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符号是城市区民对城市的意象,购物、商业中心则是本地市民的城市生活工作场所,现代同质化的工商业城市发展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商业空间扩张导致商业文化扩张,绿地空间减少一定程度影响精神文化生活发展,城市规划应该考虑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市民生活更应该回归理性。城市生活应该快,但是更应该丰富。
关键词:城市符号;购物场所;文化生活
引言: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城市符号,北京有故宫、天安门、簋街、后海和天意商城;哈尔滨有中央大街、圣索菲亚大教堂、哈一百、兆麟公园和红博地下广场;南京有中山陵、明故宫、夫子庙和新街口;城市符号代表了城市历史、城市文化,但是并不是普通市民生活构成部分,只是作为“外地人”旅游胜地而已;相反,真正能够代表城市生活都是天意商城、红博地下广场和新街口,这些购物的场所。
2018年双十一,天猫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很多人半夜起来起来抢购看好的衣服和家庭用品,就像除夕夜守岁一样兴奋,购物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他们中的部分人的生活逻辑是:工作的目标是为了挣钱,挣钱的目的是消费,要消费就要购物,购物是生活的很重要目标。这样的城市生活,并没有对错,也无所谓有无价值,重要的是,购物背后传达给我们不是满足、幸福,而是“文化生活干涸”。
一、文献综述
荆曼、宋佳佳(2018)提出研究保护城市符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广和宣传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知名度和以吸引旅游人口。冯易(2018)提出通过构建梳理解读城市符号的方法,从而建构城市文化形象和意象。城市符号在这些学者的视角里,是完全构建出来的,而且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强化城市意向和形象。城市符号代表的是城市文化,但是文化的魅力在于它的复杂性和美感,很多人旅游的目的,并不是去了解城市文化的复杂性和美感,而只是去增强被建构的“城市意象和符号”,这种需求为政府和城市建设者宣传城市形象,找到了途径。
商品符号并不是简单一个标志和物品,在城市生活中,他们塑造了不同身份价值体系。魏红珊(2005)建构了消费商品符号与身份焦虑的关系,认为广告引导消费主义,而炫耀消费则是身份效率的重要表现形式;梁晓青(2018)指出当下中国已经进入消费社会,“奢华和高档商品及其形象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符号载体”,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中产阶层由于各种风险何社会压力,经常处于某种焦虑之中。
既然消费开始主导城市生活,商品开始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那么在这样巨大的需求下,越来越多的城市空间用于购物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许俊萍、杨锦坤、郭宇涵(2015)在规划福建省石狮市商业布局时,以CBD(现代中心商业区)、 RBD(游憩商业区)和TBD(旅游商业区)的商业发展理念进行规划,也即“商业使城市更繁荣”。规划师们在考虑城市规划时,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即:城市空间以商业为中心,让商业繁荣,就是让城市繁荣,当然也会给城市的执政者们带来的政一定政绩。
二、概念界定
城市符号:这里的城市符号指的是城市常住居民对城市空间、城市生活的主要意象,主要是指一些商业中心、购物空间、休闲空间和娱乐设施,也包括城市生活的重要服务功能便利的交通、丰富的娱乐设施和较好的公共服务购物场所:用于城市常住居民进行消费的场所,包括一些商场、商业街和购物中心,也包括服务于商业的物流、配送和餐饮设施。
三、问题分析
对于城市符号、购物场所和文化生活的关系,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一、城市符号、购物场所在城市化发展过程所起的作用;二、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对城市常住居民的影响;三、城市常住居民对快速城市化的文化生活适应问题。这三个方面也就是本文的理论模型
城市符号、购物场所 城市社會问题
文化生活适应问题
(一)各种市场(购物场所)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
现代城市因工业而兴,因商业而变得繁荣,工业为城市提供了可供交换的商品,而商业是实现交换的场所和途径。正因如此,中国的城市循着这样的路径进行建设发展。
工商业城市是现代城市的基本形态,即因工业而兴,因商业而繁荣。这个阶段的城市经济不再以工业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命脉,取而代之的是商业和服务业。中国的一线城市首先开始了商业和服务业为经济主体的探索,例如上海、北京、广州等,也正是有了这些成功的实践,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也开始走出工业兴市、工业立市的传统发展之路,例如苏州、宁波、厦门、青岛等等。循着这样的发展逻辑,商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而各种市场成为商业发展的重点发展方向。
政府重视商业,公众追捧市场,成为社会潮流。当然,各种市场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经济的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这样的社会潮流深深影响了公众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
(二)城市符号、购物场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市场经济成为社会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而且“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主导仅仅只用了20、30年,这样巨大的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给公众带的冲击是中国两千年传统社会所不曾有过的,从计划经济掌控中国经济生活, 到市场经济成为生产关系的主导,这种巨大的反差,也是社会公众无法一时就可以适应的,这种不适应并没有完全反映在人们的生产关系中,而是完全反映了人们文化生活的不适应。
