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教化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20-05-21 02:49蒲创国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化儒家思想受教育者

蒲创国

[摘  要]儒家教化实质上是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基因相通,价值理念相通,历史渊源相承。儒家教化中的“教”“化”并重、“系统理论”与“核心价值”交融、“官”“民”结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大众化的统一,政府主导和社会教育的统一。

[关键词]儒家教化  思想政治教育

儒家教化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1]通过分析儒家教化的含义及其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可以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启发。

儒家教化实质上是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有泛指和特指的区别。思想政治教育泛指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特指无产阶级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2]因此,中国古代当然也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儒家教化就起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教化的最早出处已很难考证,但至少在汉代,教化一词已经开始被广泛使用。《诗经·毛诗序》有言: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是讲诗歌能够起到影响民众、教育民众的作用,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后来桓宽的《盐铁论·授时》也有:是以王者设庠序,明教化,以防道其民。这里是说古代统治者设立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化民众,以引导民众向善,防止民众犯上作乱。此后,教化一词的使用基本是围绕着教育和引导民众而展开的。其目的就是向民众传播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思想,并以此引导民众的行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我们可以将教化理解为:统治者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将特定的知识、理念传达给社会大众,社会大众将这些知识和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使整个社会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统治者的要求。可见,儒家教化是通过对民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民众的思想行为符合统治阶级的要求,在实质上是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儒家教化与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有着相通之处。

儒家教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通之处

1.文化基因相同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和儒家教化在内容上具有本质的不同,但却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儒家教化所传播的,是在吸收了其他各家思想长处的基础上形成的儒家思想,这种思想是当时中华文化的集中反映。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则是在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非常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非常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儒家教化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共同的文化基因。

2.价值理念相通

儒家教化讲求德治,强调道德表率的作用。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自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之后,德治就成为一种传统。尽管有个别统治者会违背德治,但无论是官方表述还是社会舆论,都强调治国要以德为先。德治的传统一直影响到现在。在当代,我们同样强调以德治国。江泽民同志指出,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3]这就是要做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德治就成为连接儒家教化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桥梁。

3.历史渊源相承

儒家教化实质上是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家教化一脉相承。儒家教化的一些特征,如重视道德感召、强调自我修养、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等教育理念、途径、方法等,在经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之后,已经融入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使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儒家教化中还有许多有待发掘的资源,同样可以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这都基于二者在历史发展上的一脉相承,或者說,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家教化的这种渊源,为其从儒家教化思想中汲取经验提供了便利。正是由于儒家教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这些相通之处,因而汲取儒家教化思想的精华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4]儒家教化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对此,我们也需要对其进行积极整理和总结,探寻其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儒家教化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教”“化”并重: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对于教化一词,《说文》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化,教行也。段玉裁注: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这里的“教”,可以理解为统治阶级通过教育来传播其意识形态以影响民众的行为。化,可以理解为民众接受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用于行动。这里的化,并不是完全被动接受,还指民众通过自我进修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符合统治阶级的要求。可见,“教”是为了“化”,“化”有赖于“教”。这种“教”“化”并重的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就是要实现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统一。对教育者来说,“教”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教”的效果,即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和践行程度。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给人的印象是灌输、说教、死板,不能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很难起到教育效果,关键在于我们往往把受教育者当成了单纯的教育客体,忽视了受教育者也是人,在教育活动中也处于主体的地位,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改善。对教育者来说,要坚定自己的主导地位,同时要注意针对受教育者的实际,选择适合于受教育者的内容,获得受教育者的认同,提高受教育者的参与程度,让受教育者认识到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对受教育者来讲,既要积极接受新知识新理念,也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这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才会形成良性互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也就是习总书记所说的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2.“系统理论”与“核心价值”交融:理论性与大众化的统一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不同思想家的思想又各不相同,有些甚至与统治阶级的利益相冲突。因此,历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儒家思想的系统化和明确化,一方面支持儒者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积极从事“制礼作乐”、编撰文献等工作,以统一全国的思想。这些工作,都是由具有专门知识的儒者来进行的。这样,儒家思想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以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统治。然而,统治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普通民众去系统学习儒家思想。因此,必须化繁为简,总结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这个核心价值,既要反映儒家思想的要义,又要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还要符合普通民众的认知。对此有突出贡献的是董仲舒。他将儒家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只是告诉民众应该怎么去做,“五常”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尽管有一定的理论性,但也是契合于个人的日常感受,因而很容易被民众接受。宋明理学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也是同样的道理。通过统治阶级的长期的教化宣传,“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等儒家的纲常伦理要求已经内化于大众的思想,影响了民众的行为选择,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

从庞大的理论体系中总结出核心价值,给民众以明确的行为指引,这是儒家教化给我们的又一启示。马克思主义有着严密而庞大的理论体系和博大精深的内容。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同时,马克思主义还需要实现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只有被更多人所掌握,才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然而,我们又不能要求每个人都熟知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只有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概括,又是容易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和践行的行动指南。这样,就做到了理论性与大众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全面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是要求人们在思想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行为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官”“民”结合:政府主导和社会教育的统一

自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統思想以来,封建社会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教化体系。一方面是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宣化系统。官方教化组织形式也多种多样,最基本的教化组织是各级官僚系统,官员是百姓的父母官,负有教化地方百姓的职责。汉武帝就曾告诫臣下:公卿大夫,所使总方略,壹统类,广教化,美风俗也(《汉书·武帝纪》元朔元年诏)。还有就是建立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学校,中央设有太学,各府县都设有相应的学校,配有学官。统治者希望通过这些官方的自上而下的教育宣化,敦促民众自觉遵行礼法,顺从封建统治秩序。另一方面在官方的引导之下,民间也形成了自觉传播儒家思想的风气。例如民间的教育机构私塾、乡学,私人举办的书院,都以传播儒家思想为己任。作为基层单位的宗族,也通过乡规民约等方式来传播儒家思想。另外,大量的民间故事、曲艺、戏曲等艺术也在传播儒家思想。官方教化与民间教化互相结合,互为补充,是儒家教化的一大特色。

以政府教育为主导,充分调动各种社会教育因素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儒家教化给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启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由党和政府直接进行的。一是通过在学校开设有关思想政治课程及在其他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内容来达到教育目的;二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宣传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各级党组织也承担了很大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些构成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网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从教育受众、教育时间,还是教育内容来看,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要充分总结儒家教化经验,在政府主导之下发动社会力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官方教育和社会教育相配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形成立体教育网络,使人们时刻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结  语

儒家教化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教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相通之处,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儒家教化思想,可以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丰富和发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4年9月24日。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

[4]习近平:《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新华网,2014年10月13日。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陕西咸阳

猜你喜欢
教化儒家思想受教育者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儒家思想与书法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古希腊悲剧的教化旨归探析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略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