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淳
摘要:大自然是幼儿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最有效场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学前教育要与自然实践相结合,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激发幼儿的创造天分。让幼儿自主学习播种、照料、管理小農庄,在实践中得到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健康生态小农庄”在学前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启蒙教育。
关键词:“健康生态小农庄”;幼儿教育;实践能力
“健康生态小农庄”是为适应学前教育新要求而构建的全新学前教育实践情境。在生态小农庄中,幼儿有机会亲密接触大自然,开展多种多样的农庄实践活动。过程中,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种植喜欢的植物,为自己的小幼苗浇水、施肥,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为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一、创设农庄生活情境,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在“健康生态小农庄”中,小苗发芽、昆虫爬行、植物开花等都会引起幼儿的注意。但在实际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那些外形夸张、长相稀奇的事物上,对于植物细微的成长与变化,幼儿似乎不那么感兴趣。因此,除了要依照幼儿的兴趣设置小农庄,还要多对幼儿进行提醒和引导,使他们能仔细、全面地观察小农庄中的各种事物,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我班在开展“健康生态小农庄”活动前,先带着孩子参观了我班的小农庄,再带领幼儿观看“小猴种萝卜”的动画视频,提问:“小猴的农庄是什么样子?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在观看过程中发现很多幼儿还一边观看,一边数着数字,来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物品。谈话讨论结束后,教师带领幼儿来到还没有修整好的小农庄中,让幼儿观察小农庄和小猴子的农庄比有哪些不同,要求幼儿自己动手来装点农庄。过程中澄澄小朋友说:“这些小草长的太高,我来帮它剪掉点头发。”辰辰说:“杂草太多、太乱了,我们一起去拔掉它们吧!”在没有教师的指挥下,幼儿凭借自己的观察,自主进行小农庄的修整工作。还有幼儿提出,可以在小农庄的围栏上放置在幼儿园制作的风车,让小农庄变得更美。在这次活动中,幼儿不仅学会了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还学会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动性去改变事物,幼儿的观察能力显著提高。
二、开展农庄照看活动,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健康生态小农庄”给学前教育创建出全新的教学环境,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动手实践机会。在植物种植、浇水、除草等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生活经验,促进头脑发育和思维发展。为了保证幼儿在植物种植中获得充足的动手机会,我班首先讨论当季可以种植哪些植物,经过大家的调查讨论,最终决定种植油菜花和蚕豆。将幼儿自主选择分成三组,分别负责收集、种植和管理。在播种时我们请来了小雅奶奶和雯雯奶奶,给我们示范怎样种植。在示范后,孩子们对种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纷纷拿起工具准备大干一番。玲玲说:“我来种油菜花,雅雅你去种蚕豆。”每组的成员相互合作,相互照顾,共同完成本组负责的任务。从中我们发现,很多幼儿还学会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轩轩说:“我是管理组的,你们先种,我再浇水,要不我先去把杂草拔了吧!”。在活动中,谈话讨论、示范总结的方法将植物种植方法传授给幼儿,活动进展得非常顺利。整个活动中教师都没有对幼儿发出指令性的语言,当幼儿遇到困难时,引导幼儿向同伴寻求帮助,共同商量并解决遇到的困难。在之后的活动中发现,幼儿已经能独立解决农庄活动中的一切问题,还能进行方法创新,动手能力的培养效果显著。
三、重视农庄活动引导,提升幼儿学习能力
在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阶段,我们强调幼儿在“健康生态小农庄”中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幼儿将从小农庄中观察、体会、感受到的实际现象和问题上升到知识层面,提升幼儿从周边环境中学习知识的能力,在学习能力培养阶段,教师要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带领幼儿总结现象、积累知识,提升幼儿学习能力。在每次“健康生态小农庄”活动结束之后,应带领幼儿进行知识总结,让幼儿谈谈从本次活动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最后困难是如何解决的,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每项操作背后蕴藏的更丰富的知识,以画图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实践笔记,提炼学习内容。通过反复地训练,幼儿逐渐养成扩展思考、给自己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促进了思维发散。“健康生态小农庄”活动的开展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重视知识总结,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最终整合为学习能力,小农庄教学活动的预设目标也就实现了。
四、结语
在“健康生态小农庄”活动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转变角色,教师应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充分激发幼儿积极性和自主性,试着放手让孩子自己思考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幼儿能力。
参考文献:
[1]石伟克.基于幼儿主体发展的田园特色课程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18(17).
[2]沈婷.“梦、想、创”——浅谈“生态小农庄”健康特色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 (4).
(责编 吴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