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广州 510240)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1],目前医学界对病因还没有明确的结论,通常表现为晨僵、手足腕踝颞颌关节等关节炎[2],关节畸形甚至功能丧失。多发于40~60岁的女性患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3],本文采用我院诊断的1000例患者的处方进行分析,统计处方的药物归类、使用频率及用药依据,判断处方的合理性。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诊断为RA的1000张处方,并按要求统计和分析处方,记录每种药物的使用次数、联用情况和不当用药经历,通过说明书、科学诊疗指南以及文献报道判断处方用药的合理性。
2.1 治疗RA的药物类别及各类药物使用频次,见表1。
表1 治疗RA的药物类别及各类药物使用频次
2.2 超说明书用药合理性:在我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1000张处方中,所开具的药物超出说明书使用范围均有权威指南推荐用药依据,见表2。
表2 超说明书用药依据
2.3 类风湿性关节炎用药组合
2.3.1 抗风湿类(DMARDs)药物使用,抗风湿类药物又称为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最常用的是甲氨蝶呤,口服或注射,剂量从小到大逐渐增加[4]。或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使用。
2.3.2 非甾类抗炎药与抗风湿类(DMARDs)药物联合使用,非甾类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药物,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各个阶段,常与抗风湿类药物合用,如双氯芬酸同甲氨蝶呤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同复方夏天无片联合[5]。
2.3.3 糖皮质激素与抗风湿类(DMARDs)药物联合使用,激素类药物不提倡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但在抗风湿类药物治疗无效及局部应用的情况下使用,应把握短期微量的用药原则,病情得到缓解立即停止激素用药,如甲氨蝶呤同醋酸泼尼松联合[6]。
2.3.4 植物药与抗风湿类(DMARDs)药物联合使用,植物药已有多种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具体作用原理有待继续研究,如来氟米特同雷公藤多苷联合[7]。
3.1 用药情况依据及对比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致病机理复杂,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具体致病机理医学界还没有统一意见,《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与治疗指南》[8]指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通常有抗风湿类、非甾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及植物药,推荐根据患者各自的情况采用药物联合使用方案。我院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1000张处方中无论是抗风湿类药物的单独使用还是同其他类治疗药物的联合使用均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与治疗指南》的要求。
非甾类抗炎药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较常见的药物,一类不含甾体的结构的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双氯芬钠、对乙酰氨基酚等。主要用于炎症免疫性疾病的对症治疗,能有效缓解肌肉、关节及炎症免疫性疾病的局部疼痛、肿胀等。具有抗炎、抗风湿、止痛、凝血、退热、抗凝血等作用,可广泛运用于关节痛、牙痛、急性痛风、外伤或手术后疼痛,无成瘾性和依赖性的特点,通常配合抗风湿类药物联合使用[9]。
糖皮质激素总的用药原则是短期微量,不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通常在以下情况中使用:①伴随类风湿血管炎;②重度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过渡治疗;③使用抗风湿类药物无效;④局部应用。我院治疗处方中涉及糖皮质激素药物均满足以上用药原则及应用场景。
植物药,目前已有多种植物药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作用机理还不明确,需要开展进一步实验研究。
生物制剂是一种新兴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靶向药,目前已有几种生物制剂面世,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有Infliximab(英夫利昔单抗)、Etanercept(依那西普)、Tocilizumab(妥珠单抗)、抗CD20单抗Rituximab(利妥昔单抗)。抗CD20单抗Rituximab(利妥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但由于价格较贵,患者难以负担以及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等原因在我院这1000张处方中未见。
3.2 超说明书用药依据:在我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1000张处方中所涉及的超说明书用药均有权威指南依据,用药合理。多种医学文献[10]认为甲氨蝶呤、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对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美国FDA也同意甲氨蝶呤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此次评价的治疗RA处方,针对医治RA的药物选用、联用都有理论根据和权威指南支持,涉及到的说明书外用方法都经过严谨科学的临床依据,辅助用药使用科学有临床依据,总体处方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