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钰,程 凯,陈道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江苏无锡 214002)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于1961年建立并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收录了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期刊,汇集了各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是世界上反映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实力最公认的标准之一。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学术界,“唯SCI论”越发严重,反应在医学领域中上至大型三甲医院,下至县二级医院均在追逐SCI发表,在招聘人才和绩效考核等方面也大力偏向发表SCI[1-2]。这固然促使了中国医疗科研水平的大力发展,但也带来了许多副作用,尤其是学术造假。最近,Elisabeth等[3]发现,来自SCI的不同作者和机构发表的400多篇论文在标题格式、图形布局等方面高度相似。更令人尴尬的是,这400篇论文均来自中国,几乎全部由医务工作者发表,涉及中国几十家医院,其中包括一大批三甲医院。那么,“唯SCI论”究竟是否是衡量一名医生或医务工作者学术水平高低的标尺呢?针对教育部发布的破除“唯SCI论”最新文件[4],医院管理又该如何改变?本文就此加以分析。
不可否认,SCI论文在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基础研究的进展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临床实践中也发现了新的问题,为基础研究指明了方向。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产出了SCI论文,这是一个正反馈,SCI在它们之间充当了桥梁作用。现代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循证医学的发展,循证医学证据须要作为SCI成果发表。此外,SCI论文促进了医院和个人的发展。高质量SCI论文的发表,无论对国家、医院、个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它代表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国际学术地位的提高,代表着医院的整体实力与区域影响力,代表着个人的科研能力和思维高度。如图1(数据来自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medicine为主题,筛选来自中国的SCI论文)所示,2000—2019年,中国医学领域在国际发表的SCI论文数量逐年飞速上涨,这证明了我国医学学科建设发展与医院人才培养是有效的。同样,对于个人,经常写SCI论文不仅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查阅最新的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和研究趋势,还可以提高研究设计能力、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图1 2000—2019年中国SCI发表数量
综上所述,SCI有助于医生快速掌握相关科室的发展趋势,有助于确定研究课题的影响力和创造性。SCI评价体系的引入促进了中国医学领域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对中国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目前我国一些医院和学校盲目追求SCI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因子,即“唯SCI论”,这给我国医疗领域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导向。首先,“唯SCI论”评价医生的业务水平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医生在掌握临床操作技能上本就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许多医院尤其是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必须要有SCI论文、省级以上课题、专利等要求,对于医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医术却很少关注,认为临床能力很快就可以培养。固然医学领域的顶级医生的确可以科研临床两只脚走路,但大部分医生并没有这个能力,“唯SCI论”让他们苦不堪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培养临床技能。但是不能说也不应该说一位医术良好但没有SCI论文的医生就不是一个好医生,尤其是当下我国医疗资源依旧不足,医疗人才缺乏,培养大量的满足人民需求的临床医生迫在眉睫。现在这种SCI论文与晋升挂钩的“一刀切”现象正是“唯SCI论”所导致的。其次,“唯SCI论”还带来了众多的学术造假事件。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医生都可以有精力去做科研,但须要晋升的他们只能铤而走险,通过由此带来的一些论文代写产业链发表SCI论文,从而满足自己的晋升需求。目前大量来自中国的论文学术不端乃至撤稿何尝不是“唯SCI”带来的?最后,“唯SCI论”还导致了大量中国的优质研究成果只发表在SCI收录的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很少发表在中文期刊[5],这更导致我国期刊学术地位的下降,耗时耗力耗资金的研究成果更应该帮助我国在世界学术地位的提高。
“唯SCI论”的评价体系给我国学术圈、医疗圈带来了众多问题,SCI固然好,但“唯SCI论”不可取。
