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尔品的中国风格钢琴曲
——为“向齐尔品致敬音乐会”而写

2020-05-19 07:41梁茂春
钢琴艺术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曲练习曲音阶

文/ 梁茂春

引 言

这是一场向齐尔品致敬的音乐会,是一场向齐尔品感恩的音乐会。同时也是一场具有厚重历史意义的音乐会,因为齐尔品在八十多年前谱写了这一批充满中国风情的钢琴曲之后,这些曲子却从来没有在中国集中、完整地演奏过,绝大多数作品都不为中国听众所知晓。今天是第一次在中国全部展现,是它们在中国的“首演”。

齐尔品在1937年3月离开中国之后,再也没有回到过中国。但是他在国外将这些作品全部出版,并亲自反复演奏、传播这些作品。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洋溢着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在中国的音乐舞台上却销声匿迹了,八十多年以来绝少有人演奏。因此,至今中国人对这批作品毫无了解。

历史的岁月随风飘去,历史的作品随岁月而流失。齐尔品谱写的这一批中国音乐风格的作品,真的就飘散得无影无踪。我们根据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找到了这些作品的标题和出版情况,终于在外国出版社的仓库中“打捞”出了这批尘封多年的乐谱。经过反复的练习、琢磨和修改,终于把它们还原成音响。这些,都离不开青年钢琴家蔡曦的努力。蔡曦尽力从网络上把这些20世纪30年代在法国和欧洲出版过的乐谱收集齐全,并认真练习、反复琢磨,精心准备了这场钢琴作品音乐会。

原来,齐尔品在193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之后的三四年间,总共创作的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有四部组曲,共计31首分曲。具体的曲目是:《第一钢琴组曲》(Op.51,No.1)、《第二钢琴组曲》(Op.51,No.2)、《十二首钢琴小品》(Op.51,No.3)和《五首音乐会练习曲》(Op.52)。从乐曲的技术程度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初级程度(包括《第一钢琴组曲》和《第二钢琴组曲》)、中级程度(《十二首钢琴小品》)和高级程度(《五首音乐会练习曲》)这三类。

两套初级程度的钢琴组曲

《第一钢琴组曲》包括《旋律》《旋舞》《水手之歌》《狐步舞》《无词歌》《僧侣游行》《乡村节日》七首中国风格小曲,全部都是标题作品。

这七首小曲,最早在1935年5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五声音阶的钢琴教本》中已经全部发表过(见该教本“第一部分”的第16至22首,这一部分是专门的“五声音阶指法的基本练习”),所以全部都是在1935年5月之前完成的。之后,1935年《第一钢琴组曲》又在法国由雨果出版社(Heugel)出版。

这七首小曲,结构都很短小,最短的只有八小节,一个单乐段。它们都是初级的五声音阶练习曲,都是为钢琴初学者而创作的。同时,也面对东方五声音阶音乐流行的国家和地区。

从这些小曲的标题[如《旋舞》(即《圆舞曲》)《水手之歌》《狐步舞》《无词歌》等]来看,齐尔品的音乐思维还是欧洲式的,只是他完全采用纯粹的五声音阶来创作,连伴奏声部都是五声音阶。

《第一钢琴组曲》封面

《第二钢琴组曲》封面

《第二钢琴组曲》包括了七首无标题的五声音阶练习曲,目的是弹奏五声音阶不同调式的不同指法。如第一首是“C宫指法”(五个手指弹C、D、E、G、A五个音),第二首是“E角指法”(五个手指弹E、G、A、C、D五个音),其余依此类推。第七首是“混合指法”的练习曲。

这七首小曲在1935年5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五声音阶的钢琴教本》也都已经发表过(见该教本“第一部分”第23至30等小曲中),所以也全部都是在1935年5月之前完成的。之后又由法国雨果出版社出版。

