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燕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材结构特征,而且要强化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探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一、积极诱导,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动力,因此要努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内驱力。如学习“工程问题”时,先出示准备题:
“一条公路长600米,由甲工程队单独修要20天修完,由乙工程队单独修要30天修完,求两个工程队合修需要多少天完工?”列式得出:600÷(600÷20+600÷30)=12(天)。
接着问同学:如果把这条公路长度改为2400米(即原长度扩大4倍)或150米(即原长度缩小4倍),其余条件不变,仍求两队合修多少天完工,答案会怎样呢?列式是:2400÷(2400÷20+150÷30)=12(天);150÷(150÷20+150÷30)=12(天).结果出乎学生的预料之外,答案仍然还是12天!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了困惑,有逼人期待的魅力。于是便兴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去了。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教師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产生兴趣,发展兴趣。例如:在讲述“比的意义”之后,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上有许多有趣的比,拳头的周长与脚长之比大约1:1,身高与脚长之比大约7:1,体重与血液重量之比大约13:1……知道了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处吗?如果到商店去买袜子,只要将袜底在拳头上绕一圈,就知道袜子是否适合自己穿;你长大了如果当了公安人员,凭借坏人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坏人的身高;如果你想知道自己血液的重量,只要称一下你的体重,马上就可以算出来了,这多有趣呀!这就是利用数学的实用性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好的方法。
二、精心引导,激发学生自觉探索,主动获取知识
教师要从教材的内容出发,在知识的联结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转折处,规律处,精心引导,悉心点拨。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边学边想,主动探索知识,获取知识,把“是什么”和“为什么”有机地结合起来。
(1)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导”,促进迁移。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教师要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迁移规律,指导学生学习。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先指导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学生很快发现原三角形的底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原三角形的高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原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由于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把思维集中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求积公式。
2、在关键处“导”,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都需要“导”,教师精心引导,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如上述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指导学生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后,提出下列问题:
(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什么要“除以2”?
(2)求三角形的面积一般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这两个问题很重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抓住要害思索、分析,弄清道理,从而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3、在思维的飞跃处“导”,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完一些知识后,必须引伸提高,加深理解,拓展思维,实现认识的新飞跃。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疑,引导学生求新求疑。如在教完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之后,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者的关系,可以设疑: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一定相等吗?这时,学生思维活跃,有的说:“一定相等。”有的说:“不一定。”通过思考、争论和老师的指导,得出正确的答案:“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有的学生发现了其中的规律:长和宽相差越大,周长就越大。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转化,思维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的巧妙,才能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