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

2020-05-19 15:05金志泉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詹天佑学法课文

金志泉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技能、情感等的重要手段。但是,提问不是课堂教学唯一的手段。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所以提问的前提应当是学生充满兴趣、信心的自主学习质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无疑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考;引导学习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具有评价功能、反馈功能。

一、问题引领,优课拾贝

在有幸聆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魏星老师的一堂课——《詹天佑》。课后,魏老师和我们一起分享了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他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一点问的本领、说的本领和写的本领。是的,今天的这堂课,魏老师也始终贯穿了其中“学一点问的本领”这一思想来教学。

魏老师在上课伊始,引导学生穿越到1905年并默读课文1到2自然段,找出有价值的问题,请学生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向詹天佑提问,如“你有信心修好京张铁路吗?”“你能行吗?”等问题,同时注意其中有外国记者那种挑事般根本不相信中国人自己能够建造铁路,那是一种轻视地问,蔑视地问。

魏老师层层引入,在接下来的深入教学中又设置了这样的问题:A:詹天佑先生+(自然环境)你真的能完成这样的工程吗?B:詹天佑先生+(清政府 社会环境) 你真的能完成这样的工程吗?C:詹天佑先生+(引用一家媒体的话)你真的能完成这样的工程吗?这样环环相扣地引导学生去学习课文,其中更是深刻理解了说明修建京张铁路重要性的语段。

当工程提前两年完成后,召开记者招待会时,记者们有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

读第7至8自然段

问题如下:你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当遇到困难时有没有退缩?设计人字形的灵感来自于哪里?你是怎么想到竖井开凿法?你想对那些嘲笑你的外国记者说些什么呢?……围绕其中最大价值的问题展开学习,如第一个问题关于“困难“来学习,寻找课文中描述困难的语段。

你觉得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放眼望去,整堂课的进程完完全全是在一环扣一环的问题驱动下推进的,显得自然严谨。不自觉当中,学生就完成了课文的学习,教师也完成了整篇课文的教学。

二、问题引导,课后感悟

问题设计不仅是教学过程的关键,还是一节课的灵魂。问题设计是否恰到好处,是否艺术,是评价一节课优与劣、成功与否的一把很好的尺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考虑问题设计的指向,问题设计必须是教师深钻教材的结果。问题设计必须是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提炼教材精华的结晶。教师只有吃透了教材,设计起问题来才能目的明确、得心应手。

问题设计要融教法与学法于一体。在教师“教”学生“学”这一双边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是链条,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能融教法与学法于一体的问题,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与学产生“二合一”的共振效应。还以上述问题来说,“结合有关语句,说说理由”不就是学法的指导吗?通过学习,学生就会明白读文章要抓住重点词句及人物的语言、行动、思想活动去思考;写文章时,更要主动运用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使文章有声有色。还有对“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这一定作特点传授的过程,不也正是学法指导的过程吗?

问题设计要体现教学目标的层次性。语文教学要体现“传授学法→逻辑思维→渗透德育”教学目标的层次性。问题设计自然为其服务。上述问题设计就充分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三、问题启迪,回归终点

还是用魏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三点一线。即是“起点——落点——终点。”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问题之间不是割裂无关的,它必须是对带动整篇课文阅读的起到推动作用的,对于新课程下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很好的驱动效用。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过程观的最好体现。学生只能根据别人的指令去思考问题而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学习能力弱化的显著标志,而这是由长期的学习过程缺失造成的。

用问题引领课堂,用问题来组织课堂内容,用问题来搭建师生对话的平台,用问题来进入文本深处,用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用问题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有时候真的很重要。用问题引领课堂,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主语文學习能力,那么我就可以更自由地更充分地加大课堂的容量,这也许就是魏老师提出来的以问题为起点,找准关键问题为落点,最后完成我们本次教学的目标,也就是问题得到解决,到达终点。

猜你喜欢
詹天佑学法课文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詹天佑还书签
詹天佑还书签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体育学法基本定位及其理论建构的必要性(一)
火车自动挂钩不是詹天佑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