《第一钢琴组曲》和《第二钢琴组曲》完全是为了不同的五声音阶指法所写的练习曲。《第二钢琴组曲》中的七首小曲在结构上比《第一钢琴组曲》稍大,基本上是一页乐谱一首小曲,音乐形象和伴奏织体上也显得更为丰富。

从这些活泼可爱的中国风格小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齐尔品有一颗童心,他的天性中充满了童真。

一套中级程度的钢琴组曲

《十二首钢琴小品》,又称“第三组曲《中国小曲》”。这是专为学习钢琴一两年的初学者谱写的具有中国风格的小型乐曲,都是无标题小曲,采用了十二个不同的调性。分别是:

(1)C宫调式的快板

(2)G宫调式的中板

(3)D宫调式的快板

(4)A宫调式的从容的快板

(5)E宫调式的活泼的快板

(6)B宫调式的慢板

(7)升F宫调式的小快板

(8)降D宫调式的小行板

(9)降A宫调式的中板

(10)降E宫调式的急板

(11)降B宫调式的快板

(12)F宫调式的中板

《十二首钢琴小品》安排在不同的十二个音高上,全部都是宫调式。作品无标题,只有不同速度的标记。

这十二首小曲最早全部发表在《五声音阶的钢琴教本》中,安排在该教本“第三部分”,这部分的标题就是“用五声音阶作成的短曲十二首”。

《五声音阶的钢琴教本》封面

《十二首钢琴小品》中,有十首小曲曾经于1935年1月19日在北平(今北京)首演过。那是齐尔品第二次到北平后将要离开的前夕,当时的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在协和礼堂举办音乐会为他送行。根据曹安和先生的回忆:“齐尔品编写了10首中国钢琴小曲,让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的十个女孩子弹,一人弹一首,一人一个调。分别题献给这十个女孩子……后来这十首小曲又增加了题献给杨仲子的一首和题献给我的一首,组成了《十二首钢琴小品》。”①曹安和先生的口述史料,证实这些作品中的大部分在1935年初就已经在中国首演过了。

最初首演的十首小曲分别题献给齐缀、李园妹、李怀莲、周英、戴世佺等音乐系的十位女学生②。这些小曲都是车尔尼“599”水平的小曲,并且都是五声音阶的中国风格作品。它们风格迥异,有的欢快活泼,有的优美流畅,有的热情奋发,有的幽默跳跃。在创作手法上,有的运用了中国民歌音调,有的在和声上还进行了“中国化”的努力(如四度、五度、二度和声等),有的在旋律的装饰音上模仿民间音乐的特点,有些乐曲还模仿了民间乐器的音响。在作品结构上,大部分是带变化再现的三段体。

这十二首钢琴小曲,虽然没有标题,但是音乐形象非常鲜明,钢琴的织体和手法亦相当丰富。如在第二首小曲中,明显可以听到模仿琵琶轮奏的奏法;第三首则有进行曲的风格,采用了中段转调的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第四首则有模仿民间打击乐器的音响;第六首的音乐有戏剧性对比,一头一尾的音乐非常深沉、悲伤,而中段的音乐具有抗争性;第七首小曲也有对模仿琵琶音色的探索,音乐清新而充满风趣;第八首则是一个对比性极强的二段体小曲,前段悲伤,后段高亢;第九首是根据江苏民歌《八段锦》的旋律变化而成,右手演奏民歌主旋律,音乐深沉,左手配以复调式的对位声部,两个声部都注意到了五声音阶的特色;第十首(降E宫调)是采用河北民歌《探亲家》的曲调改编的,活泼、生动的伴奏织体加强了音乐的幽默性格,高音区的不协和音,就像是小锣的敲击声,衬托出幽默、风趣的性格;第十二首一头一尾是抒情性段落,中间一段是打击乐段落,富有幽默感。