SCI作为一种评价指标,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南京大学首次引入。20世纪90年代,南京大学的SCI论文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随后,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乃至医院纷纷效仿,将SCI评价指标应用于科研评价,对促进国内一流大学的竞争,提高我国学术论文的国际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6]。在这种背景下,SCI评价体系顺理成章地被引入医院管理中。医生晋升职称通常包括三大考核标准:临床、科研和教学。目前医院对医生评价时临床、教学大家获得的分值都大同小异,通常只能靠科研脱颖而出。而医生的科研能力最直观的反应就是SCI论文发表的数量。同样的一位医生发表的SCI论文越多,申请课题基金就越多,接下来又可以发表更多的SCI,但不能发表SCI论文的医生就逐步没落,晋升无望,可以说“唯SCI论”在医院管理中最大的体现就是晋升职称。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医院的人才考核都对SCI论文进行了量化要求,这导致了广大人才人人自危,追求SCI的数量,导致了上述的各种不良导向。最后,医生需要满足自身的经济需求,当下医院“唯SCI论”,导致目前的绩效奖励过于偏向SCI发表。调查显示,大部分医院针对SCI绩效都是以一定的系数乘以影响因子,且金额不菲[7],当然这种奖励政策固然是有利于学科与技术发展的,但更重要的是没有SCI论文的医生不能通过临床能力获得相匹配的绩效,这更使得整个医疗领域科研目的功利化,一切以SCI论文数量、影响因子为追求目标。综上所述,在职称评定、人才考核以及绩效奖励这三大措施下如何破除“唯SCI论”才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
关于职称评定医院要分为专业型和学术型,用不同的评价体系去制定标准。对于基础研究来说,论文是成果产出的主要表现形式,但要坚决放弃以期刊影响因子和论文数量进行评价,注重对其创新水平和学术价值的评价。而对于专业型医学人才,更不能强制以单一的论文为条件卡脖子,关键要看其临床诊疗水平。总而言之,医院管理上必须根据不同的科室,不同的岗位,建立适合岗位特点、学科特点和科研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全面细化论文在不同岗位职称评定中的作用。那么,进行职称评定的关键点必然是完善同行评价,培养设置出公正的、具有学术操守的学者来进行同行评价极为重要,只有他们才能够提出相对专业的意见。无论如何,“唯SCI论”必须要被破除,相关职称评定更须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和完善。
诚然,医院引入人才必然需要的不仅仅是他们去临床诊疗,一起工作的一群人,看着似乎每天干的活都一样,但是能思考会总结并且写出论文的医生,和每天重复机械劳动的医生比,在医疗技术的进步中会起到更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最主要的是医院在人才考核上不能“唯SCI论”。一方面,不是SCI论文不重要,而是要提高论文的质而非量,医院要从关注SCI论文的数量上转变过来。医院人才考核迫切需要执行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可以很好地抑制住当下存在的论文灌水、学术造假等行为。另一方面,医院要增加评价指标中的中文期刊影响,正如最新文件中提出的,国内科技期刊论文的占比理论应不少于1/3,这种新的考核模式可以扭转我国期刊的世界学术地位。只有做到上述这两点,才可以更好地让人才以自身立项课题和专业学科的发展为目标,发表原研性高质量成果论文,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学术地位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医院国内同领域学术竞争力。
绩效奖励作为广大医生最关注的部分更是一线医生的经济基础。无可否认临床工作和研究确实存在时间上的冲突,也许以后医院可以改变机制,一部分医生以临床工作为主,做好本职工作,另外一部分对科研感兴趣的医生可以每年脱产几个月去写基金论文。绩效奖励不再过多偏向SCI论文。针对以临床工作为主的医生,要关注其临床能力,适当地降低其科研要求,从而达到临床与科研因人制宜,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根据临床医生的手术权限、临床业务工作量、医患满意度、病历书写质量、各项技能考核比赛的成绩奖项、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情况、各种获奖、病人纠纷投诉、专利科普作品等指标进行绩效奖励,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一线临床工作,相信这也会构建更好的医疗环境、医患环境。这样一方面对于医生来说,每个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将精力投入如何治病救人,而不是一味追求SCI。另一方面对于患者来说,也享受了更好更为专注的就医服务,大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相信在这种新的绩效奖励下,会形成医生负责、患者满意的医院文化。
总而言之,SCI是相对客观地反映科研水平的评价体系,但是将评价科研水平的评价体系用于评价其他方面的工作,使得国内学术界产生“唯SCI论”的急功近利现象。”唯SCI论”给医学领域带来了众多不良导向。质优于量,“唯SCI论”需要被打破,这须要医院和医生共同努力。在医院管理上,各种岗位的评价考核标准需因岗制宜,不能单凭论文一项,最重要的是在人才选拔中,他所任岗位的基本技能要求要占大权重,也就是选拔不同岗位的人才要有不同的标准,不能同一标准以适用所有岗位的需要。相信不久的未来,在国家、医院与医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医疗水平和学术地位会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