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符号学视阈下白鹭村王太夫人祠装饰艺术的女性特征分析

2020-05-21 13:45王志强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门楼宗祠祠堂

王志强

(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

宗祠是客家民系重要的生活与精神活动场所,是维系散落在全国各地同姓氏宗亲的关系纽带。正如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所强调的场所精神一般,宗祠寄托着客家各宗族的兴衰与荣誉,是祖先与神灵的符号象征。赣南作为客家摇篮是客家民系主要的聚集和中转地,拥有900 余万人口,而现存具有百年之史的祠堂近六百余所,形成“族必有祠”的社会现象。 其中,白鹭村王太夫人祠是赣南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女性宗祠,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和建筑形态价值。 乌丙安先生亦指出作为“文化空间”概念的乡村宗祠是需要潜心研究和保护的[1]。因此,在符号学视阈下,王太夫人祠的建筑装饰艺术将进一步呈现在社会视野当中,为大众理解和把握宗祠的精神内涵提供新途径。

一、白鹭村王太夫人祠及装饰艺术概述

王太夫人祠坐落在赣县北隅的白鹭村,为供奉清太学生、布政司理问钟愈昌副室(亦为嘉兴知府钟崇俨之生母),于清道光四年(1824) 兴建,是旧社会客家地区乃至全国都罕见的女性祠堂[2]。 在男权盛行的清代社会,王太夫人祠的出现既意味着一种对制度强权和宗法观念的挑战,也展现出它自身的地位和宗族威望。 从查阅史料可知, 王太夫人(1750—1822)生前在白鹭村一带扶贫济弱,并设置义仓、义学来大行善事,而逝后则“母凭子贵”由当朝诰封为太恭人,诰赠太淑人、太夫人。现存白鹭村钟氏所修的族谱中, 为客家女性作传的仅有《王太夫人传》一篇,由此可见王太夫人在白鹭村钟氏家族中的所受推崇和尊敬[3]。因而,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王太夫人祠是客家人推崇功德精神的又一个家园, 而王夫人也成了客家女性行为准则的最高范式。 同时,《王太夫人传》的撰写与载入族谱也印证陈瑛珣博士所说, 客家女性的种种史料与传说,深刻地体现出客家人对客家女性的期待与价值判断标准[4]。

宗祠作为祭祀和议事的中心,占据着村落范畴中核心的地理位置,并集全村财力、物力及人力修建而成,是一个宗族在当地权利与声望的象征。 换句话说,宗祠在建筑形制与装饰上要比同村的其他房屋更为考究和精致,成为各村落地标性建筑。 从建筑形制和装饰工艺上来看,王太夫人祠也颇具赣南地区客家宗祠的恢宏与华丽, 与同村的恢烈公祠、 太守敬公祠及世昌堂等组成了白鹭村古朴、典雅的客家宗祠场域。王太夫人祠为两进三厅五开间的牌坊式祠堂,其天井宽大,分上下两层,一进楼面低于二进楼面,绕天井形成回形楼廊,整体简洁典雅。在建筑材料上,祠堂以青砖砌筑为主,为防潮和坚固,距地面一米上下的空斗墙体均采用单丁斗式的砖砌方式, 以上则采用二斗一眠的砌筑方式;同时,为防人与牲口碰撞,墙体阳角多用1 至2 米的长条麻石做护角,既耐用又美观。 赣南地区虽然盛产木材,但祠堂内所用木结构部件不多,用料较节省,对梁枋及构件的加工也略显简朴[5]。门楼的八字墙处是王太夫人祠装饰较为精致的地方,门楼上方及左右灰塑的麒麟、鳌鱼、凤凰、蝙蝠等各类造型栩栩如生,平塑的万字纹样、如意纹样等层次分明,富有寓意。 整体而言,王太夫人祠的建筑装饰风格具有明清时期徽派建筑的特征, 如灰白色的外观、高耸的马头墙、象征官宦地位的八字门楼等。

宗祠作为中国宗族文化最重要的象征符号,是百姓对各自宗族群体性记忆和精神依托的符码场所。 意大利符号学家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所说,建筑是一种表达含义的符号媒介,这种符号系统是建立在社会约定俗成基础之上的,既包含了建筑功能和形式的符码联系,又体现了建筑意义的约定概念[6]。 王太夫人祠作为中国宗祠历史上罕见的客家女性宗祠,寄托着白鹭村客家人对其的推崇和传续,也毫无疑问是集聚建筑、图像及民俗等多重符号系统于一体的象征对象。

