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静蕊
摘 要:河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主观性试题的设问方式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基于情境,活于教材,让知识落地生根;限定具体,指向明确,让思维方法根植于心;主题统领,开放综合,注重关键能力考查;灵活多样,突出探究,让思维之花绽放;着眼品格,关注精神,实现价值引领。这样的设计思路,强调了核心素养的考查,突显了试题立德树人的功能。
关键词: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立意;教学引领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08-0012-0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强化中考、高考、研究生招生考试对学生学习思政课的指挥棒作用”。国家对考试命题的新要求,促使教师要更加重视试题研究;只有认真研究中考真题,寻找其规律和特点,分析试题传递的信息,品味试题的设计立意,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下的教学。本文仅对近年来河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2019年前称思想品德,以下简称河北卷)的主观性试题的设问特点及立意进行简单分析,以寻求更好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一、基于情景,活于教材——讓知识落地
近年来河北卷主观性试题始终坚持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结合。
例1:
【2017·河北卷】
24.学会辨法析理。
一天,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来到某基层法院,状告他辛苦养大的子女,请求法院判决子女们履行赡养义务。在基层法院依法进行庭前调解过程中,子女们以各种理由推脱对老人的赡养责任。承办法官分别对子女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谈话,从法与德两个方面对他们提出告诫。经过几番辨法析理,子女们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纷纷表示愿意赡养自己的父亲。
(1)你认为承办法官应对老人的子女们提出哪些告诫?
(2)据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归纳出一个实现家庭和睦的准则。
该题以八旬老翁状告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为素材展开。两个生活化问题的设计要求学生化身一名法官,一名普通的家庭成员,用他们道法课上学到的知识去劝诫和帮助他人,去思考家庭生活准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在答题又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要答题须先融入所设情境。调动和运用知识是隐性的、无痕的,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显性的、具体可操作的。命题者并不是想考A就直接问A,而是将家庭生活与学科知识相结合来设置问题,充分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性,极具生活意义,真正做到了让知识落地,知识为生活所用。这也是试题立意的高明之处。
在社会热点中提取接近生活的题材进行探究,让学生倍感亲切,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设问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展现自身核心素养的真实发展水平;所考查的答案就是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这样的设计就让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不仅仅是教材里的几行字,它鲜活地存在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让知识真正指导生活,让知识落地。
二、限定具体,指向明确——让方法扎根
河北卷主观性试题在设问角度上常常采用“小切口”,在精准考查的同时,对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2:
【2015·河北卷】
25.品评法治生活。
张建民,是一名退休干部,他坚持在农村义务普法20多年,为26万多人次免费上过法律课。
一天,有母女俩找到张建民评理。
女儿:“张老师,你今天要先给我妈妈上上课,她侵犯了我的人身自由,还打我骂我。”
妈妈:“她只有17岁,却跟一个20岁的小伙子谈恋爱。她不听劝,我只能把她关在家里,她还打110报警说我软禁她,您看怎么办?”
(1)从法律角度考虑,张老师会对“女儿”做出哪些肯定评价和真诚劝告?
(2)张老师又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3)从上图张建民的话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呢?
该题设问(1)(2)围绕一对母女的矛盾冲突设置。学生作为旁观者,听了女儿的诉说,法律的天平愿意向女儿倾斜,听了妈妈的话,情感的天平又愿意倾向妈妈。那么,到底谁对谁错呢?试题并没有这么设问!而是设置了限定词:“法律角度”“女儿”“肯定评价”“真诚劝告”“对妈妈说”。限定具体,指向明确,引导学生按照限定的方向去思考这对母女的言行:女儿法律意识强,懂法且用法,但是作为未成年人还应听从妈妈正确的教育;妈妈爱护关心女儿,但是要有法律意识,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这样指定方向的设问展现了命题人的别具匠心。学生在劝解母女矛盾的过程中选择了法律的角度,明确要用法治观念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还学会了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命题者将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于无声处浸润着学生。设问(3)“你明白了哪些道理?”更是将整道题总结升华,用法治思维品评法治社会,希望学生能够将这一方法根植于心。
近年来,河北卷主观性试题的设问限定性和指向性整体呈加强趋势。设问角度越来越细化,越来越具体,指向越来越明确。具体明确的设问方式就像指南针一样,引导学生将道法课思维方法根植于心,将道法课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三、主题统领,开放综合——让能力生长
主题统领,开放综合是河北卷主观性试题的明显特点,其意图是加强对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
例3:
【2018年·河北卷】
24.回应诉求 感受文明。
材料一: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活动,收效明显,回应了公众诉求。下面是一组“关注斑马线治理,呵护斑马线文明”宣传图片。
材料二:吸烟有害健康,已经成为妇孺皆知的常识,公众对二手烟危害的认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明显提高,对目前室内无烟环境的满意度普遍较低。室内无烟环境成为公众诉求。
(1)据图一及“法律连线”得到的启示,选取一个角度,提出实现室内无烟环境的设想。
(2)据对图二的理解,谈谈实现室内无烟环境,吸烟者应提高哪些道德素质?
