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平 孟祥来
摘要:把幸福作为课程来设计,关键是怎样落实,班本化是一条可行路径。实践摸索中,作者初步构建了班本习作、英语绘本教学、趣味数学、刻纸艺术等班本课程,并不断探索有效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幸福课程;班本;构建与实施;策略
教育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应当使人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教育也是一项教会人获得幸福的系统工程,落实到学校,我们称之为“幸福课程体系”。
基于“幸福课程”的顶层设计,我们着力于班本课程的开发、设计和实施,充分激发师生的潜能,让身边的“好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载体,让班级在课程的开发和管理中有自己应有的地位,让课程在班级真正发生,从而拓展与完善幸福课程体系,让每一个学生都过上幸福的班级生活,并获得“一生幸福必备的素养”。
一、幸福课程班本化构建的问题及归因
2016年,《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公布,我校抓住这一契机,在充分调研学生生源结构的基础上,因校制宜、以生为本,提出“幸福漕湖”教育主张,并展開了前期“班本课程”的实践尝试,每天下午3:20,四五年级开展幸福课程。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对教师进行了相关培训。初步遴选出四个特色班本雏形:1.立足观察的班本习作。2.立足想象的英语绘本教学。3.立足思维的趣味数学。4.立足手脑的刻纸艺术。试行一段时间,呈现若干问题。
(一)时间短,零散,不便内容安排
小学中高年级放学时间是15:45,每节课仅有25分钟,安排课程内容是困难的。比如立足观察的班本习作,两组生活图片的观察,能够调动生活积累、集聚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看法就不错了,根本谈不上深入习作表达。而一个纸牌游戏,一轮24点数学运算比赛都进行不完。英语绘本的想象与表达,情境也不能充分展开。所以,尽管每天25分钟,可是过于零散,对于静下心来专注学习不利,也不便于教师设置教学内容。
(二)内容与课堂无异,学生兴趣不足
教师从平时教学中抽取相对独立的内容,搬到课程中。而不去深入思考课程设置的幸福初心。比如英文绘本课程原来的设想是立足于想象和表达,要有编创的意味,让学生提前揣摩人物性格和心理,用肢体和语言表达出他理解的人物,进而体会创造的快乐。实际操作中沦为简单的对话表演,学生甚至记不住台词,要借助图片才能表演,渐渐异化为教师讲解绘本和播放绘本故事。
(三)对课程认识欠深入,后续推动乏力
对幸福课程班本化的认识很重要。不能当成兴趣班或社团活动,而应当摸索成学生学习的主体活动,要在传统学习中凸显特色,起码应努力做到两点:一是序列化、体系化,有一种整体的思考,而不是即兴的、偶然的、吉光片羽式的;二是要循序渐进,登堂入室,还要能深入浅出,适合具体演练和操作。因为认识不够深入,再加上时间和内容设置上的拘囿,导致无法深入。所幸学校及时调研督促,解决问题。
二、构建实施策略的调整与推进
(一)课程设置,教学序列化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最小单元,于是班本课程自然成为幸福教育的“前线”。幸福课程的班本化就像是给“前线”布阵,供应枪支弹药,可以说决定着战事的局面。课程的内容仰赖于教师的识见、素养和专业技能,课程设置的形式除了这些之外,更多体现的是他们对幸福课程本身的理解和追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课程实施起来才事半功倍,更加高效。
班本习作,是基于观察的。观察不仅仅是看,它是一种以视觉为主、融合其他感觉的综合感知,包含着积极的思考。所以观察力是起点,是习作的根基。训练素材,可以选择生活中包含细节的图片和视频。训练的点是场景中人或物的动作。通过抓动作揣摩场景和人或物的情感。比如小麻雀啄来食物救助同伴,发现同伴死去,它摇同伴的身体,哀号。这组图片就能感受到物伤其类的情感。班本观察,方法掌握后,要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会观察,决定了有东西写,接着就是该怎么写。自然而然产生课程的第二步,叙事力的训练。主要是写好人物的对话、动作和心理。写对话,包括哪里写对话,哪里描述;对话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特点。写好了对话,就能表现出入物的鲜活性。写动作同样重要,它能推动故事向前发展,能描出画面感和场景性。第三步是构思力。构思力包括设定中心,中心是习作中最重要的,是习作的骨架;最后安排详略,使结构匀称。
班本习作的观察力、叙事力、构思力训练,构成了一个序列。教师从生活、阅读、电影图片中剪辑素材,用于学生的习作训练。并在一届届学生中丰富完善,同时积累课堂教学的课例和学生的优秀习作。对教师来说,是个巨大的成长,职业价值感和幸福感倍增。学生会观察,能写出漂亮习作,自然感到幸福。这样幸福课程才算真正在班级扎根,才能慢慢长成树。
(二)幸福课堂,班本场域化
2019年最新修订版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的是对不同学生个体的尊重和激发,让他们在“异质群体中学会互动”,不同性情禀赋的孩子聚到一起,会产生新鲜感,激发创造和探索的欲望。
幸福课堂的班本实施,需要场域化。幸福教育研究者高峰说,幸福教育是一种人性教育的回归,要让教师和学生拥有物质、精神和心灵上的幸福生活。为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可以创造特定场域。比如课桌椅排布,根据优、中、后进比例搭配,5—6人围坐,组成一个学习团队,班级40多人分成8个小组,小组内部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竞争。当然,合作探究一定是建立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避免形式上的热闹,而无思维上的行进和深度。
场域的另一层内涵是学习任务前置。教师提前编制学案,提炼串联课堂的重点线索,情感和思想主旨方面可设计成合作探究。教师学案课前完成,查阅,对即将进行的课堂讨论展示胸中有数。课堂则用来展示学生合作探究的成果。教师不站在讲桌前讲解,而是走进各个小组,参与点拨,调节他们学习的进程。展示中,小组间可以驳难争论,教师在滞涩不通的地方助推和导学,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教向学上的重心转移,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凸显出来了。
(三)手脑互动,学习创造化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知识教学、讲授式教学向实践性教学转变是大势所趋。小学生好动、活力足,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听说读写甚至表演,把他们的热情导引进创造的渠道。以立足想象的英语绘本教学为例,教师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甄选开发空间大、学生能够表达、乐意参与的绘本;还要预设学生改写、扩写、甚至创写绘本用到的主要物名、句式和情节;课堂上因势利导,让学生把自己即兴想到的有创造性的情节、句子,写下来,形成一件作品。这样学生才学有所得,学有所乐,进而乐于学习、善于创造。
类此,立足动手动脑的刻纸,学生熟练掌握摹刻手法后,则应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创编迈进。比如语文课文《姥姥的剪纸》,学生读文,归纳出兔骑老牛、牛兔吃草、老牛望兔三幅图后,依据对情感的把握創刻图画,学生感受各异,定能刻出精彩的作品。这是刻纸和语文的整合。刻纸更与数学里的对称分不开,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对称,引导学生从自然中的蝴蝶、艺术中京剧脸谱和故宫建筑等,认识宇宙对称之美。当然,也可反向深入了解杨振宁、李政道发现的宇称不守恒的物理科学故事。
三、结语
幸福课程的班本化,还需要深入试水。实践出真知,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他们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善于观察、记录生活、表达感受;他们逻辑清晰、理智彻悟、明辨是非;他们富有想象,张开翅膀,让有趣的灵魂自在飞翔;他们落地成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动手、动脑去创造辉煌!
参考文献:
[1]张珊.小学劳动教育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浅谈[J].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46).
[2]吴孟琪.小学班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责编 吴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