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院召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分布于脑动脉的疾病,又称脑梗死,主要由于脑动脉闭塞造成脑组织梗死[1-2]。发病后可对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造成损害,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运动障碍、言语障碍等后遗症,死亡率与致残率均较高。因发病多为中老年人,手术治疗风险大,目前临床对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用抗血小板、抗凝、扩张血管等西药治疗,但治疗效果欠佳且存在诸多不良反应,只能在较小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3-4]。有研究结果说明,对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可用中药,中药治疗经验丰富、历史悠久,可针对风痰瘀阻的病因,起通络活血、化痰熄风之效,从而减轻炎性状况、改善脏腑功能,缓解症状。近年来,中药治疗该病多数工作者选择半夏白术天麻汤,因此我院优化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方案,针对3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表方法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0.23±4.14)岁;于发病3~60 h内入院,平均入院时间为(45.97±4.43)h。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1.68±4.28)岁;于发病5~64 h内入院,平均入院时间为(51.01±4.13)h。观察组上述基础资料相比较对照组均衡性良好(P>0.05),可对比。本研究已获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5]中对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22分。中医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6]中对痰瘀阻型中风的诊断标准;中医证候积分≥5分。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经脑部CT和MRI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年龄45~78岁,且知晓本次研究并自愿参加者。排除标准:存在其他心、肝、肾、肺疾病者;伴有脑疝、脑出血或重度昏迷者存在智力障碍、认知障碍、沟通障碍或精神异常者;病程超出72 h者。
1.4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吸氧、脱水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卧床休息、抑制原发病等。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即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规格:75 mg,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6),1次/d,持续服用2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添加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配方如下:生白术10 g、姜半夏10 g、三七6 g、天麻15 g、茯苓15 g、丹参16 g、泽泻15 g、石菖蒲10 g、甘草5 g、橘红10 g,同时可添加炙甘草、桂枝缓解喘息严重症状,添加党参缓解患者气虚,添加川续断、桑寄生、杜仲缓解患者下肢无力。使用300 mL水煎,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持续服用2周。
1.5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取血清,借助沈阳万泰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OTA-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行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借助安徽中科中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提供的gc-2010型放射免疫计数器,行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借助贝克曼IAMMGE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试剂盒均由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6 疗效判定 借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7]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0~42分,分值越高表明神经缺损越严重。将患者临床疗效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基本痊愈为NIHSS评分减少90%以上;显效为NIHSS评分减少≥45%且<90%;有效为NIHSS评分减少≥18%且<45%;无效为NIHSS评分减少低于18%。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TNF-α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hs-CRP/(mg·L-1) IL-6/(μg·mL-1) TNF-α/(μg·mL-1)对照组 12.78±3.59 13.71±3.36 18.47±5.26观察组 13.69±3.86 13.93±3.42 18.50±5.21对照组 5.45±1.61* 11.04±2.73* 12.98±4.74*观察组 3.61±1.05*# 6.01±2.63*# 9.36±4.04*#组别 例数35 35 35 3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29%(33/35)相比对照组77.14%(27/3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因血管闭塞导致患者脑部血液无法循坏的脑血管疾病[8]。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发病后患者伴有认知障碍、运动障碍、言语障碍等症状。抑制炎症和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可有效缓解缺血病灶处的扩大进程和抑制炎性损坏脑组织,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故目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多为借助西药改善患者炎症及凝血功能[9]。中医认为骤然上蒙清窍及肝风内动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病的机制。在临床中往往是风痰阻塞脑络所致,并且伴有麻木不利、吞吐不利、瘫痪、神志不安等症状。可以通过相关的对症治疗,包括祛风痰,改善循环,以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
临床对于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常用西药为硫酸氢氯吡格雷。硫酸氢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噻吩吡啶类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该药可有效控制炎性因子的释放能力,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的情况,同时可以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避免形成血栓,促进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进而降低动脉硬化的发展。我国传统医学目前持续进步发展,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逐渐加入中医疗法,与常规治疗相结合,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及提升治疗效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中医治疗方面,主要是以活血通络、熄风化痰为依据[10]。半夏白术天麻汤由生白术、姜半夏、三七、天麻、茯苓、丹参、泽泻、石菖蒲、甘草、橘红等10味中药组成,其中生白术可健脾益气、利水止汗;姜半夏、橘红和甘草具有化痰止呕的疗效;三七与丹参可止血化瘀;天麻可治疗肢体麻木、头风头痛;茯苓、泽泻可治疗水肿尿少,心神不安;石菖蒲可开窍化痰。本次研究对观察组患者使用了半夏白术天麻汤作为主要治疗药物,和常规西药相结合,10味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神经缺损情况,改善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进而提高患者康复效果,降低死亡率。此次研究中对照组仅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中hs-CRP、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相比改善更显著,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中药组成的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可起到至关重要效果。
综上所述,半夏白术天麻汤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可改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