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0-05-14 13:42夏元平聂运菊惠振阳
高教学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双导师制导师制本科生

夏元平 聂运菊 惠振阳

摘  要: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双导师制”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模式之一。文章以东华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分析了当前地信产业对地理信息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结合推行本科生“双导师制”的必要性,探究了地方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評价体系。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理信息;本科生;双导师制

Abstract: As the main forc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the main task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and the "double tutorial syst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odel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aking the geography information science specialty of Donghu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geography industry's demand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and combines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the "double tutorial system" for undergraduates. "double tutorial system" talent training model, and put forward a mor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ystem and evaluation system.

地方高校的教育是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近年来,国家加快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提倡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对地方高校而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本科生“双导师制”对巩固和强化其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双导师制”的实施使地方高校走出封闭式教育,把人才培养从高校单一主体转变为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依靠产学研联盟平台提升办学质量,增强学生专业实践力和社会竞争力[1]。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作为东华理工大学的特色和优势专业之一,在2017年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并于2019年获得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的特色专业支持,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培养出来大量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良好动手能力的专业人才,但在实际应用能力上与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学生工作后不能迅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且如何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上有所脱节,人才的培养目标跟企事业的发展需求结合的不够紧密,以至于学生在专业技能上难以顺应市场不断更新的需求步伐。为此,如何缩短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期,使学生形成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与职业素养,“双导师制”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作者在东华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配备校内学科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为地理信息产业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目标提供制度保障。

一、地理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

当前,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地理信息应用无处不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在城市建设、社会管理、企业经营和精准扶贫等方面,还是应用于国土、规划、交通、房产、公安、消防、环保、卫生等领域,地理信息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且我们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80%以上信息均离不开地理信息。目前,我国地信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超过9.5万家,其中拥有测绘资质的企业超过1.9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17万人,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测算,2018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将超过6200亿元[2]。在国家“互联网+”和大数据战略的发展态势下,地理信息产业与时俱进,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无线传感器、云计算等新技术紧密融合,正经历着多技术交叉的变革,且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对地理信息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对地理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呈现出新的人才需求特征,就是要能顺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新技术要求,以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目标,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构建新型的育人模式,培养符合地理信息产业、行业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推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拓展校企合作,提升教育质量

目前,我国正在坚定不移地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科阶段是高等教育的根基,地方高校是培养本科应用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实行本科生的“双导师制”能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发挥好“本科教学工程”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引领辐射作用[3]。“双导师制”意味着由校内学科导师负责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思想教育、毕业论文等方面的指导;由校外实践导师负责提供实践场地,负责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生涯规划、社会认知等方面的指导[4],把实践教育深度融合到理论知识学习中,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优势,彰显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实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打破部门壁垒,促进资源共享

本科生“双导师制”的实施涉及到了各个部门,需要学校内部不同部门和外部单位的配合协作,这就要求各部门打破原来“各行其事”的保守模式,在学校内部将职能部门如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工作处和各级学院共联,建立起信息互通互联的统筹协调机制,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特质来制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在学校外部,要打破闭门造车的传统模式,积极与校外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合作,他们具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能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教学基地和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还能促进学生科技成果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双导师制”的实施,形成资源共享互联,充分利用学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间的资源,促使校企无缝对接,也优化了高校内部职能部门、各院系、专业学科间的资源配置,实现各主体在人才培养、生产开发、科学研究等环节中的高效利用。

(三)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实现多方共赢

“双导师制”改变了本科教学脱离社会市场需求,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的局面。校外导师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参与专业设置论证,企业和学校共建课程体系,共建教学团队,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参与教学过程实施,使专业教育与社会市场需求紧密对接。校外导师所在的企业单位承担了大量的科技攻关、产品研发任务,通过校外导师这条纽带,让学生们有机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既加深了专业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过硬的专业技能,形成一套“工科、商科相结合,理论实践为一体”的科学培养模式。“双导师制”的推行,使学生加强了专业认同感,也拓展了专业思维,并且丰富了人生阅历,而企事业由用人单位变成联合培养单位,不仅参与了人才培养 ,也为企事业发展提前储备了后备人才,实现了双方合作,学校、企业、学生互利共赢的大好局面。

三、地理信息学科专业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

(一)本科生“双导师制”人才培养的定位

本科生“双导师制”作为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各培养主体要从战略高度上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它对推动教育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发挥各自作用。对于校外导师,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带动学生深度参与到本科生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工作中,做到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有机融合,力在提高其专业应用能力和培养创新创业精神。而学生作为培养的中心,要发挥其主人翁意识,在思想上认同并重视“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好校企支撑平台,积极参与校外导师承担的项目,认真完成学校安排的实践内容,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二)本科生“雙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东华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根据自身专业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在已经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搭建起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教育平台,构建和推行了本科生“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社会的窗户。

1. 本科生“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分析当前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科的优势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六位一体”校内外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即“1名校内学科导师+1名校外实践导师+1名班主任+1名辅导员+1名研究生+1名高年级本科生”协同指导本科生的“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各培养主体之间相互配合、各尽其责、合力育人,共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管理相并重、教育过程与职业辅导相统一的人才培养过程。