例1

例1是《十二首钢琴小品》中第十首(降E宫调)的开始部分,河北民歌《探亲家》的旋律清晰可见。

齐尔品于1935年2月7日又一次离开中国,途经美国回到欧洲,他在巴黎亲自首演了这十二首小曲,并将上述三套组曲总合成《五声音阶钢琴练习曲》(Op.51),1935年由雨果出版社在法国出版,因此它们在海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聆听齐尔品的十二首小曲,好像可以触摸到齐尔品的一颗年轻的心。

一套高级程度的音乐会练习曲

这套专业程度的练习曲即《五首音乐会练习曲》,是齐尔品精心谱写的高级钢琴练习曲,每首都是一个独立、精美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都谱写于齐尔品1934至1936年间中国之行和东亚之旅后的中国和欧美的不同地点,由齐尔品本人于1936年在东京首演。令人奇怪的是,只有其中的个别作品(如《向中国致敬》)在中国首演过,而完整的《五首音乐会练习曲》却未见有在中国演奏过的记录。

《五首音乐会练习曲》的乐谱,1936年由朔特(Schott)音乐出版社在欧洲出版。有学者认为,谱写这些作品的目的是让中国学生看到“采用五声体系写出来的钢琴音乐在技术上有多大的难度”。③

齐尔品在提到《五首音乐会练习曲》时写道:“自1934年我在远东第一次旅行演出期间,我开始被中国的传统性、戏剧性、民间音乐和传统乐器及其音响和演奏技术强烈地吸引……中国音乐一般采用的五声音阶,从很多方面吸引了我,也使我从色彩音乐方面的思维看到了更多的东西,丰富了我的音乐词汇……这是我从中国获得的强烈印象的成果。”④

《五首音乐会练习曲》包括《皮影戏》《琴》《向中国致敬》《木偶戏》《吟》。下面对这五首作品分别作一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1.《皮影戏》

1935谱写于巴黎的《皮影戏》,是齐尔品在北京聆听了户外表演的民间“皮影戏”之后获得的创作灵感,根据观看表演后得到的印象创作而成。音阶是D大调五声音阶,音乐富有生气,具有戏剧性展开的叙述特点,转调频繁,对比强烈,变化无穷。是一首带有中国风格的自由动机展开的乐曲。

《皮影戏》的核心主题与齐尔品的《第二钢琴组曲》中第五首的音乐主题相类似,都来自中国北方的粗犷、热烈的民间歌曲。节奏强烈,速度快捷,奔放、热闹的情绪贯穿始终。

2.《琴》

第二首《琴》也是在巴黎完成的。音乐宁静、绵延,走向内心深处。《琴》这首钢琴曲明显受到中国古琴音乐的启发,齐尔品要求演奏者轻轻地弹奏并持续踩踏板。齐尔品说:“手指应很小心地触摸琴键。其柔软隐约的音响由演奏者持续地振动而以和谐的五声性充满整个房间。”⑤乐曲为C大调五声音阶。作曲家还在节目说明中写了“伯牙与子期”的故事⑥,来启发人们对古琴音乐和这首钢琴曲的理解。实际上表达了齐尔品期望在中国遇见“知音”的意愿。

《琴》这首乐曲的节奏非常自由,音响上有很多“留白”。似在追寻古琴的“清雅淡远”的审美情趣。

3.《向中国致敬》

《向中国致敬》是《五首音乐会练习曲》中最早完成的一首,也是在中国创作并在中国首演的。此曲最初发表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五声音阶的钢琴教本》中,是该教本的“第五部分”。出版时在目录中有一个注解:模仿琵琶轮奏声音的幻想曲。

这是一首带再现的四段体音乐(A—B—C—A),既有西方的随想曲的结构特点,又蕴含中国式的“起承转合”的意味。第一部分完全由单音呈示,主要通过同音反复来模仿琵琶的“轮指”技巧,钢琴的“同音反复”奏法获得了极度的发挥。

