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2020-05-19 14:59祁光博金月梅
健康大视野 2020年9期
关键词:尤瑞克林依达拉奉脑梗死

祁光博 金月梅

【摘 要】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NIHSS评分及CRP水平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有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部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稳定脑血管灌注能力,继而提高脑血管储备功能,保护缺血缺氧处神经功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未增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依达拉奉;尤瑞克林;脑梗死;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9--02

急性脑梗死属于常见脑血管疾病,该疾病发病率较高,发病后患者脑部组织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脑中局部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出现坏死,如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患者肢体残疾,因此,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时,应先以脑保护为主,促进患者组织血流灌注恢复,对缺血半暗带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避免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情况[1]。本研究选择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纳入标准:于发病24h内入院,且未发生脑疝;意识清晰且年龄<80岁者;首次发病者。排除标准:有出血倾向;合并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恶性肿瘤等重大慢性疾病;药物过敏;近1个月内有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用药史者。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9.8±3.7)岁;病程2-18h,平均病程(10.1±3.2)h;基础疾病:11例高血压、8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9.5±3.6)岁;病程2-17h,平均病程(10.2±3.0)h;基础疾病:10例高血压、9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脑卒中治疗,例如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神经营养药物等。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依达拉奉(吉林省博大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992)治疗,将30mg依达拉奉溶于0.9%的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两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采用尤瑞克林(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065)治疗,将0.15PNA尤瑞克林溶于0.9%的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两周。治疗期间,注意观察两组血压、血脂、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生命指征。

1.3 疗效评判标准[2] 以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受損程度,分数越高提示缺损程度越重。痊愈:NIHSS评分至少减少91%,且病残分级显示0级;完全进步:NIHSS评分至少减少46%,且病残分级显示1-3级;进步:NIHSS评分至少减少18%,但病残分级无明显改变;恶化:NIHSS评分降低幅度小于17%甚至增加。总有效率=痊愈率+完全进步率+进步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数(n)或率(%)表示,组间对比使用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NIHSS评分(22.78±4.67分)与对照组(22.80±4.6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11.17±2.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7.06±2.8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痊愈13例(40.63%),完全进步10例(31.25%),进步7例(21.87%),恶化2例(6.25%),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痊愈9例(28.13%),完全进步8例(25.0%),进步6例(18.75%),恶化9例(28.12%),总有效率为71.8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CRP水平对比 治疗前,对照组CRP水平(65.8±5.0)mg/L与观察组(65.3±4.7)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RP水平(10.1±2.0)mg/L明显高于观察组(6.2±1.8)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病理机制发生较为复杂,在急性脑梗死发展中,脑部因缺血缺氧导致能量衰竭、自由基毒性作用、钙超载、神经元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及炎性因子均参与其中,临床可根据其发病机制采取相应治疗方案。另有研究证实[3],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脑血管第1个24h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密切相关,脑血管储备功能可有效反映患者脑部的血流速度、脉冲指数,继而判断脑卒中患者神经缺损程度、预后情况,在临床治疗中,通过改善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及神经缺损保护,以期改善患者预后不失为一种良策。

依达拉奉属于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其血脑屏障穿透率较高,能够于脑内快速升至有效药物浓度。依达拉奉不仅可清除自由基而改善脑水肿症状,而且还能够降低炎症介质白三烯的产生,减小羟自由基水平,避免疾病的恶化,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尤瑞克林不仅能够有效舒张脑部动脉血管,增强血红蛋白水平,另外还可阻碍血小板聚集,控制病灶面积的扩大,并可增强红细胞氧气分解以及变形能力。

综上所述,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樊金明.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7): 72-73.

陆云南,马涛,何培成,等.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7、hs-CRP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7,41(7): 700-701.

王世奇,蒋亚斌.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的改良与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2): 2707-2710.

猜你喜欢
尤瑞克林依达拉奉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尤瑞克林对分水岭脑梗死近期预后的影响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近期临床效果初步评定及研究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