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嘉佳
凌晨4点,海棠花未眠,你也心情苦闷,失眠到天亮;工作一天,强打鸡血,你只觉腰酸背痛,坐立难安;夜深人静,时钟滴答,你觉得痛苦不堪,却不敢向家人倾诉,你害怕自己生病了;疫情期间,年迈的父母生病,却不敢跟你说,只是因为怕添麻烦……生病会引起个体的羞耻感和恐慌,然后心情愈发压抑。致病机理纷繁复杂,但病耻感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在病患的内心深处,持续低自尊状态,内在的自我不够强大。
张国荣患抑郁症一年,没有去治疗,最后不堪重负自杀;韩国艺人崔雪莉在家中自杀……精神疾病患者因为内心埋藏着很深的病耻感,没有及时求助,最后被动放弃了生命,给挚爱他们的人留下遗憾。上海体育学院心理学教授贺岭峰认为,由于传统观念的偏见和对精神疾病缺乏系统认知,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心中或多或少存在着病耻感。
但普通人遇到一些精神、心理类困扰时,一般不会去寻求帮助。比如,老人生病怕麻烦年轻人,孩子发烧不敢告诉大人。再如微笑抑郁症患者,明明心情糟糕,却在同事、领导和家人面前装出阳光的样子,一个人独处时如坠深渊,特别痛苦,但又不想让自己的痛苦被别人知道。
病耻感的表现
心理上有三种状态会带来病耻感,影响就医。
第一种,感到无力或无能。觉得生病是一种没本事的状态:为什么别人都很健康,只有我生病?然后对生活感到绝望,不想把这件事情展示给别人。
第二种,自责感。生了病先谴责自己,认为自己对生病有责任,暗示自己命不好,遭了报应。
第三种,怕麻烦。在我们内心深处,始终住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夸奖,不希望被看穿脆弱,害怕不被别人喜欢。我们想去讨好别人,觉得自己还不够好。
病耻感多与社会的偏见有关,当事人对它或多或少地认同就会产生耻辱的心理烙印。而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无价值感和低自尊表现,是病耻感的真正根源。
首先,病耻感可能源于童年的一些特殊经历,比如抚养人或老师等的影响;其次是超我的内化,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最后是消极归因,有病耻感的人通常会把发生不好事情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
一个人长大以后遇到的很多心理困扰,基本上都能在7岁之前找到根源,尤其是3岁之前被抚养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一些情绪反应模式,会在成年后不断涌现出来。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切,不幸的童年经历却会长久地折磨一个人。孩提时代,我们弱小无助,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来自于生活当中的主要抚养人,学校里老师和同学的一些负面评价,会植根在我们脑海中。这些负面评价,在成年的某个时刻被唤醒,我们会陷入到很深的负面情绪状态中。
据调查,中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每受到一次表扬的同时,至少会遭受六次以上的批评。在批评声中长大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接受负面评价,这些负面的评价最后就变成了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即超我内化。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我”在我们的内心中形成自我监督机制。对自己过于严苛,我们就会经常自我谴责、自我打击,久而久之我们的生理能量就变得很弱,生病后,我们就更加弱小没有力量。即便如此,我们依旧不想让外界知道自己处于这样弱小的状态,因为我们希望得到肯定。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会形成一种不良的认知归因模式。
乐观的人失败了,会自我安慰一下,将其原因归于外在的偶发因素。而有病耻感的人却将失败的责任全部加给自己,且认为自己无力改变。所以,调整认知模式,跟自己好好相处,是消除病耻感最重要的内在力量。
跟疾病友好相处。生命的后半程每个人都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病,高血压、腰酸背痛、失眠、糖尿病、高尿酸、高血脂……带病生存是现代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古人平均寿命很短,而如今,随着我们的寿命增长,疾病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我们,我们应当感谢生命的增长,即使患病,也可以做到跟疾病共生共处。生病是在提醒我们,生活方式出了问题,要及时调整。
要对自己慈悲。在疾病面前,每个人都是渺小无力的。生病时,我们更需要被关心被爱护。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来关心爱护我们,我们也要自我关心和爱护。心理学有一个训练叫作蝴蝶拥抱,将双手交叉放在自己的锁骨和肩膀之间,像蝴蝶一样去振翅、去触摸,拥抱自己的身体。这个动作会触发大脑分泌催产素,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和平稳的情绪。
找到支持自己的人。生病了,我们可以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比如向领导请假休息,求助亲人、朋友帮忙买东西。求助源于信任,也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去做点激动人心的事情,让自己有成就感,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