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梦清
摘 要:作为小学阶段一项基础的学科课程小学数学而言,基于深度教学的背景下才能促进学生智慧和潜能的启发以及良好思维模式的锻炼。课堂环境下小学数学深度教学开展过程中,优秀资源设计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能够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起到一定优化和改善的积极作用,进而确保教师所开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能够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充分满足,确保学生个性化发展得到有效实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资源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7-0063-01
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内容时往往使用的是灌输式的知识教学模式,对学生应试能力以及成绩方面的培养过于重视,因而造就了学生虽然能够切实掌握数学知识的概念理论内容,而对学生的理解效果则不能给予确切保证。而对知识的运用也不知如何下手,导致课堂氛围形成一种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轨的现象,对学生数学素养方面的培养以及学生思维的开发拓展等都起不到良好的作用,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教师教学模式的积极不断创新是尤为重要的。
1.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资源设计要点
(1)全面拓展知识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资源设计的良好开展能够突破传统知识教学的束缚力,进而在教学中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深度设计能为学生创造促使其深入思考的有利条件。因此深度教学资源设置应对全面拓展知识加强高度重视,基于学生知识面不断拓展的基础上,确保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进而通过数学学习开拓视野拓展思维。
(2)递进性思维
在深度教学资源设计开展的具体环节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最为重要的目标,而递进性思维培养原则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和深入开发都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深度教学资源设计环节应对此项思维培养原则加以注重,确保教师教学的顺利开展,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教师问题的设计应基于层层递进的形式基础上来进行,确保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循序渐进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能力不断提升。
(3)顺利交流
在课堂教学开展环节中包含两大主体即教师和学生,而基于师生之间良好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才能促使教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情况进行切实了解,进而确保自身开展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具针对性并与学生的认知相符,不仅能够促使良好師生关系的形成,同时也能对学生学习心得交流的良好习惯进行切实有效的培养,能够极大程度帮助学生取长补短,对自身学习的方式方法进行优化改善,促使教学质量和学习水平不断提升。
2.基于课堂环境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资源设计
(1)对全资源教学法借助并利用、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资源设计环节效果十分显著的方式就是全资源方法的建立,也就是说在小学数学教学时应实现整个小学阶段各学科知识的整合,从不同课程资源中将内在的关联点进行搜索,将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综合学科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实现学生视野的开拓和知识体系的丰富,促使学生创新合理的学科观念得以良好形成。对于数学学习而言,逻辑性较强,其他课程资源看似并不与其存在过多关联,但对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有重要帮助,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能够得以调动,进而迸发强烈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讲解关于“角”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小学语文中“惊弓之鸟”的内容引入,比如,大雁飞行的一、人字形组合状态,通过大雁不同的飞翔状态引导学生对数学角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同时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也起到了一定培养,实现学生知识的学以致用和实践能力的进步发展。
(2)基于教学活动设计、引发学生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的实现主要在于教师,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应确保层次感和递进性,如此才能对学生循序渐进的知识探究和不断挖掘进行启发和引导,巩固学生知识的认知、实现学生所学知识的内化吸收。
例如,教师在讲解“乘法”的知识时,可以根据集会情境开展两项小组活动,第一项为计算参加集会的总人数,活动设计的方式主要是:一是将15x7的乘法表达式设置好;二是分析结果。第二项为打破集会桌数,具体步骤为:一是应将7x7+8x7的表达式设置好;二是分析计算结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第一项活动小组学生对7x6的表达式进行利用进而分析结果和因数之间的联系;而基于第一项活动小组基础上引导第二项活动小组学生变换表达式。相互关联且具有层次性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探究性,进而促使其知识的认知理解和掌握能力不断提升。
(3)对教学工具进行合理使用
数学知识逻辑性较为复杂,而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解说等很难实现学生充分全面的理解,而教学工具的应用能够将知识化繁为简并直观的呈现给学生,确保学生能够进行轻松的学习,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例如,“图形拼组”知识讲解时,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则是极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在课前围绕教材内容设计动态视频,在讲解知识时,用视频来展现图形拼组的移动、转换、变化等具体步骤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是教师说教和板书书写无法比拟的,其能够为学生生动形象知识的学习和深入认知给予帮助,实现深度教学资源设计有效性的全面发挥。
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环节应重视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有效活动的创设。基于全面且具有探索性教学资源加以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才能保障学生对知识的内在逻辑进行充分且全面的理解,帮助其能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切实地掌握,为学生数学思维以及学科素养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张炳胜.课堂环境下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68
[2]张士斌.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