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宗 杨欣 冯义 靳温 李成华
【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将心脉隆分别与比索洛尔及贝那普利联合应用于慢性心衰治疗之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使用心脉隆与贝那普利治疗的的对照组患者,以及采用心脉隆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的实验组。观察经过不同治疗措施之后,不同组患者症状的评分、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LVESD)、左心射血分数(LVEF)以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情况,分析两种治疗措施的效果优劣。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要低于对照组,LVESD、LVEF、BNP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与比索洛尔联合应用于慢性心衰治疗之中的效果确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此种联合用药的方法可作為临床上慢性心衰首选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室性早搏;美托洛尔;稳心颗粒;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9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5-058-01
慢性心衰是各类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引发一系列的循环充血表现,包括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充血,心脏的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器质性改变,对患者的健康水平带来极大的威胁。慢性心衰患者由于病程较长,通常会引发一系列的代偿调节,长此以往会引起心脏重塑,心脏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引发一系列的血管并发症,通常需要药物进行干预治疗,临床上以往常采用心脉隆与贝那普利联合进行治疗[1],但是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多为明显的改善,未能得到广泛的推广。最近有研究者提出可以使用心脉隆与比索洛尔联合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之中,故为了解决此问题,促进诊疗效果的进一步发展,笔者特进行本次研究,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过患者同意以及医院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在我院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收治的患有慢性心衰的患者中,选取50例。我们把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在50—75岁之间,平均(67.6±3.57)岁。他们的病程约在2—10年之间,平均(3.32±0.26)年。所有患者中,合并慢性肺病患者11名,合并冠心病患者1 3名,各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程构成等基线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在我院就诊并长期复查随访;②均需要进行血管性药物治疗干预者。排除标准:对比索洛尔等药物有过敏史,不能遵从医嘱用药,有严重的心衰等需其他药物干预。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实施常规抗缺血、降糖、降脂治疗等[2],常规抗心衰治疗,并采取合理的饮食方案,少吃多餐,优质蛋白饮食。此外对照组再每天定期应用心脉隆治疗,将心脉隆注射液4ml与生理盐水200ml混合,以静脉滴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此外口服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贝那普利(生产企业:常州四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169)口服,剂量为每日5mg,2次/d,用药2月。
实验组在心脉隆治疗基础上联合比索洛尔(生产企业: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26),口服,每天1.25mg,2次/天;用药2月。所有患者按医嘱用药并定期随访。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2个月的治疗结束后,统计患者并观察两组中胸闷、胃部不适、心悸,水肿等症状评分,两组对比,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SD、LVEF、BNP的变化情况,观察药物的疗效与价值。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 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患者疾病症状评分的差异
干预后,评价不同组患者干预之后的疾病症状评分,实验组患者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2.2 不同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LVEF,LVESD及BNP下降水平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以往治疗心衰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强心苷、利尿类、扩血管药物治疗,治疗方式较为常规。以往应用较多的方式多为心脉隆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治疗,贝那普利属于ACEI抑制剂,适应征较广,可以明显改善心事重塑,广泛应用于慢性心衰的治疗之中,但在临床疗效方面,但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率及患者的心功能,患者的症状并没有明显的改善。有研究者提出可以采用比索洛尔与心脉隆联合治疗。心脉隆属于生物活性物质,可以拮抗患者交感神经的活性及内分泌系统,有效改善缺血症状,是心脏自身的代偿作用减弱,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比索洛尔抗心肌缺血,阻滞β受体,有效降低心交感神经的活性[2],降低自律细胞的自律性,发挥有效的抗心律失常效应,对心肌细胞有较好保护作用。此外可以降低儿茶酚胺类药物对于心脏的损伤,使心肌的耗氧量减少,值得与其他药物合用,以达到药物的协同效应。因此,心脉隆与比索洛尔联合用药理论上会取得较好的疗效。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LVESD、LVEF、BNP均明显改善,但是实验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综上所述,以不同的药物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不一致,其中,心脉隆与比索洛尔联合应用在诊疗过程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除此以外,依从性及便利性较高,值得临床工作者借鉴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接元梅.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应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醋联合治疗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
[2] 刘晓蓓.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醋联合用药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治疗中的有效性[J].中国处方药,2017,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