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西乐葆胶囊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效果分析

2020-05-21 10:24张振宁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510000
北方药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电针腰痛特异性

张振宁(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州 510000)

非特异性下腰痛占总下腰痛的85%以上,临床检测不到具体的组织结构病理改变且无明显诱因,以患者腰部疼痛不适,运动功能受限为主[1]。临床治疗该类疾病常用消炎止痛药,对患者肝肾功能具有一定损伤性,且临床疗效不佳,易复发。因此研究非特异性下腰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证实电针与小剂量西乐葆具有协同作用,合用可以降低大鼠机械痛阈,增强对大鼠胫骨癌痛的镇痛效果[2],本文旨在探讨电针联合西乐葆胶囊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1.9±14.2)岁;平均病程(24.76±3.55)周。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2.4±15.1)岁,平均病程(27.40±3.46)周。两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且患者及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实践指南相关诊断;②患者无肝肾及内分泌功能严重障碍,属祖国医学气滞血瘀型腰痛症范畴;③患者意识清楚,语言表达能力正常,无精神障碍[3]。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西乐葆胶囊(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J20140072,0.2 g/粒),2 次/d,100 mg/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电针治疗,选穴:双侧肾俞、大肠俞、腰夹脊穴、阿是穴、环跳,委中、承山、太溪[4]。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处常规消毒,腰部穴位向脊柱方向斜刺1.5~2寸,环跳穴深刺2~3寸,其余穴位常规针刺,以得气为度,腰部针刺对应毫针连接于G6805电针治疗仪,频率4~6 HZ,采用连续波,以肌肉节律性收缩为度,留针30 min,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①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分:无疼痛;3分以下:有轻微疼痛,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尚可忍受;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记录评分。②血清中p物质水平:治疗前及第2和第4个疗程结束后1 d,于室温(20℃~25℃)抽取清晨空腹肱静脉血4 mL,放于-20℃的低温冰箱中保存,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法)测定。

1.5 临床疗效诊断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局部无压痛;显效:疼痛明显缓解;有效:疼痛有所缓解;无效:疼痛症状无改善,局部压痛明显[5]。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前两组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比:在VAS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视觉模拟评分(±s,分)

表2 两组视觉模拟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P 30 31 6.45±0.76 6.58±1.02>0.05 3.46±0.33 1.92±0.24<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物质对比:在血清P物质方面,两组治疗前P物质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物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物质水平(±s,ng*L-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物质水平(±s,ng*L-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2周 4周对照组观察组P 30 31 71.59±7.42 73.18±7.53>0.05 57.52±6.64 47.37±6.82<0.05 35.37±4.02 25.68±2.59<0.05

3 讨论

临床常将腰肌劳损,肌纤维组织炎等检测不到具体的组织结构病理改变且腰部运动功能障碍归类为非特异性下腰痛。该类疾病常用消炎止痛药,常造成患者肝肾功能损伤,且临床疗效不佳,易复发。因此研究非特异性下腰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非特异性下腰痛属祖国医学“腰痛”“痹症”范畴,《丹溪心法·腰痛》记载:“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挫闪、有痰积。”本病病因病机分为外感内伤,外感湿热、肾虚精亏、跌破损伤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属于气滞血瘀型腰痛。针灸可疏通气血经络,燮里阴阳,电针能激活穴位周围的肌肉神经感受器,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腰部肌肉纤维主动收缩,修复腰部受损的神经纤维和肌肉。本研究在服用西乐葆胶囊的基础上,针刺双侧肾俞、大肠俞、腰夹脊穴、阿是穴、环跳,委中、承山、太溪穴,腰痛布局穴位连接电针。肾俞、大肠俞、委中、承山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其中肾俞、大肠腧为肾的背俞穴,二穴位于腰椎中部,能主治各个腰椎的病变。委中为四总穴位之一,取“腰背委中求”之意,环跳、承山为坐骨神经及其分支循行处,可有效缓解腰痛引起的坐骨神经牵扯性痛。太溪为足少阴肾经原穴,《黄帝内经》云:“腰者,肾之府也”,故腰部疾病可从肾论治,腰夹脊和阿是穴为常规腰痛局部取穴。通过以上穴位配伍可主治腰部各类疼痛病症。

本组研究以两组临床疗效和视觉模拟评分(VAS)为观察指标,观察电针联合西乐葆胶囊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有效克服针刺镇痛效果有限的缺点,为临床优化针刺镇痛效果,提高镇痛疗效提供临床数据。

P物质是一种氨基酸多肽,广泛地分布于神经系统和其他外周组织器官内,P物质及其受体与疼痛产生的机制有密切联系。P物质作为兴奋靶组织器官的神经递质,从初级感觉传入纤维终末释放,参与痛觉传递的多个过程[6]。其中P物质和NK-1R结合也可以介导痛觉产生,本组研究中,两组P物质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研究说明西乐葆胶囊和电针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电针联合西乐葆胶囊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在服用西乐葆胶囊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可提高临床对腰痛的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抑制血清P物质水平,提高患者痛阈可能是其临床机制之一,但是这种协同引起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电针腰痛特异性
不同电针参数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电针、穴位注射为主的综合疗法介入面神经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血清铁蛋白、IL-6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婴幼儿湿疹800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我为母亲治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