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细胞性蓝痣多部位累及1例

2020-05-22 02:16吴丽霞曾德华林心语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子宫腔核分裂胞质

吴丽霞,曾德华,林心语,3,余英豪

患者女性,27岁,因经期延长5年,发现子宫颈肿物1个月入院。6年前婚检时发现子宫颈色黑,未诊治。5年前行剖宫产术,术后经期延长。盆腔MRI示子宫颈管增粗,子宫体及子宫颈可见团块状异常信号影,膀胱后上壁受累,伴盆壁多发淋巴结转移。专科检查:子宫颈紫黑色,表面尚光滑。宫腔镜示子宫颈管内膜凹凸不平,广泛呈紫蓝色,外观呈鱿鱼尾吸盘样,子宫腔前后壁僵硬,无法充分膨宫,前壁似整体凸向子宫腔,质脆。剖腹探查术中见子宫正常大小,表面见散在粘连带,右侧子宫角见一大小2.0 cm×3.0 cm柱状凸起,表面隐约见淡紫色,质地中等,右侧卵巢增大,表面见一大小2.0 cm×2.0 cm紫黑色肿物,表面光滑无粘连。膀胱反折腹膜、子宫下段、左侧盆壁及膀胱后壁可见紫黑色大小不一凸起肿物,范围15.0 cm×10.0 cm,表面光滑,质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图1);子宫直肠凹、双侧骶韧带两侧、直肠表面均可见散在咖啡色点状病灶及腹膜缺损。膀胱镜检示膀胱内壁无异常。

图1 术中见肿瘤累及膀胱以及膀胱反折腹膜

病理检查 眼观:(1)子宫腔内容物、左侧盆壁肿物及子宫颈前壁肿物均为灰黑色碎组织,质地中等。(2)膀胱表面肿物:灰黑色肿物1块,大小5.5 cm×4.0 cm×2.0 cm,切面灰黑色,质地中等,部分表面有包膜。镜检:子宫腔瘤组织主要位于黏膜下层及肌层内,呈束状、巢状排列,瘤细胞主要为胖梭形,少数呈上皮样,胞内含大量黑色素颗粒,细胞无明显异型性,细胞核规则,核分裂少见,无病理性核分裂象。瘤组织中无出血及坏死(图2)。膀胱表面肿物主要为上皮样的细胞,呈巢状、片状排列,胞质丰富、透亮,细胞核无异型(图3)。免疫表型:子宫腔瘤细胞HMB-45(图4)、Melan-A和SOX-10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1%,Cyclin D1(图5)、S-100、Caldesmon、SMA、α-inhiin、CD10、ER、PR、MyoD1、TFE-3均阴性;盆壁及膀胱表面肿瘤细胞HMB-45、Melan-A和S-100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1%。分子病理:子宫腔活检组织行分子病理检测未检出BRAF V600E基因突变位点。

②③④⑤

图2 子宫腔肿物瘤细胞胖梭形,呈束状、巢状排列,含大量黑色素颗粒,细胞核规则,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少见 图3 膀胱表面肿物瘤细胞多为上皮样,呈巢状、腺泡状排列,细胞胞质丰富、透亮,含有少量色素,细胞核无异型 图4 子宫腔瘤细胞HMB-45阳性,AEC法 图5 子宫腔瘤细胞Cyclin D1阴性,AEC法

病理诊断:(子宫腔+左侧盆壁+子宫颈前壁+膀胱表面肿物切除标本),细胞性蓝痣。

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B超示子宫颈增大,子宫颈及部分子宫体回声不均伴血供较丰富,子宮底上方、子宫与膀胱间低回声区,与膀胱分界欠清,考虑病灶残留。

讨论 细胞性蓝痣是蓝痣的一种特殊类型,于1949年首次由Allen[1]描述,是一种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的黑素瘤细胞肿瘤,病变生长较缓慢,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常见于20~50岁人群,女性略多于男性。主要好发于臀部和骶尾部,其次为头面部、肢体远端及躯干等,少数可发生于眼、子宫颈、阴道及乳腺等。细胞性蓝痣在妇科极为罕见,目前仅有少数个案报道[2-4],其中2例位于子宫肌层,1例位于子宫颈。

