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对黎族大学生适应性的影响:人格中介作用

2020-05-19 13:10贾月亮贾月明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神经质专制黎族

贾月亮,贾月明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民族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0 引言

黎族,作为我国最南端的少数民族,由于独特的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经济和文化特征.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进程中,黎族的传统文化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给人们的适应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学术界较少关注黎族学生的适应状况.适应性是指个体与环境恰当有效地相互作用的程度,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本研究中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采用的是卢谢峰编制的量表,所以适应性同样指的是社会适应性.大学生适应性是学生主动调整生理和心理状态,使之符合环境的要求,并能主动改变环境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1].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孩子教养过程中传达出的态度、观念及行为[2].人格是个体内在心理与外部行为互相作用而形成的一定的组织和结构[3].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影响个体适应性的因素分为外部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家庭、社会支持、文化等,相关研究:适应性与积极的教养方式正相关,与消极的教养方式负相关[4].内部因素包括人格、自我评价及应对方式等,相关研究:五因素人格与社会适应呈显著相关[5].此外,以往研究也表明教养方式与人格特征相关,教养方式对开放性和外倾性人格有预测作用[6],父亲的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对子女的神经质人格的形成有影响作用[7].以往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教养方式、人格、适应性中的两者关系,较少探讨三者的关系,目前尚且没有针对黎族大学生这方面的研究文献.本研究将外部变量父母教养方式和内部人格变量结合在一起探查黎族大学生的适应性,并探讨人格是否起中介作用.这将更加完善教养方式是如何对适应性产生影响的过程,为增强黎族大学生适应性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海南省三所高校抽取500名黎族大学生(海南热带海洋学院320名,三亚学院100名,海南师范大学80名)做问卷调查,年龄在17~21岁之间,被试知晓本次调查的目的并愿意配合完成.问卷共回收426份,回收率为85.2%,其中,文科生320人,理科生106人;城镇86人,农村340人.

1.2 工具

1.2.1教养方式.Maccoby和Martin[8]在Baumrind的基础上划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与忽视型.通过对四种教养方式的特征展开描述,让被试选择最符合自己的一种教养方式.权威型:严格但民主,父母对你提出要求的同时也会听取你的想法.专制型:严格但不民主,你必须无条件服从父母.溺爱型:父母对你的要求无条件的满足.忽视型:父母不会表达对你的爱,也不会控制你的行为.

1.2.2“大五”人格问卷.采用修订版Costa的大五人格简式量表(NEO-FFI)[9],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五个因子,经姚若松等对中文版信效度检验得出,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7、0.78、0.63、0.72、0.74[10],共60个项目,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代表该因子的特征越明显.

1.2.3大学生适应性量表.采用华中师范大学卢谢峰[1]于2003年编制的量表,有七个维度:学习、人际、角色、生活自理及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环境认同、身心症状,共66题,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适应性越强.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7 8.

1.3数据采集与处理

经培训后的主试采用统一指导语,学生做完后当场收回,将采集的数据输入SPSS25.0进行分析.

2 结果

2.1黎族大学生的教养方式、人格、适应性的相关分析

2.1.1黎族大学生的教养方式与适应性的相关分析

通过质与量的相关分析,得出教养方式与适应性的六个维度(除环境认同外)相关,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教养方式与适应性的相关分析表

注:*P<0.05,**P<0.01,***P<0.001,下同.

2.1.2 黎族大学生的教养方式与人格的相关分析

通过质与量的相关分析,得出教养方式与神经质和尽责性相关,见表2.

表2 教养方式与人格的相关分析表

2.2.黎族大学生的教养方式、人格、适应性的回归分析

2.2.1 黎族大学生的教养方式对适应性的回归分析

适应性的六个因子作因变量,教养方式作自变量,引入哑变量,以权威型作为基础水平,采用强迫进入法做回归分析(见表3).在学习及生活自理适应上,忽视型能负向预测,分别解释1.3%及2.4%的变异率;在人际及职业选择适应上,专制及忽视型能负向预测,分别解释4.1%及2.4%的变异率;在角色适应上,专制和溺爱型能负向预测,解释1.6%的变异率;在身心症状上,专制、溺爱及忽视型均能负向预测,解释7.0%的变异率.

