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雁北
(江苏职业技术联合学院无锡机电分院,江苏无锡 214028)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1]它包括道德认同、语言认同、宗教认同、价值观认同、艺术认同、习俗认同等。“文化认同是民族构成的一个重要要素,是民族存在的前提……。”[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经久性价值。它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3月26日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而实现这一使命必须从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开始。在此背景下,极需提高社会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人民有信仰,民族才能有希望,国家才能有力量。
2.职业教育中人文教育缺失,部分高职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近现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及工具理性的急剧扩张,数字化、定量化、功利化、最优化、实用化、工具化、技术化的衡量标准使人文主义渐趋弱势[3]。一些职业学校对技术、技能教育的过分强调,加深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疏离和隔绝,导致了职业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五年一贯制高职生多为中考失利的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较薄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信心较差,社会公德意识较淡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对民族优秀文化、优良传统知之甚少,易受网络影响,其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还正在形成中,与大学生相比,他们会更早地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造成“三观”的错位、缺失,会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通过对高职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培育提升高职生的人文素养,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途径很多,但正如叶澜在《教育理论》中指出:“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教育活动,因此也是可控性最强的。”[4]而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在培养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提升人文素养方面具备其他实践活动与课程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把“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民族优秀文化自觉学习、认真鉴赏、积极践行,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情感”作为学习目标[5]。可见,以语文教学培育高职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但从“文化认同”的角度研究高职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的相关研究还很少,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为例,一年级到三年级共6册151篇课文,其中古文篇目41篇,占总篇目的27%,从数量上看传统文化比重不大。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价值导向、历史因素、专业设置等因素削弱了个体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如果过度地从政治与社会意识的角度解读文化,那难免会让传统文化陷于非常尴尬的境地。”[6]因此,教师应通过语文教学,以文化的角度解读文本,淡化传统文化在封建社会进程中被染上的政治色彩,还原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从而产生文化认同。
1.重组建构:建设校本化特色语文第一课堂
实现民族文化认同有多种途径,如课堂学习与课下活动相结合,营造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等等,但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人文课程和活动很难实现,文化氛围也非一朝一夕可以营造,因而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较为直接、有效的方式。
教师首先要对现有语文教材进行重组建构,开发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语文校本课程,通过对现有教学资源的再开发利用,将语文教材的内容整合、重组、重新解读,提炼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或要素,制定出以专题探究为教学方式的校本教材。继而制定校本化课程教学大纲、实施方案、教学计划、校本学材等,以此探索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融入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路径。
促进学生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是一个从了解、认识、到内化、认同、融入的动态过程。教师当遵循课程改革规律和五年制高职学生自身特点,从课程重组、设计、教学实践活动的整体设计为切入点,通过语文教学逐步提高高职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本文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为例,对一、二、三年级六册语文教材的课文篇目进行梳理,分别设置“家国情怀”“人格修养”“古典文学写作技法、汉字”“古代美学、生命哲学”“传统文化、民俗”五大专题,在原有篇目的基础上增加、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具体内容见表1)。
探究专题的设计打破了原有教材固有单元的划分,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线,将散落在原有教材中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概括、提炼为五大单元,分二十五个小类,每小类对应不同的课文,每篇课文的教授在原有知识点的基础上增加、强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从而加深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再理解。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时时监督、检测教学效果,并通过测验、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动态跟踪了解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度的变化,以此改进教学,促进课堂生成。
2.实践浸染: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第二课堂
表1 苏教版《语文》课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对照表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中每个教学单元都设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模块,因这个模块所设活动主题、活动形式等一些原因的限制,这部分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完成度不高,教学效果欠佳。教师可将这部分内容加以改进,运用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对本模块重新进行校本化教学设计,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地走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切实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依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模块设计课程既节省了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时间,又提高了语文活动的效益(本部分具体设计见表2)。
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增加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既强化了应用性语文的学习,如编写访谈对话录,撰写导游词,制作活动海报、简报,编拟活动方案等,又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同时,其团结协作、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在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基础上,教师也可以依托校园、社区、家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化实践活动。如:利用早自修、晚自修时间开展“晨咏暮诵”的古代经典文学作品朗读,利用校园“十八岁成人礼”了解中国古代成人仪式,利用家校通、家长会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利用社区加大活动的辐射面。
表2 苏教版《语文》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模块设计对照表
3.依托平台: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建设
教师可以从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出发,结合信息化手段,建设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库,丰富传统文化的学习资源。资源库的建设应以课本为原点,挖掘课文中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因素,将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相结合,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等多种资源的整合方式,丰富、建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学会利用教学资源、教材资料、网络信息、图书馆藏书、社区文化等多种资源来获取信息,以知识点微课、视频、文档、动画、图片等多种资源形式满足学生对创新性学习的需求。例如:编制古文经典读本;学生自制小视频解读古文知识点;开设学生网络共读直播,解读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搜集、整理、获取信息的能力,又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资源,实现了网络自主学习。
1.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精神,增强其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语文学科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包含着对人进行精神建构的功能,语文作为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在培养高职生人文精神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对“家国情怀”“人格修养”“传统文化民俗”“古典文学汉字”“古代生命哲学”五大探究专题的学习,其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得到了增强,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得以提升。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高职生很容易受到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被一些社会舆论所左右、裹挟,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加深高职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从而增加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2.让语文课活起来、亮起来,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教师应以教学设计为亮点,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制定校本化的课程实施方案,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
内容,促进学科发展和课程建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以提升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为教学目标,创设学习情境,在学生掌握原有语文知识点的基础上,增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多视角地理解课文,促进教学新的生成。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利用本地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开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的第二课堂,开展相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通过语文教学,为其他相关学科提供借鉴思路
教师通过开发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语文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在原有课文篇目的基础上增加、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同时,为其他基础学科提供借鉴思路,将语文实践活动辐射到英语、思政等相关基础学科。教师要为学生创建更为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从课堂理论教学逐步走向课下实践活动,“第一课堂”学习与第二兴趣课堂、选修课、学生社团多种形式相结合,使学生浸染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逐渐形成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