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
摘要:地理是一门自然和人文兼具的综合性学科,对学生而言,地理是熟悉的“陌生人”,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的身影,只是学生没有进行系统的地理知识学习罢了。而高中地理作为学习学习地理知识的集大成阶段,注重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地理兴趣以及促进其地理综合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地理;优化课堂;信息技术;情境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一定学科素养成为教育共识,而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主要渠道,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但就目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而言,仍存在一系列的不良问题,如: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多的则是采用以学科为本、知识为本的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方式,致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其地理学习积极性普遍低落,甚至丧失兴趣。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显然已成为每个教师都应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基于此,笔者将从“创设合理情境、运用信息技术、完善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如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一、创设合理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以来一种新颖且高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最为喜爱的一種教学方法,其最为显著的功能就在于它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及教学内容而创造出一种富有情绪色彩且趣味横生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而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来看,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其中,既能够有效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更为重要的是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解决与分析地理问题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情景教学法展开教学,要将学生心理和学科内涵巧妙融合在一起,通过问题情境的梯度设计来帮助学生深化对地理概念和过程的认识,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但需要注意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切身感受到学习和探究地理知识的重要意义与所带的种种乐趣,进而有效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与目标。
二、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对于地理学科更是如此,众所周知,略显复杂的地图知识和自然现象是学生地理学习的“心头病”,而信息技术以其视听结合的独特优势成为师生共同青睐的对象,不仅能够将复杂且抽象的地理知识更为直观、生动、形象地加以呈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其学习动力,而且也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帮助其突破重难点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可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是十分有必要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作为课堂教学辅助工具,利用其优势作用,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以给予学生视觉上一定冲击力,激发其内心强烈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其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并取得最大化、最优化的学习收益,进而有效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知识,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高效且实效。
三、完善教学评价
众所周知,评价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出,高效且实效的教学评价方法,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以及形成坚定的学习意志,而且也能够有效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而分层教学法是伴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而应运而生的,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而且也能够有效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从评价中获得极强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一些重要的地理知识外,也要着重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要善于采用分层评价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以让学生从评价中能够切身感受到教师亲切感以及形成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地理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除此之外,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以自评、小组互评的方式展开自主性评价,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从相互评价中深刻认识到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并自主性地加以完善。
综上所述,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的基本职责和义务。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的能力,以课程改革作为理论指导和思想武器,创新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地理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芸.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刍探[J].成才之路,2019 (16):92.
[2]原建兵.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探析[J].亚太教育,2019 (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