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镜:紫藤
70后,植物手作人,从事园艺工作二十年。
风雅标签:种花
人物关键词:顺应自然,植物饲养人
心得分享:打理花园是一种风雅生活方式——急不得,顺应万物自由生长;不盲从,保持从容且天真。
“紫藤花园”坐落在城市的偏南一隅,红砖围墙和蓝色的铁门交相呼应,粗犷又低调。推开铁门,花草自由生长,丰姿绰约。十几年来,它的主人始终让它在闹市中保持一份神秘,这种神秘感一方面源自闹市中的宁静,另一方面来自于它的主人紫藤。较于花园主人,紫藤更愿意称呼自己为“植物饲养人”,她觉得每株植物都有它的调性美,希望这种美扎根于四季,真实又从容,好看又不盲从。
3月初始,南国的春色还未完全铺陈,紫藤花园内已一片欣欣向荣,络石藤嫩黄色的小花隐隐透着香气、酢浆草繁盛、紫娇花粉嫩小巧、姬小菊各色缤纷、蓝盆花朵朵娇艳、多肉娇嫩多汁……一株株花期尤物与精心打造的木栅栏相映成趣,让这个花园美好无尽。
“紫藤花园”,名字取自于主人最爱的紫藤花。紫藤,又叫藤萝,是一种落叶攀援缠绕性大藤本植物,春季开花,花紫色,浩淼浪漫得惊心,花语是:对你执着。紫藤是真正領悟“执着”这个词的精髓的人。
有个大花园,是紫藤很小时候就有的梦想,妈妈非常喜欢种花,她深受影响。在物资匮乏的少女时代,描绘植物的书本是她聊以慰藉的精神食粮,因为有插图可以临摹。后来,紫藤终于在一些花草论坛和淘宝园艺店找到了归属感,在论坛里,她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一起交流,只为花狂;在淘宝园艺店中,她找到了很多梦想中的植物种子。
园艺之门在她的面前开启,一开始是在家里的露台和楼顶种,一百多平的空间不到一年就被她种得下不了脚了,大部分是月季和草花。之后,她想要打造一个更大的花园,2009年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一处闲置果园,占地三亩,身处市区,离家不远,方便打理。至此,紫藤三十多年的梦想终于落了地。
有人愿意入世,和世俗打交道,有人喜欢躲在花园里,修身修心。
紫藤是一个纯粹和美做朋友的手艺人,她觉得,园艺不仅能让人五官愉悦,还有着疗愈作用。种植的收获,不是因为开出了一朵花,或是结了一个果,而是在种植的过程中,看着种子发芽、抽出新枝,看着叶片在阳光下闪着光……种植的每一个阶段都展现着生机,她爱这每一个阶段。
她手中的植物不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更多的是美好生活的注释。紫藤说:“我不是植物学家,更没学过植物、园林,也不是设计师,但是我一直希望能把花草跟生活相关联,比如它怎么生长,怎么使用,怎么在诗词里描写,怎么绘画,怎么来烘焙……”
比起“种植”,她更愿意用“饲养”一词。她说,尽管植物位于食物链的底端,但它们的结构和生命机制没有丝毫马虎,它们和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想当植物们的“解语花”,不仅仅是“播种”,更多的是彼此成全,从容地美丽。有一次,她设计“多肉船”的时候,灵感迟迟不来,心烦意乱的她驱车去海边散心。走在绵密的沙滩上,温柔的日落营造出静谧的天地,远处渔船灯光点点,天空像是一副浓郁的油彩画。湿咸的海风拂过她的肩膀和发梢,她心念一动,多肉船就变成了披星戴月归来的瑰丽晚霞,而她仿佛就是披星戴月归来的渔人。
清晨八点,城市刚刚苏醒,紫藤已经开始在花园中准备早餐。大部分食材都触手可及,有时候是小番茄搭紫薯,有时候是黄瓜配迷迭香,有时候是吐司煎蛋就着罗勒。
紫藤说,“我厨艺不是很了得,但我的花园食材丰富啊!”睡莲开花的时候,她会用睡莲来做一道别具风味的菜肴——采下莲花和叶子,拔去叶梗外层的丝,加入配料炒制,装好盘后再以睡莲的花朵做装饰。菊花盛开的时候,她会掐点嫩尖,来泡一杯清苦味儿的茶或者煮一碗菊花肉汤,在南国湿热的夏季午后,美味又消暑。蝶豆花也是紫藤尤为喜爱的,她常常用蝶豆花浸泡的靛蓝色原液做蝶豆花千层糕,蓝白相印,散发着诡谲的香气;还用蝶豆花的浸取液做植物染,染出来的挂毯很仙很梦幻。
每个园丁都是赏园能手,紫藤给微单相机配置了广角、微距、定焦镜头,找寻、拍摄花园每天不一样的惊喜和美丽。她还专门去学了水彩画,用画笔记录园内的姹紫嫣红。在园子里春意正盛的时候,她会邀约三五好友聚在一起,用新鲜的花朵插瓶,仰或是把大花葱、绣球制成干花。城市里雅致的青年人也愿意花费整个周末跟着紫藤一起海棠煮水、山楂做酱、石榴调制红酒。
许多与她同龄的人,工作稳定,安居乐业,但紫藤非要给自己沾染上“泥土味”,大部分时间都泡在花园里。她说:“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园丁总是在快乐地折腾,没有止境。花园的美和内涵全靠后期维护,一个花园有多美,园主就有多勤快。”紫藤负责花园的日常管理维护,花草种植、浇水、调整、施肥、灭虫,有时也会请先生帮着进行大型修剪、藤本牵引、园艺工具维护等,一年四季非常忙碌。
因造园需求,紫藤会出售一些自己种植的植物,她不希望被过多打扰,所以造园十几年来,紫藤花园从不大肆宣传,只佛系卖花,一般售卖给国内花友及本地的一些花卉爱好者。紫藤的花友也多是像她这样的人。一位江苏的退休老教师,七十多岁,身患多种病,还曾遭遇车祸,紫藤和他结识于一个比较冷门的种花论坛,他在帖子里记录阳台的仙人球草球开出了洁白的花;院子里的腊梅幽香扑鼻,月季花繁密;二月到了,他给花儿们祭花神,态度严肃又认真。直到有一天,他的贴子不再更新了,紫藤知道他可能不在了……紫藤说,喜爱花草的人大概都是这般吧,日子越过越随心,也越来越了解“人生枯荣,不过是自然的馈赠”。
“植物是最自然的存在,饲养过程亦是寻找自己的旅途。”人生那么短又那么长,“种花”承载了很多人的临泉之心、山水之至,它不仅仅是风雅美丽,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生活方式——万物自由生长,从容且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