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

2020-05-14 07:26康华
健康大视野 2020年8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护理满意度

康华

【摘 要】:目的:评价在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康复护理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共86例)进行分组对比,将采用常规护理的43例及采用康复护理的43例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效果。结果:两组Fugl-Meyer、Barthel评分、护理满意度相比,后一组均高于前一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康复护理是可行的。

【关键词】: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护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005-0019(2020)08--02

脑梗死属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该病经有效救治后仍然有一半以上的患者会出现一些后遗症,如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等,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度降低,给患者的家庭也带来了较为沉重的负担。且后期对于这些后遗症的治疗临床尚未特效方法。临床研究发现给予患者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可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减轻患者的病残程度。本研究尝试应用康复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对比,现将护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研究的病例类型为脑梗死,患者均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总病例数为86例,患者于我院就诊时间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将以上患者进行分组(分组依据为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较小,P>0.05,具体指标如下:对照组:24例男性+19例女性=43例,年龄区间42~70岁,平均(58.7±8.4)岁。观察组:25例男性+18例女性=43例,年龄区间41~71岁,平均(58.5±8.2)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病情观察、遵医嘱用药、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主要护理措施如下:①心理康复护理。患者因肢体功能障碍、行动受限,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普遍存在,甚至可能产生轻生念头,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耐心宽慰患者,并向患者讲解促进肢体功能康复的方法,如患者积极进行康复锻炼肢体功能可显著改善。同时可通过列举康复成功病例或组织病友见面会的形式,让康复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提高康复训练的依从性。②体位护理及肢体按摩。做好体位指导,定时更换体位,确保患者良好功能位的保持,肩部外展及内旋,肘部借助功能枕使患者维持外旋姿势,腿部外侧借助功能垫防止下肢外旋或外展,借助足托板确保患者足部与床尾垂直以防止足下垂及足外翻。另外可通过揉、按、滚、摩等肢体按摩方式促进患肢血液循环的改善。③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刚开始可进行良姿位的摆放,保持患者的躯干与肢体处于功能状态,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摆放应正确。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被动及主动活动训练,肩关节主要进行内旋、外旋、外展、屈曲、上抬训练;肘关节主要进行伸展、屈曲、前臂旋前旋后训练;腕关节主要进行背伸训练;指关节主要进行伸展、屈曲、拇指掌侧外展训练;髋关节主要进行屈曲、外展、内旋训练;踝关节主要进行背屈训练,每日训练2次,每种训练做3~5次即可。还可进行翻身训练、坐起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等,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④生活能力康复护理。患者肢体功能训练如果取得显著效果、肌力恢复情况良好,可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训练项目有独立穿衣、洗漱、进食、如厕,训练应在家属陪护下进行,以免患者出现任何意外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评定两组护理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标准为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96~99分、85~95分、50~84分、低于50分分别判定为轻度、中度、明显、严重运动障碍,即分值与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状况成正相关关系。②评定两组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标准为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60分、41~60分、≤40分分别评定为良、中、差,分值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成正相关关系。③评定两组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定依据为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不计算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的例数,将非常满意与较满意的例数相加即可计算出护理满意例数,所得出的数值占总例数的百分比即为本组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t用于对计量资料()的检验;X2用于对计数资料(百分率,%)的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

对照组和观察组以上两项评分,护理前前一组(37.8±6.4)分、(35.6±5.3)分与后一组(37.5±6.2)分、(35.4±5.4)分对比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后一组(68.9±8.2)分、(74.5±10.1)分高于前一组(50.7±7.4)分、(62.5±9.2)分,两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和观察组不满意例数:前一组10例多于后一组2例;护理满意(非常满意+较满意)例数:前一组23+10=33,后一组33+8=41,即护理满意度后一组95.3%高于前一组76.8%,两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后前3个月是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的关键时间,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意义重大[1-2]。本研究观察组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通过心理康复护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确保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后续康复训练;体位护理、肢体按摩、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Fugl-Meyer、Barthel评分、护理满意度相比,后一组均高于前一组,两组比较差异较大(P<0.05)。综上所述,在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康复护理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徐彩虹.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3):218.

高丽.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2):155.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护理满意度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面部烧伤女性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