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探析

2020-05-14 07:26孙红
健康大视野 2020年8期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人性化护理护理效果

孙红

【摘 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6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63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为63例,给予人性化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HAMA评分为6.92±1.53,HAMD评分为6.62±1.38;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为4.03±0.62,HAMD评分为4.02±0.53,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对比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在開展护理工作时,采取人性化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抑郁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妇产科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8--02

群众逐渐提高了对身体健康的需求,生育理念逐渐转变为优生优育。由于妇产科所接受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患者在住院期间极为容易产生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由此,针对妇产科患者怎样开展人性化护理方法,充分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是当前妇产科科室所面临的关键问题[1]。本文主要选取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26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63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为63例,给予人性化护理方法。126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4~34岁,平均年龄为(28.92±2.61)岁,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6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63例患者则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首先,当产妇入院之后,为其进行常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做好相应的产前准备。与从同时,为产妇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完善产妇相关资料信息,便于后续开展护理工作。其次,加强同产妇之间的沟通交流,让产妇了解明确相应的生产知识,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第三,为产妇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保障病房干净整洁,使得患者能够保持良好轻松的心态,进而积极配合医护工作人员的治疗,更快的恢复健康。最后,加强同产妇之间的沟通交流,注意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保障产妇心情愉悦轻松。

1.3 观察指标

本文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理评分情况时,采用的为HAMD_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与HAMA_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评分,评分结果显示超过14分则为负面情绪,评测结果在7~14则为可能存在负面情绪,测评结果低于6分,则代表心理状况良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之后心理状况评分情况。对照组患者HAMA评分为6.92±1.53,HAMD评分为6.62±1.38;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为4.03±0.62,HAMD评分为4.02±0.53,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对比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妇产科室当中的患者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就会对护理工作的开展提出更高要求。个性化护理方法属于新兴护理模式,注重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出医疗事业服务的本质特点。与此同时,人性化护理模式还能够充分体现出个性化护理理念,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开展护理工作,充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效果。基于此,在妇产科室当中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HAMA与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说明妇产科室当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同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极为相似,充分证实了在妇产科护理当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2]。

总而言之,妇产科开展护理工作时应用人性化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尊重患者个人意愿,注重以患者需求为主,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住院环境,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饶翠丹.关于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9):104-105.

张培.个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重要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2):196-197.

猜你喜欢
妇产科护理人性化护理护理效果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