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娣
摘 要 数学在初中阶段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新课程改革给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是每一个初中数学老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可以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精神更加的集中,思维也更加的活跃。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关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浅见。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教学效果;主动提问能力
初中数学中包含了许多的知识点,对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学好数学是初中学生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基于数学的重要性,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教学理念,而且还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诉求和各种情况要及时的了解,这样就需要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主动的进行提问,这也是老师获取学生建议和问题最直接的一个方法,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初中数学的高效进行。要想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打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的打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在一个热烈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散,学生可以更加主动的表达自己对教学中的一些看法,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是学生养成主动提问能力的前提。当前许多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体,数学课堂必须要严肃,这样才能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纪律,学生在课堂上是不允许主动说话的,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产生压力。当学生有问题的时候,在压力的作用下,也不敢随意的提出来,这样的情况长期持续,很容易使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而且对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养成也会造成严重的阻碍。在初中阶段,函数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函数中包含了大量的知识内容,学生在学习这方面内容的时候很容易混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对课堂的建议都可以主动提出来,学生可以积极的发挥自己思维,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氛围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提问题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二、利用教学情境来提升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
主动提问能力的提升对于初中学生的帮助非常大,但是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老师必须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使用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助推学生的成长。初中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他们的好奇心非常的强,而且数学具有综合性强的特點,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知识内容,其数学问题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如果老师不能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起来会非常的枯燥。这个时候,老师可以使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比如在学习“正数和负数”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学生对正数都非常的熟悉,但是对于负数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时,老师就可以创设一个天气预报的情境,零度以下的就是负数,零度以上的就是正数,老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课堂权利,不能压制学生的天性,学生对正负数的相关问题可以随意的提问,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可以显著的提升。
三、采用激励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
初中学生的年龄都在十几岁,他们的表现欲望非常强,而且非常期望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的表扬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同时也会给他们带来很强的动力。老师可以利用初中学生的这个特点,利用激励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对于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并且鼓励学生不懂就要问的这种行为,学生在受到老师的表扬以后,会表现得更加积极,同时其他的学生也会对受到表扬的学生产生一种羡慕的感觉。在上课的过程中,学会积极地向这名学生学习,由个体的表现带动整体的表现,使所有学生的积极性都可以得到提升。对于那些不善于提问和发言的学生,老师要进行重点的关注,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在上课的时候,也会鼓起勇气来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只要能走出第一步,老师就要给出积极的鼓励,给学生的第二步提供动力,逐渐的使学生养成主动提问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主动提问能力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初中数学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不懂的问题,这个时候,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来这些问题,就很可能会造成学生数学知识的空缺。所以,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让学生把自己的疑问主动的提出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解决,及时处理不懂的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主动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满杨.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8(22):43-44.
[2]王连英.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J].才智,2018(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