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江口电影院的黑暗中我们发现:
正在受辱的主角,有几分像
同学贾玲。
五个初二男生慌忙交换了眼神。
越来越像,随情节演进,
这个追求自由、尊严的英国家庭教师
与传说中相当随便的女生
渐渐合体,发出共同的光
第二天起,我们以不一样的
眼光持续跟踪,观测:
有一双深邃眼睛的她照样
逃课,不及格,奇装异服
结交社会青年
转学,再转学。
但没关系,另一个她活在
我们深深的爱与同情中
活在一顶名叫“简·爱”的帽子下——
它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女演员苏珊娜·约
克,以及这部译制片中
李梓的嗓音共同构成。
伸到今天的帽檐,用30年辅助线,牵出的
长长彗尾:
它盖过了罗沃德孤儿院的阴影部分
盖过了桑菲尔德庄园的大火
盖过了凛冽的荒凉的少年时光
一无所知的贾玲不知所终,小镇男生都已肥胖
但世界的美好
总会到来。
[夜鱼赏读] 诗写久远记忆中的他者,很容易陷入旁观的隔膜和自说自话,《贾玲的帽子》是有“我”之境的写人,传达出真切的现场感。所谓匠心,其实就是诗人具备了专注力,摒弃干扰,聚焦并挖出经验触动最深的点,以此组合记忆中的原材料。杨章池的这首诗做到了,既有沉淀的厚味,又有即兴的鲜活。
当年一起观看热映电影《简爱》的经历,成为诗歌的肇始,也是诗性的切入点,由此诞生出了本诗最为核心的重要意象“帽子”。“帽子”不是真的帽子,也不是简单的隐喻象征,除了有让人印象深刻的趣味调侃性,更是勾连历史与个体命运摩擦的重要媒介,也是几个少年青春期里的智识与情感,懵懂但真实。因为这顶“帽子”,原本他者贾玲与我們的青春才有了交集,才有了“深深的爱与同情”。作者没有对“逃课,不及格,奇装异服/结交社会青年”做进一步的解释,更不做价值观判断,事物固有的复杂性因此得到了释放。
诗中所涉及的那个年代的精神状况,以及相应的教育观念,当然是值得反思的。我也曾有过类似的经验,暗自艳羡所谓“坏”女人的艳丽与不羁,当年带着罪恶感的艳羡,现在看很好笑。所以,某种意义上说,诗歌也是对时空的重新塑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