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斌
(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目前,临床对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多采用腔内球囊扩张协同镍钛裸支架植入进行治疗[1]。但是中短期内有30%左右的患者出现再狭窄情况,影响患者的预后[2]。有研究表明药物涂层球囊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再狭窄的情况,药物涂层球囊的应用使得再次进行腔内干预更加灵活,并且患者中远期的通畅率均有了明显的提高[3]。药物涂层球囊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技术,仍在不断优化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的进行深入研究[4]。本研究分析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
选择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对照组患者当中男14 例,女6 例,最大年龄是86 岁,最小年龄是65 岁,平均年龄是(75.21±5.84)岁,患肢踝肱指数范围是0-0.67,平均是(0.32±0.14);实验组患者当中男13 例,女7 例,最大年龄是85 岁,最小年龄是64 岁,平均年龄是(75.14±5.89)岁,患肢踝肱指数范围是0-0.65,平均是(0.31±0.15)。经过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符合正态分布,表明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于开展本次临床研究。
在实施手术之前以口服的方式给予所有患者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片、立普妥行双抗治疗,三种药物的用量依次是100 mg/d、75 mg/d、20 mg/d。进行局部麻醉,在对侧股动脉处穿刺,将8F 动脉鞘予以植入,配合使用导丝和导管进入对侧股动脉,然后以交换的方式将翻山鞘送入[5]。手术期间进行肝素化。首次应用普通肝素,其负荷剂量是80 U/kg,之后追加用量1000 U/h。当导管和导丝通过靶血管之后进行预扩张操作,选择使用较小直径的普通球囊,预扩张压力范围是8-10 个大气压,时间控制在30-60s 之间[6]。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球囊扩张,其球囊内径与原支架相同;实验组患者应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所有患者的扩张压力范围均是10-12个大气压,时间控制在2-3min。患者再次造影结果显示可见血流通畅,具有良好的血管形态,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支架断裂和血管回缩情况,远端的流出道处血流通畅性十分良好并未出现由于血栓或者是斑块脱落而引起的动脉栓塞症状。在实施手术之后给予所有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 支/次,2 次/d)结合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次,2 次/d)共同治疗3d。在患者出院之后采用口服氢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林,用量分别是75 mg/d、100 mg/d。两组坚持应用双抗治疗半年以及单抗治疗2 年。同时,以用量是20 mg/d 的方式口服立普妥,定时对肝功血脂进行复查,3 周/次。若患者的肝功能显示正常则予以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治疗直至指标水平达到1.8mmol/L;而针对治疗比较困难的高血脂患者,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应至少降低一半。嘱咐患者戒烟并且控制血糖、血压水平。
给予患者术后咨询服务和随访。随访内容是:①患肢踝肱指数变化;②在术后半年、1 年时实施下肢CT 血管造影,记录靶血管管腔的直径和同时间段随访时靶血管最小直径,将两者差值记作靶血管的晚期管腔丢失。当靶血管的狭窄程度在50%及以上时,认为是再狭窄。随访终点设置为1 年,事件是患者的保肢率和其生存率。
将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核实无误后将其输入SPSS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组间经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s) 描述,组间经t 检验,当P<0.05 的时候,则代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患者预扩球囊、同直径普通球囊各使用1 个,平均扩张时间是(149±22)s,平均扩张压力是(10.6±1.1)个大气压;而实验组患者预扩球囊使用1 个、同直径药物涂层球囊使用(1.9±1.0)个,平均扩张时间是(150±24)s,平均扩张压力是(10.7±1.2)个大气压。经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扩张时间和压力均没有明显差异,组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之后实验组患者出现疼痛、小腿肿胀的例数是2 例,而对照组患者上述症状患者3 例。在应用利尿剂治疗之后,在患者出院时上述患者以上症状都已经消失。
在实施手术之前以及术后3d 时,两组患者的患肢踝肱指数没有明显差异,组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半年和1 年时,实验组患者的患肢踝肱指数比较高,经比较,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 所示。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肢踝肱指数对比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肢踝肱指数对比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3d 术后半年 术后1 年对照组 20 0.34±0.21 0.79±0.24 0.65±0.29 0.51±0.25实验组 20 0.35±0.22 0.80±0.25 0.84±0.18 0.76±0.23 t/ 0.1470 0.1290 2.4895 3.2912 P/ 0.8839 0.8980 0.0173 0.0022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半年以及术后1 年时靶血管的晚期管腔丢失分别是(1.58±1.17)mm、(3.79±2.43)mm, 通畅率分别是 76.41%、63.58%;而实验组患者在术后半年以及术后1 年时靶血管的晚期管腔丢失分别是(0.48±0.27)mm、(1.56±1.21)mm,通畅率分别是 100.00%、86.25%。经比较,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当中都没有截肢以及死亡的情况发生。
球囊血管成形术是一种应用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治疗的微创手术,通过一个较小切口抵达病处[7]。然后通过切口将一个小的可扩张球囊置于狭窄处,通过球囊的物理性扩张效果,使变得狭窄血管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让血液在此处能够重新畅通,让患者的供血能力恢复接近正常水平[8]。肿瘤化疗药物紫杉醇,具有抗细胞增生的作用,且紫杉醇不易溶入血液,通过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后,动脉内膜表面的紫杉醇浓度最高,沿着动脉壁可以进行层次化扩散,最终起到抗内膜增生的作用。综上所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临床当中应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改善靶血管通畅率,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