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展 毛敏敏 余晓勤 李芳斐
【摘要】社会的进步伴随而来的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互联网解决了以前生活的许多难题,催生了许多行业,电商行业的崛起让消费者和商家有了很好的对接。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将网购市场抢占多时,但后起之秀拼多多迅速崛起,从一开始的被质疑、唱衰,到现在得到消费者肯定,成功进入了电商行业的榜单前三。本文借鉴拼多多的经营方式和营销策略,分析拼购业务在飞马跑腿服务公司的拓展方向。
【关键词】拼多多;拼购;团购;飞马跑腿
一、引言
拼多多能迅速拥有巨大的用户群体,是因为相比较其他的电商平台,拼多多加入了社交的元素,百元红包助力提现、助力砍价免费拿和拼单砍价这种拼购活动,降低了获客成本,同时形成了差异化明显的特点,让消费者对网购有了全新的认知。随后天猫、苏宁、京东都意识到拼多多通过拼购这种营销策略抢走了自己的用户,也纷纷推出拼购业务,这也证明了拼购方式在现有市场是可以合理存在的。这种拼购方式让消费者以优惠的价格购买到合适的产品,商家减轻了仓储和获客成本,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那么未来拼购这种模式发展前景如何?本文认为拼购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线上,线下经营也同样适用。
二、通过消费者行为分析拼购模式存在合理性
在消费者行为学里,贪便宜是消费者画像分类中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心理。许多消费者在购物购物的心理上都想用最优惠的价格买到最合适的产品,这是正常的消费者需求。拼购的模式刚好符合这类消费者的需要,相信拼购模式以后也不将局限于线上购物,线下也会有相应的变形拼购。拼购前身是团购,团购指的是通过多个消费者一起购买商品从而向商家寻求更低的售价的行为。拼购是团购的一种延伸,以往的团购的组成成员一般是身边的亲朋好友,但拼购的组成成员一般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一个消费者有这个产品的需求,可以在网购平台发起拼单,另外同样对该商品的消费者可以参与拼单,拼单的人数完成商家发货的要求是则达成交易,所有参与拼单的消费者以更加优惠的价格购买商品。
此外,以往团购的方式中,货物是统一发放,统一收货地点,拼购则是允许有不同的收货地点。根据薄利多销的原理,商家可以给出低于零售价格的团购折扣和单独购买得不到的优质服务。从更深层面的解读,拼购本质是一种资源整合的方式,将消费者的需求捆绑为一体,为商家提供客源,是一种很好的获客手段。
三、拼购方式在飞马的运用
拼多多用户多数是“价格敏感型用户”,三四线及以下的用户群体,这也反映了拼多多的用户群体特征是消费消费能力低。飞马跑腿的服务群体以大学生为主,他们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需要依靠家庭的帮扶,所以大多数也是“价格敏感型用户”。飞马跑腿的主营业务是“代购业务”,据统计数据显示,代购餐饮的业务比例过半。飞马跑腿的一线职员反映,一到用餐时间,订单量便会激增,同一类订单因为前后有时间差,会出现前面的一单仍在派送过程中,接着又会收到相同订单,大量时间浪费在往返途中,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人手不足的情况。那么拼购方式在飞马跑腿公司该如何应用?
(一)在用户层面
平台推出预订服务,用户可以在平台提前发起订单需求,设置订单拼购的有效时间,该订单在平台可供其他用户可见,若其他用户有相同需求则可一起拼购。达到订单拼购要求则可立即派送并退返一定比例的服务费,若在用户规定时间内无法达到拼购的数量,则在拼购有效时间结束后,按照正常订单业务执行。
(二)在商家层面
飞马跑腿与商家提前达成协议,与商家进行沟通。当商品数量或金额达到商家要求时,便降低商品价格给飞马跑腿,并根据飞马的业务数据,给予商家商品搭配方案,帮助商家增加订单客单价和下单率。
(三)在公司层面
对于新业务的展开,要更加地加强自身团队建设,根据实际的操作流程中发现问题,找到问题,来完善员工培训制度,改进服务态度、并且保障全员工薪资制度,用从商家获得的商品差额资金部分来补贴一线职员等来保持团队工作的激情,而且有利于提高员工日常工作的执行效率。
四、总结
在未来,“拼”的商业模式将有无限大的变换方式,而且“拼“的商业模式也不是在拼多多后才开始有的,打车软件里的拼车服务以及服装店常见的2件8折、3件6折销售套路,都是用“拼”模式来拉动消费者消费。面对优惠的价格,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总会受到影响,不由自主选择更利于自己的价格。同样商家虽然会损失一些利润,但他们更乐意将商品和服务售卖出去變现。当然,“拼”的商业模式无论怎么变化,本质都离不开消费者的需求汇集。
参考文献:
[1]潘玉梅.拼多多营销策略创新[J].中国市场,2020(5):130,145.
[2]唐宇龙,张长江.突破传统电商环境的“拼多多”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20(2):123-128.
[3]陈焕鑫.网络经济形态下团购电商平台消费者选择行为浅析[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1):215.
基金项目:
本研究来自于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飞马跑腿有限公司(项目编号:201813714022)。
作者简介:
陈广展(1997-),男,汉族,广东汕尾人,本科在读,广州工商学院,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毛敏敏(1997-),女,汉族,广东清远人,本科在读,广州工商学院,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余晓勤(1982-),女,汉族,广东高州人,副教授,广州工商学院,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李芳斐(1986-),女,汉族,广东清远人,助理研究员,广州工商学院,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