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屹
从语文学科角度而言,人文性注定了我们每位语文人都是育德之人,用语文来教人,不是教人语文,是语文学科教学必须彻底转变过来的观念。语文课程、语文课堂,语文课本都是育人的载体与途径,如何用好语文资源中的德育生长点,是需要解决的核心。有三个问题必须搞清楚,那就是: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实施学科德育。
“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的时代需求呼唤学科德育。自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来,立德树人成为时代强音。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强调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强调将教育教学的行为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文件特别提出建立“核心素养体系”(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是在2016年正式提出的)。2017年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到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的要求,推动中小学进入全科育人的新时代。学科德育被提至空前高度,学科育人进入崭新时代。
回答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学科德育。
其实,德育和学科的关系古今中外早已有之。唐朝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将德育放在了教师职能的第一位、排在授业之前;西方著名思想家罗素说过:“没有一门课程只给学生普通的陶冶,而另一门课程只给学生专门知识。”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早就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不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些都能看出:德育从来不是孤立的,强调将德育和智育看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学科德育不是脱离学科本身做一些外加的、“贴标签”式的德育活动,而是基于学科课程教育的、有机地存在于课程内容、过程、方式、活动、要求之中的德育;是学科课程教师在组织学科课程教育时,同步发掘、揭示学科课程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改善学生学科课程学习中相关的德育素养,促进、升华其德育发展水平所实施的德育。它是基于学科教育属性和特点,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而开展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激活学科既有的德育资源或运用适切开发的德育资源的教学活动。
学科德育的关键在于真正读懂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学科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立德”和“树人”是课堂教学的两根支柱。立德是前提, 树人是目的,培育健康完整、具备核心素养的人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和根本使命。立德树人的关键是学科落实。立德树人在学科上的落实绝不是在学科知识点的教学上贴出“德”的标签,而是要在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科知识内涵的德育资源,体现学科对完整的人特别是人的德性的理解、要求、尊重和贡献。
当然,最核心的是研究怎么做的问题。如何让德育在语文学科落地呢?笔者的探索如下:
1.明晰学科德育任务,优化落实德育目标
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体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学科德育就要求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有目的、有意识地激活、挖掘和展示语文学科蕴藏的丰富而独特的道德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中华语言,热爱读书,不断提高审美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引导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懂得负责任地表达,增进家国情怀,坚定民族文化信念,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结合课程标准,我们重新审视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德育目标,梳理了如下学科德育任务:(1)传承民族精神;(2)汲取文化精髓;(3)养成审美情趣;(4)培养人文精神;(5)辨析人性优劣;(6)理解生命本质;(7)拓展文化视野;(8)关注科学与自然。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达成以上八点中的至少一项,并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反思中有明确的呈现和总结。比如在设定《石壕吏》教学目标时将“体味语言背后潜藏的战乱之苦、家国之痛,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作为重点,整节课通过语言的品读达成家国情怀的德育目标。
2.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无痕渗透德育因子
很喜欢一句话“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潜移默化中将德育目标无痕隐匿在课堂之中,也是教育者一直努力探索的。所谓“化知为德”就是挖掘知识层面的德育因子,再通过巧妙、自然、熨帖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方式润物无声地渗透、浸润,而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尝试。比如在讲授苏轼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时,在“论词识人”这一环节中设计了一个“演苏轼”的教学情境:如果这篇词作被宋神宗看到会怎样呢?他们见上了一面,会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接下来我来做宋神宗,你们来做苏轼?你们用文中的語句来回答我,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读懂了苏轼。老师和学生分角色扮演,假想宋神宗与苏轼的会面场景,学生就能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感知气势磅礴词风,体会到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何日遣冯唐”的内涵了然心中,进而理解作者“射天狼”的豪情,准确地把握词作的情感。最可贵的是,通过切身体验,学生“为民族抛洒热血的奋斗豪情”自然点燃,家国情怀也在情境氛围的感染中得到升华。
3.开展多样研讨形式,深化推进德育研究
除了日常教学,在推进德育研究的实践中,语文教师不妨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备课组、学科组、工作室等为平台,通过听课互评、课题研讨、读书沙龙、论文撰写等多种形式,努力将学科德育的研究深入化、常态化、长效化。比如笔者所带领的工作室成员研读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钟启泉教授《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学科德育的探索与实践》等书后,撰写读书笔记,通过微信群里的交流,加深对语文学科德育的理解。并且,工作室成员组织学校全体语文老师编纂语文学科德育的优秀案例,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学科德育的阶段成果,组建学科德育联盟,促进校际间、区域间、市内外的合作研讨,不断拓宽学科德育的研究方向和路径。
实施学科德育的关键在于学科教师深刻理解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真正实现育人方式的根本转型:不再单单进行学科课程教学,更要同步组织基于课程的指向人的德性发展的道德教育。这就要求语文学科教师充分挖掘、展示语文课程特有的道德与价值资源,用语文学科特有的精神和文化打造学生的道德底色,用语文学科特有的魅力和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育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