问题、找准原因、摸索路径,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完善规范化建设机制。文章指出了高校学生党支部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结合工作实际对加强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能力和水平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践探索

《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中服务党员师生的基层党组织,是培养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在高校中,学生党支部肩负着团结广大师生、密切联系群众、凝聚力量的使命。加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凝聚广大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具有重大意义。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积极分子和党员队伍培养有待增强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遍化,大学生申请入党人数不断增加,积极分子人数不断上升,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入党申请人员的入党启蒙教育、积极分子的培训考察及发展对象的考核作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主要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党支部的建设质量,发展对象的考察培养更是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决定着学生党员的质量。然而,部分高校的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理论水平较低,对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并未取得实效性结果。笔者曾对高校 400 名入党积极分子和100 名党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能全面表述出“党的性质”只占到67%,调查结果令人堪忧。

(二)党内组织生活流于形式

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以90后为主体,逐渐向00后过渡,随着西方思潮的冲击,青年人开始接触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文化[1],大部分学生缺乏组织生活教育,对组织生活会制度认识不足。许多高校组织生活形式陈旧单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形式大多是纯粹理论学习或者观看视频等,内容乏味,活动趋于“机械化”,缺乏创新性,无法适应当下我党对新时代青年的发展要求。高校学生党支部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对学生参与组织生活会的情况没有严格的要求,同时,并未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对于参加活动和未参加活动的学生党员来说,差别不大,党支部内部无有效的奖惩手段和鼓励措施,使学生缺乏参与组织生活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党务工作者业务能力亟待增强

随着高校学生党员数量不断增加,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也逐步扩大,结构主要由兼职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为担任主体。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许多高校中,党支部书记并非是通过严格地选拔和专门地培养来任职的,而是通过简单竞聘或直接指定上岗的[2],如: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会根据个人喜好直接指定学生党支部书记。其次,高校中多数学生党支部书记在任职前表现出对支部工作不熟悉,相关党务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都比较匮乏,而对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考核评价体系也尚未健全,考核结果对党务工作的监督和促进并未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能否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于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问题归因分析

(一)深入持续开展理论学习不够

现阶段,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理论学习大多存在“走过场”的现象,理论学习只停留在表面,多为形式化得学习,对理论知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读,导致学生理解不到位,没有达到教育效果。另外,学生党支部对于理论学习并没有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学习机制,只是根据上级的要求简单地进行组织学习,而没有进行持续性的学习和思考。

(二)学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不足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学习形式单一,大多以集中学习理论知识、听讲座为主,实践活动匮乏,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下互联网新媒体飞速发展,高校学生党支部能否融入时代浪潮,通过互联网新媒体手段进行学习交流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一环。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主动掌握新兴思想传播阵地意识不强,导致学生党支部在创新建设方面明显不足。

(三)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强

部分学生党员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上不够积极主动,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深入,掌握不扎实,缺乏责任意识,没有起到良好的先锋模范作用,学生课业繁忙、学习压力大,导致少数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和身份意识淡薄,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方面欠缺[3]。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途径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榜样服务作用

一是坚持做好入党申请人员的入党启蒙教育工作。入党申请是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至关重要。新生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对周围一切充满好奇和新鲜感,此时应抓住时机进行启蒙教育,开展党课培训,包括中国共产党性质及宗旨、中国共产党党史及入党程序等。并安排学生党支部党员对新生进行谈心谈话,了解新生思想动态,提升新生思想政治素质,及时端正新生入党动机,从而达到提升新生政治觉悟,增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心和决心的目的,鼓励新生树立目标,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4]。二是坚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严格把控團员推优条件,从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方面严格把关,指定固定培养人对积极分子进行谈心谈话,及时把握积极分子思想动态,并按时组织积极分子进行培训活动。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要常态化,不断推进“两学一做”制度化,加强党的先进理论学习,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5]。三是坚持增强学生党员身份意识,强化学生党员服务作用。发掘优秀党员典型,树立榜样,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建立帮扶机制,组织优秀学生党员进年级、进班级,定期开展优秀党员交流讨论会、团支部论坛等主题教育活动,分享学习心得和工作经验,促进优良学风班、标兵班的建成,构建充满活力的学生党支部。

(二)优化组织生活形式,创新学习手段

在组织生活会内容上,选择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内容,将内容枯燥单一的组织生活会转变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组织生活会。形式上,借助互联网新媒体手段,同时开展线上线下党史党章知识竞赛,通过微信、QQ、微博、抖音等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创新组织生活会形式,让学生亲自设计,组织党员参与,增加学生支部的活力和凝聚力。同时,做到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参观革命基地、党校党史馆等地,将所学党史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党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量化培养考核标准,加强制度建设

进一步严格规范考核制度,制定详细的党员发展手册,将发展党员的每一个步骤落到实处。对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考核制定严格标准,明确具体科学的考核形式、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确定硬性指标,做到考核内容合理全面、考核信息公开透明、考核结果公平公正,确保优中选优。选拔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时,充分考虑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各个方面,定期对积极分子进行笔试考核和谈心谈话,保证思想和行动不掉队。对于发展对象的选拔更要十分严格,保证为中国共产党注入的新鲜血液积极向上,能起到良好的先锋模范作用。制定详细的考核奖惩机制,实行积分制,对表现突出、工作积极、民主评议为优秀、起到模范作用的党员进行奖励,提高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切实做到管理党员有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学生党支部戰斗堡垒作用,帮助学生党员端正入党动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学生党员引领青年人弘扬正能量、积极向上、拼搏进取,共同构建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学生党支部。

[参考文献]

[1]李卉,成巍.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规范化与支部活动的实效性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2):69-70.

[2]孙云龙.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选拔培养和考核机制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02):135-137.

[3]范晶晶.新常态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2):222-223.

[4]李晓彤,张皓月,吉鹏亮.新时代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保障体系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0(01):145-146.

[5]徐婕.认识与思考“两学一做”背景下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路径[J].才智,2019(36):25.

基金项目:2019年辽宁省高校党建课题(2019GXDJ-ZD045):高校院系党组织组织力结构维度及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体育学院,辽宁 阜新 123000)

猜你喜欢
规范化建设学生党支部实践探索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的途径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