表3 教养方式对适应性的回归分析表

表3(续)

2.2.2 黎族大学生的教养方式对人格的回归分析

以神经质和尽责性分别作因变量,教养方式作自变量,仍以权威型作为基础水平,采用强迫进入法做回归分析(见表4).溺爱和忽视型能正向预测神经质,解释1.9%的变异率;专制型能负向预测尽责性,解释1.8%的变异率.

表4 教养方式对人格的回归分析表

2.2.3 黎族大学生的人格在教养方式与适应性之间的中介作用

采用温忠麟等提出的检验中介效应的程序,检验人格在教养方式与适应性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教养方式能预测适应性,也可预测神经质和尽责性.回归分析,如表5.

表5 教养方式和人格对适应性的回归分析表

表5(续)

在学习适应上,神经质进入方程,此后教养方式对适应性的回归系数变得不显著(由β= -0.12,P<0.05变成β= -0.07,P>0.05),说明神经质起完全中介的作用.

在角色、职业选择、生活自理适应上,神经质和尽责性进入方程,此后教养方式对适应性的回归系数变得不显著(角色适应:由专制β= -0.11,P<0.05,溺爱β= -0.10,P<0.05,变成专制β= -0.05,P>0.05,溺爱β= -0.03,P>0.05;职业选择:由专制β= -0.13,P<0.05,忽视β= -0.12,P<0.05,变成专制β= -0.09,P>0.05,忽视β= -0.05,P>0.05;生活自理由β= -0.16,P<0.01变成β= -0.08,P>0.05),说明神经质和尽责性起完全中介的作用.

在人际适应上,神经质和尽责性进入方程,此后教养方式对适应性的回归系数变成不显著和仍显著但有一定程度降低(由专制β= -0.12,P<0.05,忽视β= -0.19,P<0.001,变成专制β= -0.06,P>0.05,忽视β= -0.10,P<0.05),说明神经质和尽责性起部分中介的作用.

在身心症状上,神经质进入方程,此后教养方式对适应性的回归系数仍显著但有一定程度降低(由专制β= -0.19,P<0.001,溺爱β= -0.19,P<0.001,忽视β= -0.16,P<0.01,变成专制β= -0.17,P<0.001,溺爱β= -0.15,P<0.01,忽视β= -0.10,P<0.05),说明神经质起部分中介的作用.

3 讨论

3.1 黎族大学生的教养方式对适应性的影响

本研究的整体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黎族大学生的适应性有预测作用,符合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即个体的发展是受到直接环境(如家庭)和间接环境(如社会环境)的交互影响,共同影响个体的适应能力[11].

忽视型可负向预测学习和生活自理的适应性,与以往对汉族学生的研究结果一致,即父亲的拒绝与学习和生活自理适应负相关[12].黎族大学生多数是来自较封闭的山区,父母主要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作为生活支柱,父母受教育的水平较低,习惯于现状的应对方式[13],并且长期形成的“敬畏自然和遵循传统”的生活观念使父母仍保留着传统的教养方式[14],“亲子沟通少,相互了解不够”[15],对子女有较低的期望值,很少长远考虑子女的教育问题,缺少对子女的关心和对其行为的约束.这种被忽视养育的黎族大学生一旦到风俗习惯及语言不同的环境去读书时,会感受到更多的心理冲突,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这是由于农村比城市的黎族学生在认知、语言、学习能力、情绪和社会性等发展上更落后[16],从而导致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学习方法,不能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表现出较差的学习和生活自理适应.

专制及忽视型可负向预测人际及职业选择适应,可能原因如下.黎族的传统文化受到对外交流的影响和旅游文化等的冲击,人们从被迫到主动适应汉族文化[13].为了顺利度过转型期,一些黎族父母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让其加强汉语及文化的学习,以便更好的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及技术,并要求孩子在父母规划的蓝图下发展,以便更好地回报家庭乃至带领全村致富.但由于长期的基础教育薄弱,黎族大学生在绝对服从的教养方式下,心理压力极大,易出现情感冷淡、执拗、敌对等状态,易与思维、习惯不一致的同学产生矛盾,从而影响人际交往.同时由于报考的大学志愿也多是父母的意愿,学生对所学专业并不感兴趣,不清楚该做哪些职业准备,对未来的职业选择很是迷茫.而对于一些缺乏竞争意识的黎族大学生父母,仍采取忽视型教养方式,对子女不闻不问,认为“树大自然直”,培养出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关心他人,很难理解“他者”文化,放弃自我中心的观念[17],在生活中易产生心理冲突,如长期得不到疏导容易形成冷漠、自卑及不稳定的情绪,在与同学交往中表现出诸多的矛盾.同时,持忽视型教养方式的黎族大学生父母因不去鼓励孩子的主动探索行为,孩子往往缺少胜任感和成就感,常不能客观准确定位自己,面对职业选择感到彷徨、手足无措.