首先,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生活受到了挑一定挑战
传统价值观,主要是一些封建主义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主要存在于中国的农村地区;文化生活在新的市场经济冲击下,也面临着不断被颠覆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市民读书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刷微博、看视频,购物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进步。
其次,现代商业规则还没有完全建立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无序的逐利行为的组成,在成熟的市场经济里,它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所有伟大的公司,无疑都是靠诚信、质量、服务和科技创新立足于世,这样的商业规则,通行于世界,战无不胜。我们必须承认,任何市场国家,都无法完全避免“市场失灵”这样的市场规律,私有企业、国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都有自身的“经济人”的局限,因此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道德的主要建设者,就必须负起责任,承担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弘扬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取向,并用严格的法律武器进行捍卫。
(三)城市符号、购物场所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文化生活
市场经济影响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而城市符号、购物场所成为公共场所,是影响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
1、城市符号、购物场所所代表的商业空间,大量侵蚀应有的公共空间
如果城市符号是某个商业建筑,如果市中心都是购物场所,那么公众的精神世界去哪里交流和寄托?我们以上海为例。上海是一个商业文化、市民文化为主的城市,上海的标志是东方明珠、淮海路步行街、南京路步行街、徐家汇商圈等等。每到节假日,上海市民主要的活动就是去山里、森林里、小镇里、海岛上旅游,那些无法出行的老人,则以上海麻将、上海三打一棋牌和广场舞打发时间,这是司空见惯的休闲时光,节假日的各种购物场所人满为患、人流如织,电影院爆满,在上海人看来,这是最正常的社会现象。这样的社会现象随着郊野公园的大量建设,有了一些改观,但是从城市空间看,商业空间确实占据了城市中心和主要的城市空间,这样的情况让人们没得选择。公众是向往绿地和自然,但是如何公共绿地确实,公众无法选择。对于上海商业城市而言,也许这还可以理解,但是对于那些正在崛起的三四线城市就没有那么必要了。连云港、嘉兴、乌镇、西塘,这些城市和国家中小城市,也正在迅速的商业化,商业空间开始大量挤占城市空间和小镇空间,商业地产、购物中心和养老地产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公共绿地和自然空间大量消失,在房地产如火如荼的今天,似乎这不是问题,但是将来呢?
2、商业文化成为城市符号,购物场所成为公共空间,精神文化生活缺少“载体”,导致焦虑
精神文化生活是需要丰富的。当生存需求成为人们的主要问题时,精神文化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但是对于已经实现小康的城市居民来说,精神世界的安宁,越来越成为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而现实,精神文化生活没有“场所”可以安抚,文化生活没有“食粮”可以安抚。商业文化作为“食粮”无法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因为它基于的“经济人”“物质的稀缺性”“商业利益优先原则”“无法盈利的企业是不道德的企业”等等,这样的文化食粮是无法让人的内心真正安宁的,而且从现实看,公共空间的缺失,绿地资源空间的缺失,最终也会影响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
四、结论:
城市符號应该是人性关怀、历史文化沿革和承载人们美好生活的符号,而购物空间作为现代城市经济繁荣的标志,可以重点建设,但是不应该成为城市宣传和标榜的形象。城市是市民生活的主要物质载体,在经济腾飞的阶段,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我们无法避免商业文化的侵蚀和控制,但是政府和社会精英们,应该预见的是,商业文化不可能成为社会发展主要文化现象,市场生活的归宿应该是美好的,应该是向上的,应该具有文化情怀的,因此城市应该为市民的精神世界留下宝贵的安抚空间,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织就幸福、真善美的现代城市。
参考文献:
[1]荆曼,宋佳佳.城市意象视角下叩问赣州城市文化符号[J].中国商论,2018(30):132-134.
[2]冯易.城市形象设计的符号建构与传播[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9):96-97.
[3]梁晓青.转型期城市中产阶层焦虑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8(02):78-85.
[4魏红珊.炫耀消费与身份焦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01):84-90.
[5]许俊萍,杨锦坤,郭宇涵.融入“3D”发展理念的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以福建省石狮市为例[J].中外建筑,2017(07):76-81.
作者简介:
张文杰,(19810616),男,汉,籍贯:河北省深州市,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无,研究方向:孵化器运营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