二、 白鹭村王太夫人祠的装饰图像符号元素

在影像技术日益发达的当下,作为冷媒介的图像及其读图行为已经包围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了视觉感官的思维对象。早在19 世纪初,美国学者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认为,现实社会中的图像就是符号的一种方式, 以图像的形式出现,并具有一定的符号意义[7]。 建筑作为图像化形态的存在,是当代视觉文化传播方式的转向和趋势,而建筑装饰更是其图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意义。法国学者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其1964 年完成的《图像的修辞》中,针对影像广告而提出了著名的图像符号三重解读法则,即语言学信息、图像外延和图像内涵[8]。这为建筑装饰,尤其是传统建筑装饰图像符号的解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当然,与广告图像不同的是,作为符号锚定功能的语言学信息在建筑装饰中为数不多,主要以图像元素为外延阐释对象。

王太夫人祠的装饰图像符号元素整体数量繁多,分类各异。从祠堂建筑的结构来看,王太夫人祠装饰主要划分为建筑外立面和建筑内部两大部分图像符号元素。 其中,建筑外立面的装饰元素主要分布在八字门楼、门窗及屋檐等装饰部位;建筑内部则主要分布在梁枋、围栏及窗花等结构。 门楼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结构,明代学者计成在其《园冶》中所说,“门上起楼,象城堞有楼以壮观也,无楼亦呼之”[9],也印证民间谚语“三分造宅, 七分建门”的说法。在王太夫人祠八字门楼装饰上,图像符号元素层次分明、 寓意生动, 显得十分雅致、考究,主要包含麒麟、葫芦、卷叶纹等动植物几何纹样及字符纹样(亦可称为语言学信息元素)。 同时,根据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图像符号三重解读法,外延层元素的第一层解读是根据图像基本元素进行分析,并得出各图像符号元素的第一层一般意义。王太夫人祠八字门楼装饰中的植物图像符号元素主要包括忍冬草、卷草纹、草龙纹、兰花、葫芦、蕉叶等,这些植物纹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约定成俗的几种纹饰,具有四季常青、生命不息等寓意。 而葫芦与蕉叶除了具有其他植物纹样的吉祥寓意之外, 还分别代表道家的铁拐李与汉钟离等两位神仙, 寓意宗教信仰和法力庇护之意,具体如表1 所示。

图像作为图像符号存在的基础,具有它自身的本体构造因素。 尤其在视觉视野下,图像是一种带有质的相似性的符码结构,它模仿、重复甚至再造了事物的某些特征,比如形状、比例、颜色、肌理等等[10]。 因而,在结合宗祠结构划分的前提下,从图像本体上来看,王太夫人祠装饰的图像符号元素划分将更为紧凑和详细,主要包括色彩、造型及大小,如祠堂建筑内外门窗装饰的图像符号元素。 在色彩上,建筑外立面门窗装饰主要以灰白、深灰及褐红色为主,而造型装饰元素则包含中国传统的几何纹样、字符纹样如格子纹样、寿福纹样;相对而言,祠堂内部门窗的装饰元素要比外部门窗丰富很多,在色彩上也更生动,主要有深红、褐红、黑色等基本色彩;在装饰的造型上,内部门窗则囊括几何纹样、植物纹样和字符纹样等图像符号元素,其中几何纹样主要包括如意纹、方胜纹、套方纹、步步锦纹等。

在图像本体的符号外延层上,王太夫人祠内外门窗的装饰图像符号元素可以从色彩与造型上进行一般意义描述(意指阐释),为解读图像符号的第三层意义(内涵)提供符号所指对象。在祠堂外部门窗的色彩元素上,灰白、深灰及褐红色是徽派建筑外形的色彩特征,具有素雅、古朴及安宁的象征性;而室内门窗的深红、褐红、黑色等色彩元素更多体现出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即喜庆、庄严及天人合一。在造型元素上,祠堂外部门窗几何纹样、字符纹样的装饰元素与内部门窗的装饰元素都象征着祈福、庇护之意,不同的是内部门窗装饰更为精致。同时,王太夫人祠的外部门窗,其尺寸均偏小,尤其是窗户。 狭小的窗户在传统社会里,一方面是出于安全和隐私考虑,另一方面则寓意暗室生财。

表1 王太夫人祠八字门楼装饰的图像符号元素分析

三、 白鹭村王太夫人祠的装饰图像符号内涵

符号学视野下,王太夫人祠的装饰内涵需要从图像符号对象出发,结合整体的建筑装饰形态和历史文化语境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符号祠堂内涵的符号意义。 正如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的图像符号三重解读法所示,图像符号内涵的提出在逻辑上并不是简单的叠加或关系递进,而是在前二重解读的基础之上,以前面的二重图像符号意义为新的符号能指,再结合Ⅱ级所指而产生图像符号Ⅲ意指即图像的内涵[8]。在王太夫人祠的整个装饰体系中,八字门楼作为祠堂建筑体装饰的主要部分,是其图像符号内涵解读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整个祠堂建筑装饰的内涵导向。