专制和溺爱型可负向预测角色适应,可能原因如下.在文化适应中属于整合型和同化型的黎族大学生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急迫,再穷也支持孩子读书,寄希望在子女身上[13],从而严格要求其学习,甚至动用惩罚,认为成绩好,考上好大学,才能光宗耀祖.在这种高压下的黎族大学生常表现得胆怯、退缩,缺乏自尊、自信.专断型教育方式下的黎族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相对脱离了父母的掌控,由最初的兴奋,到后来的六神无主,很难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不能按照转变的角色做出恰当的自我调整,出现角色适应的不良状况.而在经济、文化落后的黎族乡村仍存在较严重的男尊女卑的思想,父母对男孩过分宠溺,有求必应,一味迁就[18].乡村黎族大学生在读中小学时,一般在离家乡较近的乡镇学校或民族学校就读,生活习惯及价值观都没有受到较大冲击;但到了大学,特别是习惯了处于家庭中心的黎族男生面对竞争时,任性及薄弱的意志使其不能有效地调整学习和娱乐的关系,更没有主动培养社交技巧的意识,导致不良的角色适应.

专制、溺爱及忽视型可负向预测身心症状,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即身心症状与父亲的惩罚、拒绝、过度保护负相关[12].专制、溺爱、忽视型教养方式易引起子女的情绪不稳,不利于其身心健康.这三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黎族大学生在遭遇挫折后,会表现出焦虑甚至意志消沉及行为失常,被同学排斥,若不及时调整会引起身体不适,如颈椎酸痛、头痛、失眠、消化不良等症状.

3.2 黎族大学生的教养方式对人格的影响

溺爱及忽视型可正向预测神经质.以往研究也表明,父母的过度保护能正向预测神经质[19].采取溺爱型教养方式的黎族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满足各种要求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孩子往往是自我为中心的;采取忽视型养育方式的黎族父母对孩子缺少关注,很少有情感上的交流,对孩子积极的行为不仅没有反馈,甚至流露出厌烦的表情.溺爱及忽视型培养出的子女易表现出消极和不稳定的情绪,对于黎族大学生而言,由于多数是来自农村的贫困生,更易引发其紧张不安的情绪,特别是当本民族的观念、文化与外部环境与文化发生冲突时则易出现,表现出高神经质的特征.

专制型可负向预测尽责性.采取专制型养育方式的黎族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他们的指令,不能越雷池一步,如在黎族习俗的问题上,要崇拜自然物,如蛇、鸟、蛙等,遵守节日、婚假葬礼的禁忌;在子女的学习上,要求向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看齐,这对于具象思维丰富的黎族大学生来说是一项挑战[13],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便采用惩罚.既往研究显示,惩罚、控制的教养方式易致青少年违法[20],说明专制下的学生缺乏控制和管理冲动行为的能力,自律性较差,同时为了摆脱长期的束缚而出现逆反心理,表现出懒散、不专心、不负责任、没有抱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3.3 黎族大学生的人格在教养方式与适应性间的中介影响作用

黎族大学生的神经质在教养方式对学习适应的影响上起完全中介作用,即教养方式是通过神经质对学习适应产生影响的.不良的教养会培养出子女情绪不稳定的特征,子女常体验到焦虑、抑郁、敌对等消极情绪[21],而神经质又能负向影响学习适应[22].黎族大学生主要以具象思维为主,而大学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抽象思维,所以黎族大学生常承受着被师生误解为理解能力不强的心理压力,更易表现出情绪的不稳定,从而出现对专业不感兴趣、挂科等一系列不适应现象.

神经质在教养方式对身心症状的影响上起部分中介作用,说明教养方式既可以直接影响身心症状,原因前文已述,也可以通过神经质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身心症状.这是由于不良的教养方式培养出的子女有情绪不稳的高神经质表现,对外界的刺激较敏感,应对能力较差,容易体验到心理挫折,出现诸多的身心症状.黎族大学生由于语言表达、习俗、价值观等的独特性,若想顺利地融入班级中,相比非黎族学生需要更多的调适,加重了黎族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及身心不适症状.

