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晟
【摘要】《质量管理统计》是财经类高校针对统计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本文以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水平,推动本课程的改革为中心,从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课程的特色与创新、课程建设规划及改革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质量管理统计;教学改革;财经类高校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是针对财经类高校统计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应使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质量管理统计的一般原理,掌握统计方法在企业生产过程及其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从概念上明晰过程控制的基本程序、抽样检验的一般原理、控制图的绘制步骤以及各种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在实际操作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用统计图表来表现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设计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并进行可靠性评价。
二、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对象是财经类高校统计专业的本科生。财经类学生的数理统计基础较薄弱,而本门课程的方法、手段是在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包含较多的数理统计的定理、定义、公式,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多数学生对一些公式的推导、含义理解有困难,这将降低学生的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教学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些矛盾和冲突就要求教师在前期准备过程中选好教材、完善教学资源,在授课过程中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对一些繁、难、学生不易理解的数学推导过程可简明扼要地说明,对重点章节和实操环节要讲清讲明。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法
1.教材选用方面
本课程建议选用周纪芗、茆诗松编著的“十一五”规划教材《质量管理统计方法》作为主讲教材,配套了完备的PPT教学资源。同时还选用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用书《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作为本门课程的辅助教材。之所以优选这两本教材是为了确保本门课程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的紧密联系,以及把握好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做到教学工作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2.教学内容方面
本课程教学内容围绕着工、农业生产的实践展开,对质量管理活动中必要涉及的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抽样检验的原理、控制图的编制、产品可靠性分析、实验设计等内容做重点讲解,对统计专业学生已经系统学习的统计学知识做次要介绍。
三、本课程的特色与创新
(一)本课程的特色
本课程的教学务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习本门课程的学生能学以致用,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就能掌握诸如产品抽样检验方案的编制、控制图的使用等企业质量管理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大大缩短毕业后从事该项工作的学生岗前培训时间。
(二)本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点
教学资料全面详实,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对数理统计基礎薄弱的财经类学生主要讲述质量管理实际应用内容,方便他们今后的工作实践;对考研学生或数理基础较好的数学类本科生的理论讲述深入,以便他们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深造。
四、本课程建设规划及改革方向
(一)持续建设规划
1.完成习题集和试卷库的建设
精选习题编撰成习题集,并从习题集中筛选出不同题型的习题汇编成试卷,多套试卷组成试卷库,方便对学生的测试。
2.利用好在线教学平台,提高网络教学水平
做好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上传本门课程有关的教学资源,如PPT、习题,完善在线测试和课堂作业的布置功能,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引导学生学习。
3.利用网络资源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利用在线教学平台、企业微信等网络工具与学生实现教与学的适时互动,做好及时答疑、视频讲解工作,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二)未来的改革方向
本课程未来改革方向主要体现在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对本门课程需要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对本科毕业后就将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同学进行实务类训练,对考研的同学和研究生同学加深质量统计专业理论方面的辅导。建议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都进行质量管理统计教学。由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层次不同,在教学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上应予以合理的区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讲解上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应有不同的侧重。在习题集和试题库中分好层级,并标明适用对象和难度,以便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使用。
综上所述,在财经类高校统计学专业进行《质量管理统计》的教学活动,应把握大学生的数理统计基础,选取合适的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一般掌握环节做详略得当、深入浅出的讲解,尤其注意本课程的实践性,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除此之外,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习题布置、考试考核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侧重。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叶仁道,罗堃.《质量管理统计》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科技通报,2015,31(6):260-262.
[2]徐宁,纪海英.《药品质量管理统计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6,15(8):56-59.
[3]刘永丽,石雷,徐俊.高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32):168-171,180.
[4]雷鸣.“互联网+”下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课程教改探索[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12):169-170.
[5]冯万贵.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企业质量管理实务课程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