2. 本科生“双导师制”的实践

本着校内专业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职责互补、交流互动的人才培养原则,共同指导学生成人成才,实行本科生全员“双导师制”,即每位本科生都配有校内和校外导师。大学一年级时,主要采取专题报告、主题讲座、企业见习、交流会以及专业教育等形式,安排学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校内导师,对学生开展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讲解和指导,引导学生尽快地熟悉和适应大学的生活,让学生全方面地认识和掌握个人所学专业,包括培养方案、行业需求、就业方向、学业规划等方面,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

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召开校内导师双选会,介绍专业导师的个人基本信息和研究方向领域,采取统一安排与双向选择相结合的方法给本科生配备校内学科导师,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专业方向选择导师,导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志愿,结合个人的科研项目资源,明确所指导的学生,帮助学生制订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学业规划。校内导师除了指导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积极的为学生推选优秀校友、科研机构的学者、事业和企业单位的高管和技术骨干担任校外实践导师,校外实践导师要利用其工作经验和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定期或不定期带领学生参加社会调研和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制定实践锻炼计划,积累实践经验,感受行业的职业素养。

进入大学三年级后,校内学科导师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在选题、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科研训练和自主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尝试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校外实践导师要结合个人的领域和行业资源,为本科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和机会,并与校内导师联合指导本科生参加各类科技和创新创业等竞赛活动。学生若对导师的指导工作不满意或与自己的发展取向不符时,可以申请调换指导教师,经学院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重新调配导师。

在大学四年级阶段,对于有意愿考研的学生,主要由校内学科导师负责在功课复习、专业选择、学校选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对于倾向于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则以校外实践导师为主,负责学生在技术实践与管理实践活动中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条件和就业指导,并协助校内导师做好学生校外实践的管理工作和指导本科生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同时,还要与校内导师一同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四、本科生“双导师制”保障机制和评价体系

(一)建立本科生“双导师制”实施的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双导师制”的管理机制是保障其顺利运行的重要举措。学院要成立“双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校外本科生导师工作,对各合作培养单位进行动态管理,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搭建交流平台,保持信息通畅,及时掌握对方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方案和专业学习计划,化解在实践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满足双方的合作意愿[4]。同时,学校要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校企双方签订产学研共建协议,校方给予授牌,企业长期提供实践场地,有利于长期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管理[5]。对于受聘的校外导师给予颁发校外导师证书,设立竞争机制与奖励制度,并给予一定的岗位津贴或课酬补贴,充分肯定和尊重校外导师的劳动,增强校外导师的荣誉感、责任感,归属感,从而提高其指导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6]。校外导师要定期到校内兼职授课,提高教学水平,并且拟定教学实践计划,设定实践目标,在校内导师的配合下,认真制定实践指导书,精心设计实践内容,严格操作规程和实习制度,力求符合专业特点和可操作性。同时,实践期间对于学生的表现和存在问题应及时反馈,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对学生进行定期考核,督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完成实践任务。

(二)建立科學的本科生“双导师制”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双导师制”培养工作高效运行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也是调动各主体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利益公平分配的重要保障。评价体系由学校、学生、校内外导师为主体,目标评价,指导过程评价,实施效果三方面组成。可利用调查问卷,测评报告和统计量表的方法,每学期对校外导师和学生开展评定,通过导师自评、学生评教、学院评估以及学校职能部门评估等方式进行,也可以建立起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考核机制以保证导师制工作得以顺利实施[7]。对校外导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成效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导师与学生在专业方面的交流频次、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的评估、发表论文、获奖情况及毕业论文设计等,对考核不合格的校外导师将酌情减少指导学生的数量,并停止聘任连续考评不合格的导师;对考评优秀的导师,给予荣誉证书和奖励津贴。对于学生的校外实践考评,导师工作小组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考评体系,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重视学生在实践中专业技能的提升和科学成果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通过实践结束后提交的实训材料质量及平时实践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及时调整实践方案,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使得“双导师制”的实施落到实处,发挥其内外联动,驱动创新实践的积极作用。

五、结束语

本科生“双导师制”是本科教育的补充和完善,是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教育事业健康健全发展的需要。目前,我校的本科生“双导师制”模式还在探索阶段,无论是在制度拟定、模式运行,还是岗位实践上,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体系,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各项管理制度,构建一个以校外导师为支点和纽带,校企合作为平台支撑,资源共享开放为引导,专业与技能融合为核心的培养机制。当然,本科生“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是一个多元协同的综合体系,需要学校和相关主体部门之间统一思想,做好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建立起切实有效的实施细则和运行机制,突破各主体间的资源共享、互动联通、利益分配等诸多壁垒,推动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主体的多元化、培养过程的一体化和培养资源的整合化,逐步形成地方高校本科生“双导师制”培养工作的长效机制和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丹,谭江月.产学研合作机制下本科生校外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36):217-219.

[2]改革开放春风劲,地信产业势头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成就综述[N].中国测绘报,2018-12-11.

[3]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2(11):4-9.

[4]姚国章,朱树婷,沈洪洲.激发校外导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活力的对策[J].教育观察,2018,7(15):137-138+144.

[5]高水练,林爱惠,林金科.选配校外导师,推进切合社会需求之茶学本科人才培养——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茶学专业为例[J].福建茶叶,2014,36(02):41-43.

[6]夏显波,邹洋,张薇.工程硕士校外导师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12):9-11.

[7]朱华,罗海萍.关于小学教育本科学生推行双导师制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8):45-47+52.

猜你喜欢
双导师制导师制本科生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试析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要素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