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分析

2020-05-19 15:10普珍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闻

普珍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主体呈现出语言视觉化问题,提出了加强新闻写作表现效应,提升语言视觉化的可行性方案,创新开启文体表述方式,增强新闻内容的可读性,巧用修辞方法、增加语言灵活性,提升新闻内容的传播价值。

关键词:新闻;视觉化;修辞方法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加强了新闻内容的传播效应,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信息数据分享的网络平台。在此背景下,新闻内容的视觉化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新闻内容的文体表述形式、新闻内容的可阅读性等新闻写作问题,成为新闻语言表述性的竞争点。为此,新闻媒体应全面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新闻信息点击量。

一、新闻主体语言视觉化的问题分析

(一)文体格式固定

新闻内容写作格式呈现出单一化固定形式,给人们新闻阅读带来视觉疲劳感,严重影响新闻内容的传播效果。基于新闻信息局限于新媒体应用权限,导致新闻写作格式备受桎梏,难以获得创新『生发展,与传播环境渐行渐远,无法达成新闻内容的理想传播效应。

(二)内容欠缺可读性

视觉化新闻内容应具有两个优势:为读者提供深层次阅读内容,给读者提供良好的新闻信息获取过程;内容标新立异,不偏离写实内容,增加新闻内容的真实性。然而,实际新闻报道内容中,此两点优势未全面展现,导致新闻内容缺乏可阅读性,降低了读者的新闻信息获取体验,致使读者失去新闻阅读兴趣。

(三)语言表达灵活性不佳

写作的基本方式在于语言的表现力、语言使用的灵活性。在新闻视觉化写作中,对语言表现力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并且在表述事实主体过程中,要巧妙展示语言应用的灵活力,来提升新闻报道价值。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并未获得实质性遵从,导致新闻内容语言表述力不佳,无法清晰展现新闻信息的主体内容,难以塑造新闻事件全景。

二、新媒体背景下加强新闻写作表现力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文体表述格式

在新闻写作程序中,传统思想侧重于详实地叙述事件经过,全面呈现事件的具体内容,包括:发生时间、事件起因等因素,详实报道内容一方面限制了读者的信息联想力,降低了新闻报道的传播价值,另一方面陈述经过占据大量时间,极易造成读者对新闻传播“拖沓”的错误认知。因此,在实际新闻作品创作程序中,记者应采取创新表述方法,科学开启思维联想模式,激发读者对新闻内容的喜爱。

新闻作品创作期间,记者可采取连续报道形式,创新发展新闻文体表述过程,利用读者对新闻的好奇心,缩短读者与新闻之间的距离,让新闻媒体生活化。与此同时,记者应增强新闻语言的表述力,降低语言表达难度,给予读者新闻内容的思考空间,促进新闻与读者之间形成信息交流,以此来激发读者新闻阅读兴趣。

(二)增加内容可读性

新闻内容应充分利用动静结合的表述方式,增强新闻内容的表述能力,提升新闻信息内容的阅读性。动态事物具有较强的吸引能力,科学应用动态表述形式,来提升新闻信息关注率,有利于增强民众对新闻信息获取的兴趣。在实际新闻创作期间,要以动静结合方式,增加新闻内容的可读性,简化新闻信息的严肃性,拉近媒體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新闻的视觉效果。

例如,在2月初,某地区供暖公司持续性停供行为,引起广大民众的强烈不满,民众采取维权方式。新闻文体内容包括:居民反映的具体情况,配图为供暖企业的致歉信,插入维权现场视频,视频中居民大姨表示“我们不需要退费,我们需要供暖,零下15摄氏度的天气,承受不起停供所带来的寒冷”,配有供暖企业的解释视频,视频中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供暖锅炉出现设备故障,备用锅炉也不能正常运行,工人正在加班抢修中”。此新闻报道中,视频动态表述有利于增强新闻的视觉化阅读效果。

(三)巧妙利用修辞方法

新闻创作期间,记者应巧妙应用修辞手法,提升新闻表现力,增强文字的视觉化表达效果,提升新闻信息报道内容的趣味性,营造真实性新闻场景,提升新闻视觉化传播效果。例如,在新闻标题中,利用修辞手法,来提升新闻语言表述的灵活性,加强人们对新闻的关注程度,提升新闻视觉化传播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视域下,新闻写作技能所带来的语言视觉化,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发展方向,有助于提升新闻内容的阅读性,有益于展现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因此,在新闻创作期间,以读者角度开展的新闻表述过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猜你喜欢
新闻
刍论新闻的版权保护与立法创新
如何坚持新闻报道的“独立性”
新媒体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探讨
浅析新闻热点在独立学院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