例2是《向中国致敬》第一部分模仿琵琶轮奏的单旋律呈示。这一段音乐柔和优美,音量一直控制在“弱”的程度。第二部分通过八度演奏“同音”,出现变音和转调,增加了气势和力度。第三部分运用钢琴双手的对位展开及调性的变化,加强了音乐的戏剧性的扩展,使音乐在这里达到高潮。第四段音乐又回到单音表现的意境,在模仿琵琶的音响效果中结束全曲。

例2

在这首作品中,我们似乎可以听到齐尔品的一颗真诚的“中国心”。

4.《木偶戏》

《五首音乐会练习曲》中的第四首是《木偶戏》,速度是小快板,E大调五声音阶,1936年谱于巴黎。主题来自齐尔品在北京听到的一首木偶戏演出时的伴奏音乐。结构是回旋曲式,主题顺着五声音阶的不同调性发展进行。

5.《吟》

第五首《吟》,速度是慢板,A大调五声音阶。1936年谱写于纽约。齐尔品在中国时曾多次到寺庙观看佛教的法事,聆听僧人在引磬、木鱼的伴奏下吟诵。这首《吟》即是根据对法事音乐的印象谱写而成的。主题采用了民间歌曲《道情》,全曲是这一主题的变奏,表现了寺院法事诵经的庄严、神秘气氛和超然的心态。

齐尔品自己对这五首作品是相当珍爱的,他借用巴托克的钢琴曲《小宇宙》之名,称它们是“中国《小宇宙》”。他从中国琵琶和古琴音乐中吸取营养,从民间音乐中汲取素材,又从佛教音乐中获得启发。从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史来说,齐尔品所做的努力有许多是属于开创性的。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和钢琴思维结合起来,进行深度的交融,使钢琴的能量得以充分发挥。这五首作品产生在20世纪30年代,其历史价值和意义显而易见。因为齐尔品的这些富有创造精神的创作探索,与同一时期中国作曲家相比,都是走在前列的,因而具有引领的作用。

我们注意到,齐尔品在《五首音乐会练习曲》中,将《向中国致敬》放在中间部位的第三首,即全曲的中心地位。我们也可以把整套《五首音乐会练习曲》的内容都理解为“向中国致敬”,甚至可以把他的全部钢琴创作都理解为“向中国致敬”。

在齐尔品前妻威克斯⑦1935年4月1日的《日记》上,贴着一张齐尔品当天的照片(见下图)。

照片中的齐尔品,正在纽约长岛自己家的门口迎接客人。他身穿深色的中国长衫,从外表看起来一派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样子;而聆听齐尔品的《五首音乐会练习曲》,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在的一颗热烈、真诚的“中国心”。

结 语

欣赏了这场音乐会的听众,都有幸共同见证了一个重要的历史的时刻——齐尔品中国风格钢琴曲集中地在中国的首演。

蔡曦的演奏是全身心投入的,因此非常感人。听着齐尔品的音乐,我们好像看到齐尔品也回到了他所熟悉的上海音乐学院,和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八十年前的钢琴作品。

上文提到的这些作品在手法上都是非常单纯、自然的,纯五声音阶,很少出现“偏音”和变化音,连伴奏声部都是纯五声音阶的。这与齐尔品此前业已形成的现代音乐风格、手法等存在很大的差别,出现了齐尔品创作风格又一次巨大的变化——一次重要的创作风格的“回归”。

