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
摘 要:本文以《户外体育活动对学龄前儿童社会化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意义为出发点,通过阐述开展学龄前儿童户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学龄前儿童户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如何解决学龄前儿童户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三方面的内容,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有利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户外体育活动;活动现状;解决方法
目前,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以来,中国新生代学龄前儿童群体大规模出现在社会群体中,而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亦以成为社会、家庭、教育部门以及园所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户外体育活动作为伴随学龄前儿童成长的重要环节之一,并没有在当下的大环境中得到足够的重视,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
一、开展学龄前儿童户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在各学龄阶段的逐渐渗透,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和培养问题也较之前得到了更加明显的关注。新时代父母群体的更迭换代,相较之下,他们更注重学龄前儿童身心的综合性发展。根据这一阶段儿童群体的成长特殊性,体育活动是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方式和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促进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丰富其成长经历,开拓其眼界视野,增强其身体素质,幼儿园开始将体育活动的方式拓展到户外进行。多类型的户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弥补学龄前儿童在家活动不足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的状况,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学龄前儿童日常活动和体育课在活动形式、运动量上的单一性,对增强学龄前儿童身体的抵抗力低下、改善学龄前儿童过渡性肥胖等生理现象及通过群体性活动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性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龄前儿童户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一)学龄前儿童户外体育活动项目普遍单一化
学龄前儿童户外体育活动在其成长阶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当下很多幼儿园中,普遍存在活动项目单一、枯燥、缺乏趣味性的现象,有的园所甚至出现户外体育场所及设施仅出现在“园所宣传页”而实际闲置的情况。单一的户外体育活动不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学龄前儿童的成长、兴趣、爱好等多层次的成长需要,遏制了学龄前儿童身心的正常发展。
(二)学龄前儿童户外体育活动专业性不足
学龄前儿童户外体育活动更多的时间是在幼儿园内进行的,园所内教师的专业性是他们能否正常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关键要素。目前,很多学龄前儿童教师缺乏对户外体育活动的正确认识,在指导幼儿进行活动时因缺乏专业性而畏首畏尾,因担心幼儿的安全问题和秩序问题常常缩小孩子们的活动范围、活动时长,导致幼儿每天进行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严重不足,意识不到幼儿充分进行户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意义。与此同时,教师的专业性还体现在如何创新户外体育活动的设计理念、保障学龄前儿童的人身安全,以及学龄前儿童受伤等突发情况的应对及解决。
(三)学龄前儿童户外体育活动的重视度不够
学龄前儿童户外体育活动一般指有目的的指导幼儿的在户外进行各种运动活动的统称,主要包括器材类体育活动、游戏类体育活动、体操类和体育活动区等类型的活动。我们应认识到,让幼儿在园所内进行的每一项体育活动对他们的成长来讲都是有目的、有意义的。从园所角度出发,因班级数量较多,管理较为复杂,孩子的人身安全问题优于身心发展而存在;从家庭角度出发,近年来,80、90后父母逐渐成为学龄前儿童家长的主要力量,较以往相比,家长更加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但多数父母仍更加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而非体质状况。
三、有效开展学齡前儿童学龄前儿童户外体育活动的解决方法
(一)改善园所户外体育活动的场所及设施条件
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再好的教育理念、设计方案,如果没有一个开展实施的场所,就会像“纸上谈兵”一样,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建设需与班级设置成比列,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能得到有效的时间、空间进行户外体育活动。
(二)园所合理制定高效、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方案
幼儿园应根据不同的学段制定相应的户外活动方案,对专门的教师进行专业性培训,包括户外体育活动的设计理念、实施意图、开展方式、应急措施等方面的内容,让教师了解每一个活动开展的意义,使其在活动中能够有效指导孩子们参与其中,以达到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初衷。
(三)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定期开展培训
教育不能故步自封,应积极利用网络、培训、经验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师质量,提升教育水平。当然,教育不是“拿来主义”,不是“生搬硬套”,他是灵魂之间的碰撞与交流,当看到新鲜的教育方式,我们应结合当地的教育现状、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师的自身能力以及院所的硬件设施,将其内化、调整、吸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理念。
学龄前阶段是幼儿成长的重要阶段,其教育的专业性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如何有效、合理的组织户外体育活动应成为家长和幼儿园进行育儿教育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