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其实挺“另类”

2020-05-20 15:07阿声
档案天地 2020年5期
关键词:古画真迹米芾

阿声

宋代米芾不仅是书法家,还是一位丹青高手,其艺术水平在当世和后世拥趸不少,送之雅号“米癫”。而世人只知其一,不解其人二三,米芾生前为搜罗历代名贴名画,费尽心机,甚至不惜偷窃、强取、骗夺,被人诟病“米老狡狯”,可以说是位有“污点”的另类大师。

米芾是个贼。据蔡绦《铁围山丛谈》记载,米芾在长沙任职时,曾向道林寺出借唐代书家沈传师《道林诗》观赏,越看越爱不释手,其中奥妙令其不禁慨叹道:“平淡中寓奇崛,有超世之真趣啊!”到了晚上,米芾竟然把《道林诗》偷到自己船上,连夜升帆奔逃。寺僧不得不告官,方才从米芾处追讨回寺。

米芾会造假。据说米芾临摹古画几可乱真,也由此骗取了别人的很多古书画。每每喜欢借别人的古画临摹,完事后,经常把自己所作的赝品归还,而把真迹留存。有一次,在涟水时,借人一副《嵩牛图》古画,临摹后又故技重施。没多久,人家因为画中疑点识破伪作,找上门来讨还真迹。米芾甚是尴尬,很不情愿地将真迹送还。

米芾还撒泼耍赖。米芾与蔡攸在船上观赏品鉴王衍的字画,米芾越看越喜欢,猛然间一把将字画卷起放入自己怀中,作势要往水里跳,蔡攸惊呼“你干什么?”米芾长叹一声说“唉,纵观我平生所收藏的,没有一幅能比得上这幅,我还有脸活在这世上干吗?”米芾大喊大叫,不得此书就去做个水鬼,那种故作寻死觅活的无赖劲儿,既可怜又可气,蔡攸无奈,只得忍痛赠与米芾。

最让人不可接受的是米芾焚画。米芾晚年皈依佛门,青灯黄卷之下学禅。米芾圆寂前烧毁了自己平生所藏古字画,又与秦始皇焚书坑儒何异?究竟烧了多少名家名作,今人已无从知晓,这无疑是对艺术的毁灭和艺术良知的泯灭。米芾坐化登天,还自诩“众香国中来,众香国中去”,自负自恋自私到极点,实是艺术的公敌和罪人。

任何时代,任何领域都要立规则讲原则。艺术家有缺点不算意外,米芾就其书画艺术造诣称呼大师,应该不逊色于同代人物,然而他那有点另类的节操,比如偷窃、造假,以及犯浑耍赖,时常被其徒子徒孙们捧出臭脚嗅嗅,大加夸赞一番,实在令人作呕。

偏执的米芾充其量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性格缺陷和品性污点,无论过去还是今天亦非良善,不值得任何夸奖。偷盗、造假是违法犯罪;造假和焚画,又是对艺术史是最大的犯罪,都是不可原谅的。从艺术规则,做人之道,社会规范以及法律多角度来考量,较之苏轼的通达明理,米芾是大节有亏的,所以苏东坡在《二王帖跋》诗中借以讥讽:“锦囊玉轴来无耻,桀然夺真疑圣智”。

遗憾的是,在我们周围,仍时不时地能看到一些“米芾现象”:剽窃抄袭,撒泼耍赖有之;华而不实,哗众取宠有之;沽名钓誉,强取豪夺有之。不论水平高低的艺术家都在忙着办展览,邀请一众评论家,媒体人为其站台、阿谀奉承一通。有的以低俗为乐事,以丑为荣,不论多么恶俗甚至無耻的艺术品,都堂而皇之登堂入室,借此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殊不知自己才是最愚昧荒唐的“丑角”。如若是名家更有好事者或者利益相关方,奉之圭臬,使尽浑身解数吹捧上天。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是在明确一个标准,在艺术之上还要有道义、有德行、有情怀。艺术家要有底线,做人更要有底线。无论做人还是艺术创作,或是艺术评判,都须在德和艺两大方面来予以考量。我们不能为尊者讳,不能因为是个所谓的大师,好官,名流,而网开一面,就放低艺术评判标准和价值导向,去给他打扮粉饰,是非不分,美丑不变。

艺术家的底线问题,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底线问题。艺术家是“家”,更应该是“人”!因为面对的是社会精英,更应该守规矩严要求,不乱点赞,才能让“人”的成色更足,让“大师”德艺双磬。

作者简介:董培升,河北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代表著作有《遥远的凝眸》《国风墨韵》《弄潮渤海》等,主要从事散文、评论创作。

猜你喜欢
古画真迹米芾
沿古画里的山水走一走
一张纸开悟“笨小孩”
用“心”写字
古画中的梅花
观古画
血泪史诗
古 画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
画错的牌局
在棺材里等死的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