细胞性蓝痣镜下肿瘤细胞呈片状或汇合成巢状。肿瘤细胞多为上皮样细胞,胞质透明,但在某些区域呈短梭形,胞质嗜酸性。这两种类型的细胞胞质均含有黑色素。核膜无不规则或不规则性极小,染色质均匀分布,核仁不明显,无病理性核分裂象。瘤细胞HMB-45、S-100、Melan-A、MART-1等色素细胞肿瘤标志物阳性,Ki-67显示低增殖活性。本例子宫腔肿瘤镜下见肿瘤细胞呈短梭形及上皮样,呈束状、巢状排列,细胞核规则,无核分裂象,肿瘤组织中未见出血、坏死,免疫组化标记HMB-45、SOX-10及Melan-A,Cyclin D1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1%,诊断细胞性蓝痣。膀胱后壁、左侧盆壁及子宫颈前壁肿物,瘤细胞呈腺泡状或巢状排列,多为上皮样细胞,胞质透明,但在某些区域呈短梭形,胞质嗜酸性,均含有黑色素,细胞无异型。瘤细胞表达HMB-45、S-100、Melan-A,Cyclin D1阴性及极低的Ki-67增殖指数,符合细胞性蓝痣。肿瘤虽累及多部位,形态学也不完全一致,但细胞大小较一致、无异型,Ki-67增殖指数低,与文献报道的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较一致[4]。有数据显示,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诊断[5],BRAF V600E基因突变仅发生于恶性蓝痣[6],在非典型细胞性蓝痣和细胞性蓝痣中不存在。本例未检测到BRAF V600E基因突变。

发生于子宫的细胞性蓝痣极为罕见,特别是伴多部位累及,易误诊,结合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一般可明确诊断。(1)恶性黑色素瘤:其肿瘤细胞明显异型性,可见大的嗜酸性核仁,病理性核分裂象易见;Cyclin D1强阳性,Ki-67增殖指数较高。常可检测到BRAF V600E突变。(2)非典型细胞性蓝痣:肿瘤呈局灶性浸润,细胞多形性更明显,细胞核染色深,核仁突出,比细胞性蓝痣更易见核分裂象,但仍然每平方毫米<2个。(3)含明显含铁血黄素的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常发生于四肢。镜下由梭形或圆形细胞组成,呈席纹样排列,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含铁血黄素。免疫组化标记F13a阳性,铁染色阳性,HMB-45和Melan-A均阴性。

本例患者全身无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病灶,虽伴有多部位累及,但各部位肿瘤细胞表现温和,无异型,也有病例报道细胞性蓝痣可发生淋巴结累及[7],被认为是良性而非恶性行为。然而,在2篇眼眶恶性黑色素瘤报道中,1例恶性黑色素瘤周边伴发有细胞性蓝痣,另1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5年前有细胞性蓝痣病史,并且2例患者全身均无恶性黑色素瘤的原发病灶,推测恶性黑色素瘤可能是从细胞性蓝痣发展而来的[8-9],提示细胞性蓝痣可能是一个进展到黑色素瘤的进展性阶段,但是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是否与细胞性蓝痣有关罕见报道。因此,对于累及多部位的细胞性蓝痣,我们应密切监测其周围组织受累情况,并关注其生长情况,监测其可能恶性转化的迹象。

猜你喜欢
子宫腔核分裂胞质
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5例临床病理观察
左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细胞性纤维瘤1例
51例子宫平滑肌肿瘤病理诊断标准的探讨
Vav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超声在无临床症状子宫腔内病变筛选的临床价值分析
survivin胞内定位表达在胸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多细胞系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试验法的建立与应用
无水酒精对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分析
早孕试纸难以发现宫外孕
老年女性子宫腔积液采用规范方案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