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每年都会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非常大的推动力。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其中的重点专业,当前我国的社会进步速度非常快,对相关的人才需求量正在逐渐的增加,而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类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重视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培养,采用先进的教育模式,打造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本文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相关性浅见。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机电一体化专业
引言
创新是行业进步的动力,在教育领域中,这一点同样的适用。当前我国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已经发生了改变。随着自动化生产线的增加,各种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加大。传统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创新,培养创新型的新时代人才。
1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机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宗旨就是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大量的实用技术,学生可以更好的立足于社会。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内容。当前我国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节奏和社会需要,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缺乏实践教学
机电一体化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这样的学科特点与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充分的相符。在实际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学生可以把课堂中学习到的相关知识在实际中进行应用,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相关的问题,这样才算是基本的完成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目标。机电一体化专业要比其他的专业更加的注重实践性,但是当前许多的高职院校在开展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关课程的时候,都把这个专业当成了一个普通的技术性专业来看待,教学中严重的缺乏实践教学,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学生具备大量的理论知识,但是不知道如何去运用,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不能及时的适应工作岗位,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种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与社会的需求现状存在严重的不符,必须要得到改进和创新。
1.2教学内容陈旧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许多知识的统称,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知识内容,比如光电知识、计算机知识和信息方面的内容等,这些技术因为非常的先进,都具备一个统一的特点就是更新的速度比较快。针对这样的技术特点,高职院校在开展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时候,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实时的更新,使学生学习到的技术不会过时,符合当前的社会需要。但是在实际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过程中,许多高职院校相关方面的教学内容都长时间的不能得到更新,教学内容非常的陈旧,许多的技术都已经淘汰,学生学习这样的技术没有丝毫的意义,只能浪费大量的时间。这样的情况不仅仅会影响到高职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对于教育领域和社会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
基于当前社会的需要,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必须要得到创新,迎合当前社会的需求,利用人才创新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加强实践教学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实际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在高职学校,知识的学习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理论学习,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可以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打下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另一个方面就是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把这些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融会贯通,可以更好的消化这些知识内容。对于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来说,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甚至要超出了理论教学,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对这方面的教学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学校可以与各个企业进行合作,在阶段性教学完成以后,可以让学生进入到企业中进行观摩,利用自己学习到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让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课堂内容的了解,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充分的联系在一起,起到一个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完成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所有课程以后,学校可以让学生进入到这些企业进行实习,根据学生学习的专业不同,给学生分配不同的工作岗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对学生在工作岗位中的表现对学校进行及时的反馈,让学校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实习情况,根据他们实习中存在的不足,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创新;另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老师也要在课程中多加入一些实践课程,把学生带入到校内实验室中,通过实际的演示和操作,让学生可以对各种专业技术更加的了解,提升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效果,打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
2.2教学内容要及时的更新
上文中提到过,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包含了大量的先进技术,这些技术由于非常的先进,許多的专业人才在对其进行不断的研发,所以这些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而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就是为社会输入更多的实用型人才,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必须要与当前的社会需求相一致,这样才能达到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目标。高职院校要及时的了解当前的社会现状,对当前的教学内容积极的进行更新,保证当前的教学内容与社会上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使用情况保持一致;高职院校要积极的开发具有院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与其他高职院校进行教学上的联合,实现教学内容上的互通,让学生可以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习中学习到更多的具有实用性的专业知识,可以更好的在当前社会中立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中,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当前我国的社会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有一些高职院校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纸上谈兵的情况频发,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社会现状存在严重的不符,这样的情况对于学生本身来说非常的不利,同时也会给社会的进步造成影响。高职院校必须要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进行创新,为社会输入更多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孙磊厚.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河北职业教育,2019,3(02):36-39.
[2]李庆川.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2):166.
[3]宋莲花.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223.
[4]李崇甡.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经贸实践,2015(16):189.
[5]郭子玉.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外企业家,2015(21):161.
作者简介:
朱思益(1986.3-),男,汉族,湖北黄冈人,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