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方式对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

2020-05-22 05:01:12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性别差异外界测验

(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一、引言

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偏爱的思考方式。场依存和场独立是最常见的认知方式。场独立指倾向从自身的线索出发,不受或较少受外部因素的干扰的个体。场依存指喜欢从外部线索出发来判断事物,更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的个体。关于认知方式一直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而内隐社会认知是一种无意识的结构,它是在过去经验积淀下产生的,且这种结构会潜在地、自动化地影响个体与认知(攻击)相关联的知觉、态度、判断、决策和反应等。内隐社会认知是现在研究领域的前沿研究之一。本文立足认知方式角度对内隐社会认知展开探讨。

二、方法

(一)被试。黑龙江省某市招募矫正视力良好,未参加过类似研究并可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被试112人,在进行测试后,对其有效分数进行排序,经统计排序后按前后27%的原则抽取被试共60人,场独立30人,场依存30人;其中男性29人,女性31人。

(二)实验材料

(1)镶嵌图形测验(EFT),由张厚粲主编,用于区分个体是场独立和场依存型认知方式。镶嵌图形测验由四部分组成:一般情况调查表;测验说明;复杂图形;简单图形。需要被试用笔指出简单图形的所在位置并描绘出来,并且所找出的简单图形须大小、方向和形状上完全一致才算正确。测验评分,第一题和第二题为0.5分,第三题和第四题的得1分,第五题至第十题的每题答对一题得1.5分,测验的满分为24分。

(2)内隐联想测验(IAT),测量通过个体对词汇联结程度的反应时来测量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实验程序采用E-prime2.0编程软件编写。在实验材料上,本测试的材料共包括两个项目维度,目标概念词和属性概念词词。在两个维度中,每个维度又包括两种词性的词组。其中目标概念词包括,和平词:和睦、和谐、温和、仁慈、安宁;攻击词:斗争、进攻、格斗、搏击、战斗;属性概念词包括,积极词:喜悦、愉快、美妙、欢、快乐和消极词:苦恼、恐怖、邪恶、肮脏、伤害。

三、数据处理

将反应时低于300毫秒的统一记为300毫秒,反应时长于3000毫秒的记为3000毫秒。错误率超过20%的,不纳入分析。每组实验数据的前两次数据,不纳入分析。计算不相容任务与相容任务反应时的平均数,再用不相容任务平均数的自然相对数减去相容任务平均数,所得的值即为内隐社会认知。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四、结果

(一)内隐社会认知的描述性统计。由表中可见,场认知方式的t值为3.08,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实验材料具有明显区分性。

表1 内隐社会认知的描述性统计

注:*表示P<0.05;**表示 P<0.01;***表示 P<0.001

(二)内隐社会认知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内隐社会认知性上,女性的平均分高于男性,但在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发现t值为0.96(p=0.34),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表2 内隐社会认知在性别上的分析

注:*表示P<0.05;**表示 P<0.01;***表示 P<0.001

(三)不同认知风格上内隐社会认知的差异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场依存型被试的内隐社会认知高于场独立型被试,且两种认知方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3 认知方式对内隐社会认知的差异

注:*表示P<0.05;**表示 P<0.01;***表示 P<0.001

五、讨论

内隐社会认知的性别差异:研究中发现,女性被试的内隐社会认知高于男性,但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该结论与前人结论基本相同。例如,徐大真和杨治良等人的研究中提出:“对于内隐社会认知,无论男女都有明显的性别偏好,并且不存在性别差异”。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从社会学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我们有被尊重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好听的名声、更多的权利、更高的成就和重要的地位。与男性相同,女性同样拥有佼佼不群的需求,同样有对权利的追逐。但由于女性因为生理差异、道德约束、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要求,使女性不得不隐藏其攻击性。因此,在内隐社会认知上,即女性也有较高的攻击认知,只是因为社会环境和道德约束等作用,并没有表现出来。

认知方式对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本研究中,场依存型被试在内隐社会认知上的评分大于场独立型被试,并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场依存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较高。该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例如:郭双(2017)研究探索了认知风格对内隐社会认知的关系及影响。其研究结果显示:“场独立型的内隐社会认知低于场依存型个体,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本的现象的原因为:场依存受场影响较大,个体更感受并接收到外界信息刺激,也就更容易被外界信息所干扰。反之,同等程度下,场独立个体更多依赖自身的线索判断客观事物,从而较少从外部获取信息,因此对外界的信息并不敏感。同时在接触到生活中的负面线索时,也较少会被外界信息干扰。场独立型被试对外界的线索表现不敏感,而场依存型被试对外界线索敏感的同时,则有较大的受暗示性。在生活中遇到同样的负性事件,场依存型个体接收快且更容易被影响,从而产生内隐社会认知。相反,场独立型个体,对外界事件相对没有那么敏感,并且受暗示性较低,所以场独立型被试的内隐社会认知较低。

六、结论

(1)在内隐社会认知上,男性和女性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2)场依存型认知方式的内隐社会认知水平高于场独立型认知方式的被试。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外界测验
外界诱惑大 让你转钱必有诈
云南画报(2022年4期)2022-05-05 06:00:26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趣味(语文)(2018年7期)2018-06-26 08:13:48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3:30:50
设计的外界包容性分析
人间(2015年20期)2016-01-04 12:47:20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4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性别差异
你知道吗?
少年科学(2014年10期)2014-11-14 07:38:17
关于性别差异研究的几个理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