(3)据以上材料及问题,概括解决公众诉求对社会的影响。
该题的主题是“回应诉求 感受文明”。“机动车礼让行人”和“实现室内无烟环境”两个表面上无关的情境,在同一主题下就实现了无缝衔接。社会生活是多元的开放的,道法课的学习也应该是发散的综合的。试题通过对“机动车礼让行人”这一社会问题的思考去观察和探究另一个社会问题“实现室内无烟环境”,进而思考解决公众诉求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凸显了试题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设问(1)高效而开放。学生先要分析材料一,找到实现“礼让行人”是国家立法、交警执法、公民守法的结果,再转换到实现室内无烟环境,从立法、执法、守法等角度提出自己的设想。考查的能力是综合的。但命题者并不苛刻,“选取一个角度”“提出设想”,给了考生开放的思考空间。
设问(2)又具体到吸烟者的角度和道德的角度考查,微观而具体,引导学生具备公民意识,尊重生命,负责任,尊重他人,遵守规则,讲公德等等,答案不会是唯一的,从设问到评分标准都体现了开放性特点。
设问(3)从微观转到宏观,跳出“礼让行人”“室内无烟环境”,思考解决公众诉求对社会的影响,问题是宏观和开放的,但“概括”这一限定词又要求考生落笔时不能信马由缰,既要有分析问题能力又要有概括表达能力。
教育部减负措施指出:“深化考试招生改革,创新试题形式,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加强情境设计,杜绝偏题怪题,注重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克服命题结构固化和学生机械刷题的倾向,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以为,例3是对教育部这项要求的最好诠释——纵观近年来河北卷的主观性试题,能力立意的方向从来没有变,始终贯彻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理念,坚持对学生学科能力的考查,可以说没有哪一道题可以轻松回答,只有通过获取、解读题目中的信息,灵活运用相应的知识,提高解析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出答案。学生没有学科关键能力的成长是没有办法来应对现在的考试的。
四、灵活多样,突出探究——让思维开花
“年年岁岁题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河北卷主观性试题的设问方式及试题类型一直保持灵活多样的特点,不断创新试题形式。
例4:
【2016年·河北卷】
26.探究绿色发展。
材料一:黄河源头有一个县,过去发现金矿后,各路人马在草原上疯狂采金。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西部贫困县,人均收入曾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采金者所到之处,遍地疮痍,再加上气候变化等因素,当地草场退化,河湖萎缩,鼠害猖獗,风沙四起,许多牧民被迫背井离乡。
材料二:我国东部有一个县,森林覆盖率高,山清水秀。在这里,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红红火火,一年四季游客不断,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百姓收入高了,生活富了。当地人精心呵护着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们明白:当代人享受自然美景,也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1)从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关系的角度看,我们从材料一中应吸取的教训是什么?
(2)找出材料二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句子并写在下面。
(3)以“人类与自然”为主题,先提出一个观点,然后运用以上材料中的信息简要论证这一观点。
该题以两个县的不同发展道路和结果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究绿色发展理念。
材料一是一个因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恶果的具体事例。原来的贫困县因采金富裕,又因乱采金而满目疮痍,牧民背井离乡。设问(1)要求从这一具体事例探究出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嵌藏着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轨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势必会让生态环境愈发脆弱,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学生得出经验教训,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资源的开发,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设问(2)看似简单,不需要组织答案,只是在材料中找一句话,属于中等难度试题。但是仍然蕴含着对学生思维的多层次要求。首先学生必须清楚的知道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什么,且能够理解这一理念,能够对标社会生活现象,知道在生活中什么样的行为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再运用阅读理解能力对材料分析,找出最能体现这一理念的句子。
设问(3)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尤为突出。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自我论证,是对初中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高要求。学生可以从大自然对人类的作用(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对大自然的影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过度索取、应该和谐相处)等角度来提出观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答题空间是宽松的;但无论如何,学生必须有提出自己观点的能力。提出观点之后的论证,需要学生首先能够从材料中寻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再进行加工利用,进行阐述,有效地表达、论证自己的观点。这一思维过程不仅需综合能力的运用,更是闪现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正如“文似看山不喜平”,河北卷主观性试题设问心思精巧,灵活多样,突出探究的设计特点,凸显了对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可以说没有哪一问是可以通过照搬照抄或机械记忆完成的。命题人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变成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之花在试卷上绽放。
五、着眼品格,关注精神——让价值结果
习总书记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河北卷主观性试题部分一直重视对学生优秀道德品格的培养,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领。
例5:
【2016年·河北卷】
25.评析生活事件。
一名快递员驾驶的三轮车与一辆出租车发生剐蹭,出租车司机便辱骂并连续抽打快递员耳光。虽然当地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对打人者处以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但这一打人视频被传到网上后,还是引起网友持续的关注。众多网友纷纷谴责打人者,一些“义愤”的网友为了给快递员出气,轮番污辱和恐吓打人者,甚至直接上门骚扰。
陕西咸阳一快递员蹭伤路边轿车,主动留下联系方式;浙江乐清一儿童开门碰到相邻车辆,家长留纸条致歉。这两起“剐蹭”事件的当事人得到车主的谅解,受损车主均未要求赔偿。
(1)从法律角度看,打人者应有的反思是什么?
(2)请对网友的“义愤”之举作出恰当评价。
(3)从上述三起“剐蹭”事件中找出两个值得点赞的行为,并指出它们各自传递出的正能量。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公民无时无刻不面临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该题将学生带入“刮蹭事件”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讨论,对学生的考查是立体的,契合三维目标要求的。即应用知识、运用能力认识分析问题,渗透正确的价值观选择。试题着眼品格,关注精神,體现了道法人对学科价值的坚守。同是剐蹭事件,但不同的个体采取的态度和行为迥异。设问(1)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设问(2)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独立思考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选择;设问(3)用正确的价值观念来引导和教育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问题之中。
真实,最打动人心。试题的素材来源于真实的社会事件,用真情境引发真问题,学生在思辨中收获真感悟,品德才会慢慢形成,价值才会渐渐实现。河北卷一直坚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重视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的熏陶与培养,力求把正确的价值观蕴含在试题的每一个细节,让学生在感知善、体悟美中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
河北卷主观性试题部分始终秉承上述命题特点,就是对学科教学要求的一种坚定的表达,体现了一种正确教学导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必须重视学生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必须关注学生思考的连贯性和思维的灵活性,让思维流淌课堂;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引领,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