神经质和尽责性在教养方式对角色、职业选择、生活自理适应性的影响上起完全中介作用,即教养方式是通过神经质和尽责性对角色、职业选择、生活自理适应产生影响的.不良的教养方式易致子女形成高神经质和低尽责性的人格特征.丁梦媛等[23]的研究发现父母的过度控制与干预会阻碍子女对环境的探索,继而影响适应性.既往研究表明,神经质能正向预测适应不良,尽责性能负向预测适应不良[24].高神经质和低尽责性的个体对情绪和行为的控制力低,表现出较高的冲动性,而冲动性的个体更容易出现适应不良,甚至增加违法的危险性[25].所以当黎族大学生进行自我调适以适应思维、观念、文化、习惯都不同的新环境时,已形成的高神经质和低尽责性就会阻碍其适应新角色地位、做好职业准备以及有效安排日常生活.

神经质和尽责性在教养方式对人际适应的影响上起部分中介作用,说明教养方式既可以直接影响人际适应,原因前文已述,也可以通过神经质和尽责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人际适应.在专制和忽视型教养下的子女,易体验到挫败感和自卑[26],久而久之易形成欠缺控制情绪和冲动行为的人格,即高神经质和低尽责性,具有这两种人格特征的黎族大学生在与同学交往时会出现更多的困难.由于许多非黎族的学生对于黎族神秘的蛊术及传统禁忌存在一定的心理忌讳,所以常常不会主动和黎族大学生交朋友.如果黎族大学生常表现出焦虑、敌对等情绪以及冲动、不负责任的行为,则不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更不利于适应环境[24].

3.4 增强黎族大学生适应性的措施

一方面,倡导权威型教养方式.海南黎族由于受朴素唯物主义和原始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的影响,遇事求神灵庇佑,生病求助道公,常使用遇事逃避的应对方式,这使得父母很少思考养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很少关注孩子出现的身心健康问题.政府可组织专业人员到黎族的居住地大力宣传权威型教养方式,让人们理解并学会应用科学的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是父母采用民主的方式与子女进行的积极双向沟通,表现出温暖接纳的情感,尊重、理解孩子,对孩子的行为及时做出反应,鼓励孩子表达观点和独立探索,是一种爱而不惯,严而不苛的养育方式.以往研究显示:父母的过度干涉不利于子女对环境的探索,而不加以过分干涉则有利于子女主动探索外部世界[27].父母的理解与爱护有利于增强子女的自信心,促进其心理健康.权威型养育出的子女情绪稳定、自信、热情和友好,独立性、意志力及安全感强,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适应学校生活,是值得推崇的教养方式.

另一方面,培养黎族大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在海南经济建设及旅游开发背景的影响下,由于黎族人民在商业往来中上当受骗的经历,使得其朴素性减少,心理防御性增加[13].当遇到其他民族学生的歧视和羞辱时,黎族大学生就会对外部环境与文化产生抵抗情绪,时间久之易形成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征,再加上黎族大学生直接的情感表达,容易引起彼此的冲突,导致文化适应问题,而文化适应是影响心理适应的重要因素[28].当本族文化渐渐消失导致的依存感缺失时,黎族大学生容易出现紧张的人际关系,甚至是冲动行为,如果刻意压抑情感便会产生抑郁.这些高神经质和低尽责性的表现若长时间的存在便内化成人格的一部分,不利于黎族学生适应学校生活.根据黎族学生适应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塑造其良好的人格,以便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在家庭方面,可通过营造温暖接纳的氛围,提高父母受教育水平,注重父母人格的完善等途径塑造黎族大学生人格;在学校方面,可通过建立公正融洽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师的人格特征、加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等途径完善黎族大学生人格;在社会方面,可通过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发挥网络的正面引导作用等途径健全黎族大学生的人格.

猜你喜欢
神经质专制黎族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神经质有九个表现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民主时代的新政治科学
反刍思维对中学生神经质和抑郁的中介作用
欧洲早期印刷业应对专制统治的方式与成功原因探析
寻根压力
学会和孩子沟通 别让父爱变“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