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冰、选址、凿洞、下网……在机械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还有人坚守着千年流传的人力与畜力配合的冰下捕鱼,他们就是『最后一个渔猎部落』。
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早在北宋时期,契丹贵族就开始在此冬捕、渔猎,此后,这一活动被同为游牧民族的金、元贵族所沿袭,逐渐成为一种民俗。
“勤劳的渔夫自晨曦间穿梭,在辽阔的冰面上唱起高亢激越的劳动号子,鳞光闪烁的渔网上,沉甸甸地缠绕着新年的希望,丰收的喜悦在湖面上聚集回转,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也能驱散……”自从听说了查干湖冬捕后,这样的画面就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三九严寒,大地冰封,带着对古老捕鱼方式的向往与好奇,我踏上了这片土地,赴一场冬捕的盛宴。
下网
早上5点,晨光在薄雾中氤氲,熹微可见。庞大的捕鱼队伍载着巨大的渔网和冰镩、爬犁等工具,驾着马车向茫茫冰湖的深处驶去。我租车紧跟马队,艰难地行进在覆盖着厚厚雪层的冰面上,车胎在冰雪上摩擦出“吱嘎吱嘎”的声响。我开始了胆战心惊的“冰上漂移”,尽可能追上马队的步伐。
马队在前一天侦测好的下网地点附近停下,我跟随渔工们的脚步,端着相机小心翼翼地在冰面上行进,一起探听这冰层下的秘密。经验丰富的渔把头是这支队伍的掌舵者,他再次观察冰层下的水流方向和鱼群动向后,用旗子标示出下网口。这面小小的旗子就是捕鱼的“号角”,分工明确的捕鱼队伍迅速行动起来。
下网口两侧,渔工们用冰镩每隔10米左右就凿开一个冰眼,300多个冰眼凿成后,渔把头带领渔工们将2000多米长的渔网通过凿开的冰洞穿杆、扭矛和走钩,在冰下拉伸成一个庞大的“包围圈”。巨大的渔网要在近千平方米的冰湖下完全撒开,人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借助马拉动绞盘的力量拖动渔网在冰下穿行。
天亮前至太阳初升是最冷的时段,我感觉至少有零下30多摄氏度度,拉绞盘的马身上的白霜越来越厚,连睫毛上都泛起了细碎的冰碴。听渔把头介绍,下网要持续4个小时左右,我实在扛不住严寒,缩回车内取暖。
收网
在温暖的车中一觉睡来,已是天光大亮,车窗外,天空一碧如洗,绵绵白雪装饰的查干湖粉装玉砌、皓然一色,在阳光下像一张巨大轻软的羊毛毯子。星星点点从“毯子”中偷偷“冒头”的冰面,像一块块通透的碧玉嵌在飞雪茫茫的大地上。
趁着冬捕队还未收网,我裹紧棉服,准备冲进雪地里“撒欢”。一探脚,雪居然直接没过了脚踝,松软得像踩在棉花糖上,整个心都甜了起来!上一次看到这么大的雪还是孩提时代。被大雪激发了全部热情的我开始在雪地里打滚,就在我玩得不亦乐乎时,一个雪球直奔我而来,我躲闪不及被打了个满脸开“花”,是对面素不相识但友善满满的游人,我立刻蹲下身准备“武器”,掷向对面的“敌人”,你来我往,空中雪花飞扬,地上笑语嫣嫣。
晌午时分,随着渔把头的一声“收网”,雪仗即刻停止。此时,绞盘被安置在出网口的正前方,四匹挂满冰霜的骏马开始绕着绞盘发力,渔网在钢丝的牵动下逐渐从出网口里露出。
刚刚露头的渔网上只有一些手指大小的冰虾,被移动的渔网“甩”在冰面上,瞬间冰冻。渔工们手持高压水枪冲击渔网,防止出网口被冰冻。突然,一位渔工大喊一声“来了!”只见渔网中出现了一条条泛着银光的大鱼,它们一跃而起,翻出冰眼,在空中腾跃出团团水雾,然后掉落在冰面上。
此时渔工们兵分两队,一队将鲜鱼从渔网上“解救”下来,堆在渔网两侧,一队继续收网并整理好出水的渔网。围观的游客纷纷走进渔网两侧的“鱼墙”,挑选和购买自己心仪的大鱼并拍照留念。
自然的馈赠
查干湖的渔网是特制的,捕获的鲜鱼大都在10斤以上。看着这些肥美硕大的鲜鱼,想到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盛赞它为“自然的馈赠”,我忍不住精心挑选了一条胖头鱼,出了冰场直奔饭店。
这条鱼用传统的东北大酱炖煮后,装在铁锅中上桌。揭开锅盖,鲜香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感觉味蕾都要炸裂了,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这胖头鱼虽然个大体肥,却肥而不腻。听说查干湖的魚不用饲料喂养,靠着湖中的草籽、小虫、虫卵、水草长大,带着自然赋予的鲜活气息,果然名不虚传。鲜美的鱼汤顺喉而下,浇醒了味蕾,也驱散了寒冷。
饭后,我坐在暖烘烘的东北大炕上发呆,阳光透过结满了冰花的窗户玻璃照进室内,光线被过滤得和煦怡人。沐浴着阳光,我微微眯起眼睛懒洋洋地看着窗外的冰雪世界,享受着难得的惬意与悠闲。
我不禁回想起那些马匹身上汗水凝成的冰珠,那些在寒风中整日作业的渔工们通红的脸膛。这份耗时耗力的冬捕背后,不仅是一份原始的生活方式,更是当地人世代相传的对天、地、湖、鱼的敬重,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在旅游业发达的今天,这种原始的渔猎文化成为许多人不远万里赶来观看的动力。查干湖的冬捕,也开始由当地人的劳动生产,变成了商业化的旅游项目。今天,这种原始的渔猎文化是否为了原始而“原始”,为了古老而“古老”?
刘明然,自由撰稿人。
(本文图片均由吉林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孙晓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