有一个材料可以证实这种创作风格的“回归”是齐尔品有思想准备的。在齐尔品刚到上海的时候,《黎明报》上发表了一篇《作曲家A.齐尔品谈他自己的创作——上海〈黎明报〉专访》摘录,记录了齐尔品的思考,齐尔品说:“我来这里是因为这是我的工作需要。很早以前,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记得跟着父亲听到了乡间的歌唱,这是真正的民族的歌,里面是那么清楚地反映了民族的灵魂。在这朴素、单纯的歌唱中,有某种东西可以无终止地启发我们的工作,这里有着不可胜数的音乐原始素材、源头和基础。不幸的是当作曲家们不是写他们如何感觉的,而只是写人们怎样教给他们的,当人造的文化消除了我们精神的本质时,这样朴素的音乐今天几乎不可能找到了……我想找到一个人们仍然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带着灵魂内心的声音唱歌的地方。我相信在这里,在远东我来到之处可以追求一个梦想。我已经听到一些原始曲调的片段……我也已将其记录下来,它们或许可以构成我的新的艺术发展(一个新阶段)的基础。”⑧看来,齐尔品已经有点儿厌倦了现代音乐中过多的“人造音乐”成分,他在思考如何回到自然的音乐、表现人类灵魂的音乐中去,寻找一条新的创作之路。以上这些作品,正是他创作探索过程中的一段经历。齐尔品在这一特殊时期所谱写这些特殊的作品,成为他全部创作中的一个特殊的阶段。

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在齐尔品苦心孤诣创作的这许多作品中,有没有一些小曲、练习曲,能够采用到今天的儿童教材中?我们的教材应该有厚重的历史感。齐尔品的那些音乐会练习曲中,能否有些仍然可以成为我们的保留曲目?

令人感到奇怪和遗憾的是:齐尔品的《五声音阶的钢琴教本》在中国却被束之高阁了,基本无人问津。不仅是《五声音阶的钢琴教本》,几乎所有他的中国风格钢琴曲都是如此,难得有人理睬。八十多年以来,我们对齐尔品的音乐重视不够,尊重不够。

当重新聆听了齐尔品谱写的这批作品之后,我们会感到:齐尔品可以说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创作中国风格钢琴曲数量最多的作曲家,没有之一。难得齐尔品有这样一份挚爱中国音乐的真诚。他的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在钢琴技巧的发挥方面,即作品的“钢琴化”方面是无可挑剔的。他的作品的最大优势在于钢琴语言的丰富和钢琴技法的娴熟;最动人之处在于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追求。

中国文化中有一个优良的传统——“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们应该懂得感恩。

现在回到我讲话的原点:这是一场向齐尔品致敬的音乐会,这是一场向齐尔品感恩的音乐会。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一个有希望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懂得感恩的国家,才是一个有希望的国家。

注 释:

①梁茂春记录、整理,《“齐尔品跟我学琵琶”——曹安和回忆齐尔品》,载《钢琴艺术》,2014年第11期。

②根据1935年1月19日在协和礼堂举办音乐会的节目单。

③Willi Reich,Alexander Tcherepnin,p.47。转引自张己任博士论文《齐尔品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影响》(1983年英文稿打印本,未刊稿),第113页。

④引自齐尔品未出版的著作《齐尔品音乐作品目录集(1912—1962)》手稿,齐尔品夫人李献敏的私人藏品。转引自张己任博士论文《齐尔品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影响》(1983年英文稿打印本,未刊稿),第114页,蔡良玉中译。

⑤同注释④,第116页,蔡良玉中译。

⑥“伯牙与子期”的故事,最早见于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所著《列子·汤问》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讲的是“知音难遇”的故事。

⑦路易欣·威克斯(Louisine Weekes,1886—1953),齐尔品的前妻。威克斯比齐尔品年长13岁,她和齐尔品于1926年结婚,1937年离婚。

⑧转引自苏-艾伦编,《亚历山大·齐尔品——一位俄国移民作曲家的传奇》(Alexander Tcherepnin the Saga of a Russian Emigré Composer, by Ludmila Korabelnikova, Translated by Anna Winestein, Edited by Sue-Ellen Hershman-Tcherepn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8),第108页,蔡良玉中译。

猜你喜欢
小曲练习曲音阶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永昌小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我爱记歌词
用爱温暖那名需要陪读的孩子
练习曲
简析莫什科夫斯基15首钢琴技巧练习曲部分作品
如梦令·烟雨痴缠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