王太夫人祠的八字门楼装饰图像符号内涵(Ⅲ级意指),是在前期③意指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筑祠堂具体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地方志、族谱及民间流传等结合Ⅱ级所指来层层推理。 如前所述,八字门楼的装饰图像符号③意指(即Ⅰ级能指)内容呈现在三个主题方面,首先是蕴含着中国传统的祈福与庇护观, 其次是彰显出祠堂女性身份特征,最后是祠堂建筑的传统式风格与深厚的历史。相对于③意指(即Ⅰ级能指)的祠堂女性身份特征而言,Ⅱ级所指将依据祠堂历史背景、地方志及族谱等深层次材料锚定以下范畴:在地理上,白鹭村属于赣南山区,偏僻且经济不发达;在历史背景上,王夫人于清道光二年(1822)去世,并被当朝册封,其生前在当地建义仓、兴义学等大行善事,进而在村民集体倡议下,为其于1824 年兴建了祠堂。 另外,在典故和族谱传记上,由湖南辰州府知府、钟氏后裔钟音鸿撰写的《王太夫人传》所记“太夫人王氏……性仁慈,识大义, 凡族中贫乏者, 量为周恤, 岁以为常”[11]。 因此, 八字门楼装饰图像符号在Ⅱ级所指范畴下,结合图像符号的③意指(即Ⅰ级能指),可勾勒出Ⅲ级意指关于祠堂“女性”特征的意义描述,即贫困的白鹭村客家钟氏族人集聚能力于一起,通过祠堂富有意味的装饰来传递对王太夫人这位具有虔诚信仰、 身份显赫、 德高望重的女性长辈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同时,深层次看来,王太夫人逐渐成了客家女性道德与精神追寻的范式, 而祠堂本身也就成了钟氏宗族精神的寄托场所。 王太夫人祠八字门楼装饰的图像符号内涵(Ⅲ级意指)分析,具体如表2 所示。

同时, 从祠堂门楼装饰形态的图像空间来看,王太夫人祠的八字门楼装饰图像与白鹭村其他公祠相比,在女性图像元素装饰下显然更具“女性”特征。 如坐落于白鹭村西侧的恢烈公祠,在其门楼装饰图像所呈现的性别特征与王太夫人祠形成较为鲜明的差异。 恢烈公祠为钟愈昌为其三子所建,分前中后三栋联体而成。公祠门楼均采用的是较为简练、刚硬的字匾门楼装饰,其前栋门楼装饰字匾的字符信息为“太守敬公祠”,而王太夫人祠门楼的门楣上装饰着由其孙湖北黄梅县知县钟谷所题的“王太夫人祠”字符。在语言学信息的字符锚定功能上,“王太夫人祠”显而易见的作为第一层“女性”意指提供传达,并定下了整个建筑的性格基调。 在装饰元素上,恢烈公祠的字匾门楼多以简单植物图案装饰,而在“王太夫人祠”字符的四周装饰大面积的素灰色万字纹(“卍”字形)纹饰。“卍”字形纹饰作为一个古老的装饰符号,除了表示传统的吉祥、圆满之外,在各民族各信仰中还具有生殖崇拜、生育及女性等寓意,如在藏族及苗族的女性服饰上盛行装饰“卍”字形纹饰。 特别是贵州清水江一带,苗族的姑娘出嫁, 必穿绣“卍”字图案的衣服, 表示像水车一样旋转不息, 滋润禾苗, 寓意生活幸福[12]。与恢烈公祠相比较, 在王太夫人祠八字门楼的整体装饰上,兰花、卷草纹、如意纹、莲花柱等装饰符号均有“女性”象征的暗喻性。 诚如被誉为“白鹭通”的孙思勇所说,祠堂的八字门楼虽然高大,但整体还是给人以女性优雅的感觉。

表2 王太夫人祠八字门楼装饰的图像符号内涵分析

四、结 论

白鹭村王太夫人祠作为赣南地区乃至全国现存保留完整、罕见的女性宗祠,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从图像符号学视角,对王太夫人祠装饰艺术本体分析,通过外延层与内涵层的方法来思考它的性别特征而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积极开展客家宗祠文化的多元研究,梳理其发展规律和内在精神,对助力赣南乡村文化与经济的兴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门楼宗祠祠堂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太谷明清民居门楼类型特征浅析
梁家祠堂史话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前门楼子九丈九
慷慨宗祠祭先贤
乐东古门楼
祠堂,华夏山水间的独特风景
福建古田杉洋宗祠遗产调查记
清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